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走遍中国----福建--福州--‘被迫’做了二级商

标签:
走遍中国福建福州二级商仓管《圣经》 |


感谢
主!到福州只一周后就找到了工作……而早几天来的阿毅【见 (原创)走遍中国----福建--福州--三坊七巷】,却还在为找工作的事一筹莫展。这家山寨青旅几天来好像就只住了我们两个人,而晚上又总一起在厅里看书,渐就聊起来……
阿毅家在内蒙呼市,父母都是事业单位的普通干部(是‘普通干部’!阿毅强调了这一点)。他上面还有一个比他大好几岁的哥,哥比较有能力,先是考到了北京去读书,后毕业就留在了北京创业,再后又只几年就有了一家自己的IT公司。虽然公司规模不大,但业务已然上了正轨,算就稳定下来了,人也已经在北京安了家,并供阿毅在北京读完了大学。



阿毅好像是学文学和新闻传播的,人具有很扎实的文科功底,这从他平日里有点小刻意的咬文嚼字上就能感觉到(还好,并没有刻意到招人厌的程度)。阿毅说,他大二的时候被个女生刺激了一下……之后就开始有点厌学;大四时又考研失利,渐就干脆不想再跟人说话了(应该只是不想‘主动’找人说话);去年毕业后,直接就先去了老哥的公司给帮忙打杂(他就这么认为的)。
一来可能是因为两兄弟年龄悬殊,所以老哥对他有点当哥、又当爹的意思;二来也是阿毅本来就不招人厌,人又很懂礼貌,还不多话,平日里就只一味的各种低头做事……所以备受着哥嫂的关爱。因此,反就让他陷入了一种困惑:我需要这么被人照顾吗?那么我的个人价值在哪里?(文科生就有这么矫情,他偏就要这么胡思乱想,你怎么办?)



那种困惑显然是不容易找到答案的。但拓宽思维后,去寻索答案的可操作性,却是就越来越清晰了,——不想被人照顾,就换去个不可能有人照顾的地方嘛;想找到存在的价值,就去个陌生的环境自己另找赛道去证明嘛,等等。于是,往下的问题就变得愈发具体的,——去哪儿?——当然是去南方了!一是因为没去过,想去看看(尤其是想去看海,北方人有这执念);二是因为全世界都说南方的机会多,你再蠢、再无能的人去到了也不会饿死。
至于具体去哪个省倒不是问题……因为大三暑假的时候,带了同寝室的一个福州籍的同学,回内蒙去玩了几天;不想毕业后,人家竟就不声不响的跑到内蒙考公去了。那么,既然你去了我老家,我就也去你老家好了……于是阿毅就来了福州。(是个人就都会有‘二’的人生阶段不是吗?)
几乎每天就都能听到阿毅在跟老哥通电话。每次那各种废与不废的话说完后,末尾几句永远是阿毅这边的:我真没事……我就是想出来看看……我真要是混不下去了一定会回家的……
到福州后的第二个礼拜天,就带阿毅去了花巷教会。那天正好有个台湾的盲人诗班在花巷教会献唱,期间,他们因蒙恩而喜乐的那种阳光、自信的状态,深深触动了在场聚会的所有人,也明显是触动到了阿毅。所以再之后的礼拜天上教会,就一直都有阿毅同往了。


那天去找公司经理面试的时候,有听他提到说公司还缺个仓管。回来后跟阿毅说起,问他要不要先骑头驴了,再慢慢找马?他却支吾道:我去做仓管?不至于吧……就解释
+ 开导他:你一个文科男,毕业后不考公、不考编,又下海不会捕鱼、上山不敢擒狼,你不等着饿死还有天理吗?所以,你必须要先在仓管的位置上仔细地体察一番民间疾苦,顺便解决掉眼下的食宿问题,完了咱们再慢慢看福州还有没有副市长的缺……对不对?
于是,第二天阿毅就去公司应聘,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仓管员。(诲人不倦,善莫大焉)
公司在一个老社区里有一套宿舍,是房比厅大的那种老式格局的住宅,该是老总发家以前在单位时给分的。房子为两房一厅,厨卫齐全,此前原只住着一个半人(那半个人是公司最大供货商的福州区专员,——就是奉命监督让老总尽快给打货款、不要卷款跑路了的那个人。但大家有家有业、都是诚实守信的人,谁没事会那么干,所以专员就长期回厦门的家去住了)。
公司原本的安排是,让先在内勤、仓库等岗位上走动一下,好熟悉一下公司、以及代理的各类产品。却是仅一天后,第二天上午就给老总叫了去,指着在座的某照明产品品牌的福建总代理,说:把他们这个产品交给你,你来做除大型商超以外的零shou终端,怎么样?
就跟那位总代理,先了解了一下他们的产品情况、以及目前市场销shou的情况等等;再一通闲话后,总代理就离开了。这就才又跟老总各种的深谈了几句……后一是决定把产品先做做看;二是让老总给开出了具体的待遇,包括月薪3500元+
、以及提成等等。
跟老总说,要先了解一下公司零shou终端渠道的情况,想让给派个老业务员带一两天路。而老总听了却说,因为公司之前一直只在关注大型商超,所以终端零shou一块等于就还空白着,更就谈不上有渠道了……但他有个八竿子以内的亲戚,多年来一直开着个货车从他这里赊货出去卖,这个人对福州的五金市场应该是有所了解的。于是在公司的安排下,后就跟这亲戚的车出去跑了几天。
那显然是无组织无纪律散兵游勇式的做法,好在主要跑的是城乡结合部的那些边边角角。问亲戚:既然已经跑了这么久的市场,干嘛不想着系统的做渠道呢?亲戚说:哪有工夫给他做渠道,而且他也没给过我这方面的经费呀……我得养家,得每天都有钱拿回去。问他:那收入怎么样呢?他感慨地说:除保证了一家人正常的生活用度,实在谈不上是有钱赚。


几天后的一个早晨,在公司走廊里碰到了那位即将离职的仓管。他告诉说,之前他老早就递交了辞职报告,但公司一直压着不批,说是要等招到了新人后才能让他走,所以做满上个月后,他就请了一个礼拜的假……这样,回来混几天领了上个月的工资后,他就可以直接走人了,亏就也只亏了这几天而已……
对他说:这又何必呢,你就帮忙培养个新人了再走也花不了多少天呀,那样不是大家就都体面了吗?
他却说:你以为这里是北上广啊,那么容易就能招到人。这家公司的招聘广告常年就都在报纸上挂着,你看有几个来应聘的?我也不想把事情做得这么难看,但你看他们有为我想过吗?等招到新人了再让我走……那要是一直招不到,我是不是就得烂死在这里啊?!这家公司的好多事你慢慢就才能看明白……
之后的又一天下午,下班时跟一个跑大型商超的业务员一起离开。路上他嘻笑着告诉说:今天好险!家里突然有点事打电话来让回去一趟……而我这边刚走出卖场,公司文员就给打电话来,问我人在哪里,并掐着时间让在卖场里买瓶水,完了凭小票回来报销。——查岗!
问业务员这种事常有吗?他笑着说:当然常有啦,他们就这个(管理)水平嘛……其实很好对付的,随便打电话给个卖场导购让帮忙去买一下就是了。
再问业务员:喂,士可杀不可辱知道吗,这你都能忍?他却满不在乎地摆摆手道:嗳,大家都是老江湖了好吗,不要这么幼稚好不好?他们查他们的岗,我干我的事,完全不耽误!关键是我可以白用他们的资源……我这还在其他公司兼着职哪。

接下来的几天里又相继听到、看到了……老总在办公室里咆哮他的业务经理;而做公司财务的老总女儿跟那位将离职的仓管,也在财务室里对骂了一通,等等。于是心里就开始各种的盘算了一下……
及至二天后的周末,就找机会又去找老总,并直截了当地问他:我如果不要你的工资,单凭业绩自负盈亏,你能给个什么政策?老总听了先是一愣,后就脱口而出:直接二级商的政策!而且公司资源你还可以照用,我会让他们尽量配合你。——很合理了。
之后老总转而就问道:这里从来没有人这样要求过,但二十多年前我们出道的时候却是巴不得能这样的……那你又是怎么想到要这样的呢?——当然不可能告诉他:我只是想要耳根清净。于是就用预先想好的辞儿冠冕堂皇地对他说:有压力就才会有动力嘛。
于是就这么着,入职不到一个月,就‘被迫’的做了公司的二级商。



其实想到做二级商以前,先想到的问题是‘去、留’。而最终决定‘留’的原因也是无奈,——身上又快没钱了,耗不起再去重新找工作了(而且谁又能保证找到的下一份工作,不会碰到同样的一地鸡毛?)。于是再一次的感慨到,果然是无论管理再怎么垃圾的公司,只要基本盘没有出现大的问题,还真就是能一直活下去……哪怕是活得颤颤巍巍。
心里倒也真是一点没慌过。甚至还有一点小期许,就是想看一下独立创建一整套渠道,期间会碰到哪些问题、而自己又都能怎么解决;而且从中能学到哪些东西、又能习练到哪些东西,等等?做销shou好玩就好玩在这里了!至于说收入可能会没有保障,就更加没有慌过了。对此的态度一直是:人总要劳力,亲手作正经事,就可有余。——《圣经
· 以弗所书4:28》。有我的
神必会给我做保障!多年来不一直就都是如此的吗?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你在患难之日若胆怯,你的力量就微小。
人生起起伏伏、祸福相依,本是寻常事,没有哪个人可以例外。顺逆间,荣辱时,人皆能平常心以对,这人该就是心智成熟的了。而那些在顺境时喜乐、逆境时愁苦胆怯的人,明显是幼稚的心智还缺乏生活的操练。而关键的问题是,一切的愁苦胆怯、怨天尤人等等,统都解决不了问题。唯有能坦然面对,人才不至于会消沉,才会有发现、并抓住机会走出困境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