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走遍中国----福建--福州--曾经

标签:
走遍中国福建福州往事汤圆《圣经》 |


2013年5月4日
礼拜六
小雨
打算今天去福州……前天从雁荡山回来温州后,一边上网查了些福州方面的信息,一边就打包好了行李。搅扰了Pious一家这么些天,真是感觉特别特别的抱歉!
早餐后告别大家,自己打车去的车站。Pious周末在家,却坚决没有让他开车送。只迎不送,少了多少无奈,该算是一条于人于己都好的规则。
买到的是11:00多钟那趟车的票。温州至福州并不很远,动车约两小时就能到。途中全程都在下雨,雨势时大时小,朦胧了窗外一切的山野田间。车厢里很空,甚至达不到每组座位上都有人。所以整个旅程中车厢里一直都安安静静的,正好可以回想一下当年曾经……



前面说过【见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温州--曾经】……当年,从宁波乘千吨轮到达温州的当天晚上,因为在码头上第一次看到了‘可以放录像的豪华大巴’,于是直接第二天黄昏,就上那趟大巴去了福州。
却是及至发车后就才发现,那一切所谓豪华大巴的‘看似挺好’,实则除了座位确实比内地班车的舒服了许多,再其它就尽都扯了!
——录像,除了最前面的三五排,后面根本就再看不清了!却是那没有被滤音的功放声,始终咝咝啦啦的充斥在车厢里,听着简直就成了一种折磨;
——又因为是夜行,车窗外什么也看不见,于是乘车旅行可以一路观光这本身的乐趣就也没有了;(猜有可能根本就是黑车,白天怕路上盘查,所以只敢跑夜车)
——而最糟糕的是,明明都已经是‘豪华大巴’了,却依旧没能给解决晕车的问题,所以一路上照样还是被晕了个七荤八素!



不记得路上走了多久,反正大巴到达福州时,天就还完全黑着。下车的地方在当年的闽江饭店附近,因为当时头晕的厉害,所以直接就摇晃着闯进了闽江饭店。
照现如今的标准,当年的闽江饭店顶多算是个三星的等级;而在当时,它却已经是非常不得了的了……因为前台值班的女服务生给报的房价,已然等于是当年内地企业干部中位以上级别月薪的1/3。
听了有些心虚,于是就想要往门外撤。却是被女服务生看在眼里,就又来了这么一句:你介意跟别人同住吗?这里有个三人间,此刻里面只住了一个人,我可以照床位价安排你住进去……直接点头。(再不接住就显得咱太不爷们儿了!)
之后开始办入住手续时就才发现,准备递上的‘介绍信’竟然还空白着(当年外出必须要开介绍信或证明,权当身份证用)。于是就本能的想要躲开去填写,却不曾想人家根本就没当回事,直接接下来就边问着边给填上了。这在当时的北方大概率不可能,人家没找
JC 叔叔来盘问你一番,已经算是你好运了。(回答她的话当然就也都是些胡说八道的,连那张介绍信就都是在路上顺来的)
然后递上了住宿费15元,押金10元,并又花3元买了一套她给推销的洗漱用品(这些钱在当年,足可以养活一个家庭十天半个月)。而女服务生则开出了给楼层服务台的一张单、报销凭据一张单、押金凭据一张单,以及递来了一把房间钥匙(这是生平第一次拿到客房的钥匙)。之后她再一指前台右边说:电梯在那边……



攥着那么一把单据往电梯间走去时,真都有些是在完成某种仪式的意思了……在当年的乌鲁木齐,除了昆仑宾馆(就是那个能停靠二路汽车的‘八楼’)和火车站对面的新疆饭店,再真就不知道哪里还有电梯了。福州的情况应该就也差不多,否则他们就不会电梯间里专门给安排一个操作员了。
已经过去了那么那么许多年,却仍就还记得,当年的那个电梯操作员是位面相极和善的阿姨。她本来正坐在电梯口的一把椅子上打着盹,被前台的女服务员叫了一声后立马就醒了过来,而且脸上也立马就有了笑容,一点都不见有被打扰了的厌烦表情。她迎上来两步接过单据看了一眼,然后极自然、极和蔼地问了一句:这是从哪来?累了吧……
这个世界上的有些人天生就有一种亲和力,但凡人与他们相对,轻易就能被他们的一举一动、或一颦一笑卸下一切防范。这位电梯操作员该正就是这种人……她胖乎乎的,每说话就都会上身前倾,而后递来她柔柔的声音。却这一切又并不全都是职业性的,那就该是她日常待人接物也是这样的。于是那个瞬间,突然脑子里就闪过了一个念头:不知道她家的孩子会不会也17岁了?有这么个妈真好……(这该是‘宾至如归’到一个新的地步了吧!)



客房门是楼层服务员给开的,因为前台给的钥匙可能不对。进房间并没有打扰到房间里的那位住客,因为鼾声始终平稳,也服务员一离开就关上了她随手打开的灯。房间里有卫生间,卫生间里有浴盆和淋浴,虽然那热水一会儿烫、一会儿温……这些也都是第一次见识到。
那么一通折腾后,人就没有之前那么晕了,也更就完全没了睡意,于是就走到窗前去向外张望。那会儿的福州全不见万家灯火,但闽江东去却是怎么都能感觉到的。居高临下,看见楼下的马路对面有几档宵夜摊,其间并没有灯火通明,只昏光绰绰而已。不确定是真感觉饿了,还是单纯就因为没了睡意想找点事干,反正就出门打算到那去看看。
当时好像是住在八楼的,却因为不想打扰操作电梯的阿姨,就自己走楼梯下的楼。下楼后先到前台,告诉女服务生钥匙打不开门。她说:钥匙你先拿着,天亮了再说,开门找服务员就好了。



之后出门过马路……至今也不知道那一带当年是个什么情况,楼上看下来周围明明黑漆漆的,但在各宵夜摊上吃东西的人还真就很不少。看到有一档卖汤圆的摊子,就上去跟那掌柜说:我要吃元宵……掌柜先是一愣,但随即便领悟道:哦,汤圆!你坐吧,我这就煮给你。
(北方一直都是叫元宵的,虽然当年已经有听过《卖汤圆》的那首歌了,却仍是非常不习惯那么叫。而且当年在新疆,也只有在元宵节的时候才能吃到、看到元宵,所以这会儿看到就才会感到稀奇)
一会儿汤圆煮好端上来,——竟有牛肉面碗那么大的一碗!一下就给颠覆了吃元宵的韵味……此前吃元宵从来就都是小碗的,一碗里仅就几只元宵,且统都浸在醪糟里。因此吃的时候,就每一羹都满满地带着甜蜜和幸福。你这一大碗可好,都快赶上叫花子囫囵碴子粥了,哪就还有半点吃元宵的感觉!于是心里先就是一沉。
岂料待咬下第一口后,更就火都给蹿起来了!直接就冲掌柜吼道:我要的是元宵,你这里面怎么有肉啊?(这之前只见过白糖、红糖两种馅的)。掌柜又先是一愣,后道:那里有好多种馅的,你把不吃的挑出来就是了。又邻座的一位食客也接话道:汤圆不就是这样的吗?不置可否,就继续翻搅起那碗汤圆,一边还在想:这算不算是被人耍了呢,要不要搞点事给他们看看?
而随着继续吃下去,竟就又被小小地惊了一下,——那碗里的汤圆居然有七、八种不同的馅料,甜馅的有豆沙的、芝麻的、花生的,沙糖等等;咸馅的其实就只有猪肉的、鱼肉的和虾肉的三种。这就才领悟到,南方的汤圆竟然可以有这么多的内容!而随即就又对这一‘长进’发出由衷的感慨,——幸亏离家出走了,不然怎么可能会有这番见识。



在宵夜摊上刚坐下来的时候就注意到了,不远处的街边正站着三个衣衫褴褛的小孩,其中两个小的大约十岁左右的样子,一个稍大点的该也没大过三岁去。他们一直在用眼睛瞄各摊上的桌子……不大记得当时是什么心态了,反正就朝那个稍大点儿的孩子招了招手。他走过来后,就问他是哪里人?他说是浙江人。问他另外两个孩子是他的亲人吗?他说不是,也是刚才认识的。
整个说话期间,那孩子一直在全无目的地左顾右盼,似乎完全没有要对视一下眼神的意思,于是就也对继续聊下去没了兴趣。然后就对他说:你去叫他们也过来一起吃点东西吧。
三个孩子一起过来后,用完全听不懂的方言商量了一下,之后由那个大点的孩子告诉说:我们不要吃汤圆,想吃面……就转头问掌柜有面吗?他说有。就让煮了三碗来。之后跟三个孩子又一起聊了几句,却始终感觉聊不到一个频道上,就没再聊了。后就起身结账离开了。心里撇下一句:自己混吧,各安天命……



之后没有直接回饭店,而是又到之前下车的地方去遛了一圈。于是就看到了有大巴的前玻璃上,插着‘厦门(鼓浪屿)’的牌子。遂就走上前去问人家,你那个鼓浪屿是歌里唱的那个吗?人家反问道:你还知道有其它的吗?
——当年有一首火的一塌糊涂的歌叫《鼓浪屿之波》,然后鼓浪屿就成了全国人民心向往之的地方。但绝对有理由相信,那时的大多数人除了知道鼓浪屿在南方、且靠海,其他该就一无所知了!包括她跟厦门、跟福州、乃至跟福建是什么关系,等等(温饱都还没有完全解决,谁能有那个见识)。本人自然就也是不知道的。
却是当时本来就是在纯流浪,根本就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因此眼下这个突然出现的‘厦门(鼓浪屿)’,一下就成了可以继续前行的全部理由。于是第二天一早,就再次乘坐可以看录像的豪华大巴,去了厦门。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智慧极高,非愚昧人所能及,所以在城门内不敢开口。
亦可译为:对愚昧人而言,智慧高不可及,所以他在城门处不敢开口。
城门口,日间流动着城里城外的很多人,所以这里在古代是市场、是税关、是公共集会的地方,也是本城的长老们教化民众、商议地方政务、以及解决纠纷、或实行审判的地方。那能在这里说上话的人,自然就都是有文化、有智慧的德望们了。而这节经文主要是在鼓励大家,应该要竭力地学习知识、操练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