前些日子,去南京。逛到中山东路南京书城,赶上少儿读经班在活动。
只见四五十个孩子坐在小凳上,摇头晃脑地用唐代音律吟唱古诗,他们小的三四岁,大的七八岁,每个人都很陶醉,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忘情在浩瀚的古典文化之中。
孩子的家长集中坐在会场的后方。两个小时课程结束,家长并不急于找孩子,而是等孩子一个一个地单独上前向老师道谢。不论孩子还是家长,都显得特别安静,沉稳,有教养。
一打听,这个班已经有3年历史了。发起人是一个学中国哲学的博士,名叫戴传江,他现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教。他不收取分文报酬,并且团结了10多个高学历的志愿者,共同担当这一公益工作。
三年来,孩子们已经读了《三字经》《弟子规》《大学》《中庸》《老子》《庄子》
唐诗,宋词等篇章,凡学课文,均能熟练背诵。
“孩子读这个有用吗?”我随意和家长聊起来。
“有用,有用,孩子作文不发愁了,特别有词,还和别人写的不一样,连老师都跟着高兴------”
“还可以改变家庭关系,读经班规定家长和孩子每天共同背诵15分钟,这成了我们家的一道风景,古诗文好像有魂灵,你一旦背诵吟唱,情绪就完全不一样了,家庭关系特别温馨和谐。”
“孩子懂得做人了,学完《弟子规》,赶上孩子6岁生日,孩子把我请到上座,深深鞠了一躬,说‘感谢妈妈,感谢您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在场的人,没有不掉眼泪的,孩子一下子就懂事了,知道心怀感激。”
“我刚才看见孩子们一个一个上前向老师道谢,这不耽误时间吗?怎么不集体行动呢?”我赶紧提出心中的疑问。
“感激是出自每个人的内心,所以要自己表达,每个人单独做,是一种强化,也是一种习惯养成,善行就是要一点一滴地积累。一个孩子说一遍,其实也用不了多少时间,对孩子来说,还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读经班对家长有什么帮助呢?”
“太多了。过去,我们帮孩子抢位子,希望他们坐前边。后来,发现孩子们很谦让,家长之间也客气起来,有的家长自己掏钱买了几十个小圆凳,送给读经班,有的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向别的家长鞠躬问候,后来家长之间也鞠躬致意,这种氛围太好了。”
是啊,这种氛围太好了,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不可低估。
有时间,你也去南京书城体验一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