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4月20日
礼拜六
阴到小雨
小琴是个比较稳定的债主,每次就只给借1000大元,而再想加多一块钱,她可能就会干脆不借了!小琴的好处在于,然后她就忘了……所以可以想什么时候还就什么时候还。而这样的好人好事当然是不多有的,所以每次渡过难关后,就会主动
+
走心地一路奉上各地的特产为‘利息’。人家倒是从来没有这样要求过,但收到利息后也从来没有拒绝过呀,而且去年在南京时还让给奉上了双份……
身上的钱原是还够撑一阵子的,却是这两天突然牙床肿了,痛的人心慌意乱!于是就想去干脆拔了它,一了百了。可眼下牙床正肿着,拔不了,说是得等几天让它先消肿。那这就医的支出就不好说了……(被一口烂牙搞到连这就都有经验了)
——之后的情形是,连消炎带拔牙花了整整一周,人因此就被生生地困在了温州。

虽然是住在了弟兄Pious家,可两个人真正能坐下来聊天的时候却并不多。因为他白天要上班,下班后又要到教会去侍奉‘主日学’(顺便就在那吃晚饭了),那么一整天忙下来回到家差不多也就该休息了。因此这段时间的大部分时候,我们等于都是在各干各的。
(主日学,是教会开办的以信仰为主题的,各年龄段、各不同群体的学习团契。过去,甚至曾就有过老年班的识字主日学。好多好多年前在深圳时,认识过一位七十多岁了的老姊妹,她就是在主日学上识字后方能通读圣经的。照她当时说:还要继续努力,因为想看懂报纸还是有些吃力……)
而Pious负责的主日学就也分了好几个团契。说是光英文查经班就分了两摊,他说:低级班很菜,动辄就要翻词典查单词;而高级班又全都是一帮留学回来的,读经、讨论都是直接全英文的,他又有些跟不上……而他还得帮忙看着团契这些弟兄姊妹的几个小朋友写作业。总之就是很忙。


这段时间的Pious正在谋划他个人的终身大事,——准备向人求婚。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并不很善言辞的他竟给搞出了一个极富创意的求婚点子!感觉值得推广一下……
——即他跟他的朋友、或他和女朋友共同的朋友一一联络(包括人就在本地的、或在外地的、以及在世界各地的),要求大家每人帮忙录一段短视频。内容为:先各自做一番自我介绍,然后说几句Pious从小到大的优点,最后统一来一句:我看你就嫁给他吧。就比如:你们好,我是XXX,我现在在X国X市,我跟Pious是小学(中学、大学)的同学,他这人这也好、那也好……我看你就嫁给他吧!诸如此类。
而Pious拿到这些短视频后,会用软件自行配乐、配效果地剪辑一下,把它们连贯起来。然后在某一天,假装不经意的对女朋友说:我这有点东西你要不要看一下……然后,女朋友应该立马就蒙了!
Pious说:我们俩算是青梅竹马,所有人就都知道我俩长大后会在一起,因此所谓求婚其实就是个过场;但我实在就是想在这之前,为她、也为我自己做这么件事。你说我是不是有点闷骚?回他说:何止‘有点’……


为要尽快使牙床消肿,这些天的每天上午,就都得到附近的牙科门诊去,挂两个小时的消炎吊瓶。而余下的时间,为要分散对牙疼的注意力,就开始了在城区里各种的瞎转悠。
温州市只有三个区:鹿城区、龙湾区和瓯海区。自西向东穿城而过的瓯江,终会在龙湾区奔流入东海;却是在它稍上游的鹿城区,才是市内最繁华的地方。温州人能脱口而出的三个热闹所在就全在这里了:即五马步行街、朔门青年创业街、以及江心屿公园。(三个地方加一块半天就也能逛完,可见温州之小城)
当然会到曾经到过的那个码头附近去看看……却是毕竟已经过去了那么那么许多年,哪里还会有记忆中的影子。依稀记得当年的江岸与民宅之间,似还有挺宽的一段距离;而如今站在江堤上,却能够很清晰的听到,瓯江路旁楼房一层店铺里传出的鼓词弹唱声;路旁多了好多的建筑和好多的树;路上当然也多了好多的车,等等。没变的,或真就只有瓯江东去了……
然后,硬就在那附近找了一家小吃店,并进去叫了一份炒粉干吃。感觉味道也就还行,却是盛粉干的碟子明显比从前大了好多。







沿瓯江路往五马街去,沿途可见好些旧式的小洋楼,说明这一块该是曾经的富人区。而有意思的是,几天下来好像就只在这一块,会随时从哪个店铺、或哪个屋子里,传出阵阵温州鼓词的弹唱声。
那乍一听还以为是评弹,是某天路过了一家影碟店,进去看了会儿正在放的鼓词碟片,就才稍稍辨出了些其中的不同。而要命的是,明明对着字幕,却仍是听不懂它鼓词的意思,反而还更越看越糊涂了。比如字幕上写的‘大箍囊’(大家)、‘二三八九’(不冷不热)、‘勿积太宝’(
不知好歹)等等等等……这看的人不得疯掉!却期间恰又注意到了碟中鼓词女艺人胳膊上的赘肉……终还是就赶紧退出来了。
男人在五马街上呆一刻钟就够了……主要是因为这条街并不很长,说是还不足五百米;再就是作为一条步行街,其间的内容基本上是全国一统的:即卖的商品一统;促销的手段也一统,无怪乎就是合同到期、企业倒闭、老板跑路等等,因此正在低价倾销,云云。后是经人指点,就才去认了一下那三家百年老店:即卖南货副食的
· 五味和、卖绸布的 · 金三益、以及卖成药的
· 老香山。所以,单个男在这条街上能做什么?






从五马街走路去到朔门街,该也就一刻钟的样子。从前的朔门街什么样不清楚,反正现在的它就只是一条不足四百米的弄街。
所谓‘朔门’,是指北门。明、清时的温州城共有七门,唯朔门临瓯江埠头,即一切航运货物上岸后,必得走朔门进城。久了,便就有了朔门街、就有了街两旁林立的商铺、就有了附近商贾们的居宅和货舱,等等。于是,这一带就成了温州城内的商贸中心。据说曾经在这里经营南货、水产、日杂等货品的店铺,多到大半天都逛不完。
那么,如此热闹繁华、可以提供生活便利的所在,附近自然渐渐就会引来有钱人聚居。所以此刻走在附近的街区里,可能不经意就会从一栋欧式老洋房的院门口经过。
因为之后几天总来,所以有一天在那些巷弄里瞎逛的时候,就莫名闯进了一处背巷深处的小院。那小院的铁门已锈蚀不堪,院内也枯叶陈积、苔痕霉腐的没了样子,一派的寥落……而就在这番残败中,
却竖立着一栋极漂亮的三层小楼。小楼造型独特,欧式风里添了些中亚的元素,遂就使其中的一些建筑构件尽显得别致了……可见当年兴建时是很花了些心思的。如今却就荒在这里了。
是之后退出来时才无意间发现的,小楼过去的主人竟然是曾经蒋委员长的侍卫官。(猜想附近的邻里该就也都非泛泛之辈)




时代在变迁,城市中心会随之出现这里、那里的挪移,这再平常不过了。但有心留下些城市的曾经闲来供大家说道,久了准就会沉淀下一种厚重、又积存出几分赤诚,如此的城市才就会显得有了温情。
如今的朔门街,改造后被辟成了青年人的创业基地。就是其间一应的店铺、工作室、文创间等等,都是偏了他们口味的。比如:奶茶店里的大家在榻榻米上玩桌游,而往来端茶递水伺候着的,却是女仆裙装底下露出半截狐狸尾巴的什么什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