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走遍中国----福建--厦门--曾经
标签:
走遍中国厦门沙茶面线面《圣经》 |

2013年9月9日
礼拜一
晴
总是这样的……每当要重新启程时,人就会抑制不住的感到兴奋。于是就又莫名其妙、而精神抖擞的早起……成了这天宿舍里起床的第一人。
下楼去给满屋的大家买回来了早餐(都是来为我饯行喝倒的,伺候一顿早餐呗)。然后,就独自坐在阳台上喝茶、喝茶、喝茶……脑子里有点乱,近些天不住的在想:身上的这点儿散碎银两,不知道能在厦门活几天,是不是一去到就立马又得找工作了?可眼下才是中暑后‘病去如抽丝’的抽丝期,状态实在欠佳!于是天然的就有些排斥这个现实了……却又感到完全无能破局。
这么想着,就又开始祷告、祷告、祷告……然后继续地喝茶、喝茶、喝茶。
早餐后大家一起出门,有人继续去上班,有人则继续去旅行……福州至厦门很近,动车车程不到两个小时。买到的是9:35发车的
D6217次车的票……晴天,车窗外的光线有点晃眼,就拉下遮阳幕来眯了一会儿……



当年,在福州就只呆了一个晚上【见 (原创)走遍中国----福建--福州--曾经】。第二天上午,就继续搭乘有录像看的‘豪华大巴’直奔了有‘鼓浪屿’的厦门。路上照样也是晕车晕的啥也不知道了……只记得应该是下午到的,大巴最终停在了火车站附近。晕车嘛,先就也住在了那附近……是火车站斜对面的一家招待所。
进房间直接上床就睡过去了……醒来时天已黄昏。下楼来先就到前台去问人家,怎么去鼓浪屿?人却告诉说:过去得乘轮渡……但从这里到轮渡码头有点远,得先乘一趟公交车;可这里是火车站,附近的公交车站上总是会有很多人,而人又都会有很多的行李……还会有很多的扒手!所以你最好是叫一辆三轮车去。但三轮车会有点小贵,可能至少得两块钱,不知道你是不是能承受?(当年的公交车票价只需一、两角)



哼,看不起谁呢?就是叫三轮车过去的,给了师傅2.5元。但是,路上师傅就又告诉说:你这个时间过去做什么,天都马上就要黑了,而且你也已经在这边住下了;不如我现在先带你到码头去认个地方,你明天了再去。
之后,师傅的话锋一转就又说:不然你今晚上游船去玩吧……船上有歌厅、舞厅、酒吧和旅店什么的,是现在厦门晚上最好玩的地方了!那条船会一直在内海里转悠,一个小时靠岸一次,你高兴玩到天亮下来就都行……
谢绝了……是第二天晚上自己去的。船票好像是6元或8元,上船后凭船票可以领到一支瓶装的汽水(五角钱/瓶的那种),再其它消费则就一概另计了。
在船上的歌厅,听一位男歌手唱了一首叫《小石桥》的歌。只记住了其中的一句:又经过小石桥【 35
6 i 5 – I 65 6 32 –
I】……感觉还挺好听的,却是之后就再没听到过有人唱了。还有就是,船上只有舞厅里人声鼎沸,其它各处就都显得极冷清……而想要再往上面的舱房去时,却在楼梯口就被人拦下问说:你是跟谁一起来的?上面不对外……



当年,入夜后的轮渡码头附近很热闹,路边一字摆开着好多大排档。看见那些档口的餐牌上(其实就是一块写了不多几个字的破纸板)就都有写着‘沙茶面’,就随便找了一档去坐下来叫了这个。好像只三两分钟,面就端上来了……是一大碗浓汤的油面(类似西北地区的黄面),面上盖着半边猪杂、和半边泡软了的油豆腐干。
嗯……首先,因为家里从来不吃下水;又因为是新疆人,好像就也没太见过猪下水,所以这会儿突然看到,心里先是就被紧了一下!拿匙羹先尝了一口汤,倒也不难喝,却是品出了一种很陌生的味道;再吃一口面……真说不出的感觉,有些碱味儿,却完全没劲道,用舌头稍微一抿就能断的那种(就算是新疆人对吃面条要求不一样罢)。但最关键的是,——没有看见茶叶,也没有尝到茶叶的味儿!就想掌柜是不是给拿错了……
于是,就大声地问掌柜:我叫的沙茶面里怎么没有茶叶啊?亏得也是当时档上没什么人,掌柜就笑着走过来给告诉说:第一次来厦门吧?沙茶,是东南亚地区的一种佐料,并不真的是茶;也难怪你不认识,这种佐料在国内,可能就只有我们闽南人和广东潮汕地区的人会用……怎么,吃不惯?那要不要换个其它的?赶忙摆手……
猪杂没动,喝了汤、吃了面和豆腐干,之后结账走人。而几分钟后,就又在另外一档里吃了一碗‘面线’(当年十七岁,饭量吓人,光吃饭就逼的我得玩命搞钱)。这次事先问了掌柜,面线里都有什么?然后就跟他说:不要猪杂,要两片豆腐干和一个卤蛋,也别直接放在面里,给另外用个碗碟装。
嗯……首先,那碗面线到底是什么东西,至今就都没太搞清楚。感觉好像就是一碗勾了重芡的碎面汤……就是好的面条被人拿走后,剩下那些没人要的碎面渣给煮了一下的那种。但它煮面的汤却极鲜,应该是用新鲜海货调煮的。
吃过东西后在附近转了转……码头对岸即鼓浪屿,这中间为内海;又马路对面的街巷里,看见有好些的小旅馆,就打算第二天要搬过来住。也是在码头附近,竟偶然看到有大巴上插着去‘汕头’的牌子。
实话说,当年对‘汕头’还完全没有印象,甚至对‘汕头在广东’也没什么概念。但是……对《新闻联播》最后的《天气预报》上,经常会来一句:汕尾附近洋面如何如何如何……却是记忆极深刻的。
那么,有‘汕尾’肯定就得有‘汕头’的了,这应该是不会错的。因此,先去到汕头,之后再去找汕尾,然后去搞清楚那里‘附近的洋面’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为什么会令《天气预报》隔三差五就提到……是不是显得就很应该了呢?于是,一路往南下一程的目的地,就此产生。



第二天一早先搬了住处,后立马就去了鼓浪屿。记得来回都是乘坐快艇,就是登船前硬要让穿救生衣的那种。其实两下的距离很近,于是那件救生衣就显得既多余、又夸张了。
说那天对鼓浪屿的感觉如何?实话说,不记得了……想来应该就也没什么了,当时是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末,改革开放才刚刚起了个头。不确定当时的鼓浪屿算不算是被开发了,想即使有被开发,也顶多就是个‘初步’的意思……又能亮眼到哪里去?
而经历过了之前那么久的动荡,曾经的那些殖民时期的老宅子,能存留下来该就已属不易,还敢指望什么其它的?时至今日,破败、或斑驳不堪者不依旧存在的吗?



但也有两件事是一直记得的:一、遥望金门岛;二、生平第一次喝可乐。
这天的天儿不错,大晴。后转至屿南的观景台,从那凭肉眼就能隐约看到,远处海面上有一座小岛。而近处的身旁,则有人在出租望远镜,——那人的脖子上、肩膀上挂着好几副望远镜,
在那大声喊着:一元一看、一元一看!(当年看场电影也就才不过两角钱,所以他这一元一看真就挺黑)
交钱,拿过望远镜来稍微聚焦……非常清晰,金门岛上植被茂盛,前沿的位置有一座碉堡、和一堵长长的墙,墙上则大大地写着:三民主义
统一中国 。(现如今的厦门沿海公路边,则立着巨幅的‘一国两制 统一中国’,与之相对)。
虽然没有经历更早的从前……但却绝对有理由相信,就在当年的内地,如果有人敢一再地提及金门岛上的这条标语,1000%他会被请到什么地方去聊聊。所以,之后在还望远镜的时候,看对方完全不把这当回事的那种神情,心中就暗道:这孙子1000%就是个从台湾游泳过来的狗特务。



再转悠一通后口渴了,就到一家小店去买水喝。见那家店门口的一块小黑板上写着:瓶装汽水,五角/瓶;可口可乐,三元/听(可以理解为当年应届生月薪的5%)。此前只在上海看到有卖可口可乐的,但当时身上钱不多,没敢买。这会儿突然脑筋就抽了一下,买了一听。之后打开来一口喝下去,——差点没喷出来……
这什么呀!一股药味儿,还硬得配着压都压不下去的打嗝!这难道就是电视广告上的那个可口可乐吗?(至今就都还记得当年的广告……全球的各肤色人等聚集在一起高唱着:让我们喝可口可乐,让友谊遍四方……)。而这么著名、又这么贵的东西,本以为会喝了一口后,背上立马给长出一对翅膀来让飞上天去转几圈的……哪曾想闹半天就是个这!
而之后就还麻烦!按说你不喜欢喝扔掉就是了,——开玩笑!这么贵的东西说扔掉就扔掉吗?于是只得继续提溜着,渴了就再抿一口……这期间二氧化碳挥发尽了,可乐就也变成了普通的糖水,无所谓再好喝不好喝了。当年是没在意,但如今想来,那个操作绝对要比现如今逛街时端着一杯星巴克,还要更显得招摇。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我儿,你要敬畏 耶和华(神)与君王,不要与反复无常的人结交,
因为他们的灾难必忽然而起。 耶和华与君王所施行的毁灭,谁又能知道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