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

(2024-10-19 08:01:48)
标签:

走遍中国

绍兴

鲁迅

鲁迅纪念馆

《圣经》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原创)走遍中国----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

走出三味书屋,过到鲁迅中路对面就是鲁迅纪念馆。国内的纪念馆布局大都相同:门前大小得有个广场,好让人站个队、或听领导讲个话啥的;之后进到馆内,也多都会先有个序厅,厅内也都会有一尊或塑、或雕的被纪念者的像。像的材质可以是木、铜、石膏、或汉白玉的等等,而像的旁边(也或下面的基座上)还则必得有一句其生前最具代表性的语录;序厅一般也都会比较宽敞,总得给人留足拍照留念、或领导小范围‘补充两句’的空间。
鲁迅纪念馆序厅的坐像是铜制的,其语录则是1000%的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纪念馆主体一般会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以照片配文字的形式,详述一番被纪念者的生平;另一部分则是要陈列一些相关的文献、实物、模型等等的佐据,以丰富参观的观纪念馆一般会看情况,一层就能把内容展示交代清楚的,就不设二层了;要不最多也二层,绝不会再有第三层;有三层也都是做办公室用的。因为对大多数的参观者来说,能转着看完二层已经就是耐心的极限了。

所以琢磨过,怎么能给把纪念馆的三楼带火?后感觉好像就也不很难,只需在上三楼的楼梯口处贴一张提示,上面写‘(被纪念者)的一生虽然如此这般的灿烂辉煌,但是……’,然后画一个往三楼向上箭头,应该就可以了。毕竟每个人都会有些‘但是……’的,而又很多人只想知道些别人的‘但是……’。
因此就感觉,但凡有纪念馆敢这么干,——必火!而且来参观的人们,好些可能会直接略过一层二层,直上三层……期间可能还会蔑视那些在一层二层里假装矜持的。(原创)走遍中国----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

先生的生平大致是这样的……

——17岁离开三味书屋后,先是往南京的水师学堂去求学;四年后的1902年,又被公派东渡往日本去求学;
——1906年春,先生尊母命回国与朱安完婚。同年秋天,携二弟周作人再赴日本。却只学了一年医科,就毅然决定弃医从文了。而后几年的先生是如何过活的,成谜!据说有一阵子先生的出手还极阔绰,但原因亦成谜。
——1909年,先生28岁时回国。后在杭州、绍兴等地的学校里任教,或担任过其他校职。期间的1911年,写下了第一篇文言小说《怀旧》。

——1912年,先生应时任民国教育总长的同乡蔡元培之邀(两家距离走路顶多20分钟),往北京的教育部任职。之后一干就是14年……期间还兼了各大学的一堆教职;还跟人创办了文学周刊《语丝》。此时的先生已经就正经开始用白话文写作了。
也是在这个时期的1919年,先生便卖了绍兴的祖宅,举家迁到了北京。却之后不久便与二弟一家闹掰,随即就接出了母亲和妻子朱安,另置了北京西三条21号的一处宅院……好在先生当时的收入不菲,每月至少有300大洋的进账,所以就才能应付得了这番折腾。

——再后的1927年初,先生前往广州的中山大学任教。期间,即于为其做助教、兼粤语翻译的许广平开始同居(许广平是先生四年前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时的学生,许家是广州的名门望族)。同年底,先生携许广平定居上海,从此开始专事写作……直至1936年因结核病去逝!享年55岁。(原创)走遍中国----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原创)走遍中国----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原创)走遍中国----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原创)走遍中国----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

曾经很长的一个时期,图书市场上再版最多的就是先生的著作;而持续被中、小学课本收录的,似乎也就只有先生的作品。为什么?——不知道。
与先生同时代的作家很多,其实还更喜欢沈从文。感觉他的每篇文字,仿佛就都是在湘西那琉璃琼液般的沱江水里漂洗过的,字里行间完全纯净,且满了清明美好。但却该要知道,沈从文在十四、五岁上就去当兵了……他可是杀过人的!而且可能还不止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所以他该是真见识过那许多的赤裸裸、血淋淋的罪恶和丑耻,因此,他的文字本该是满有凶险、犀利、咒诅、控诉……的。
——他笔下的一切尽都美好所以读时可以躺着、歪着、瘫着,茶着……怎么就都能感觉舒心。

但读先生的作品时状态就得另样了……茶就干脆不想了罢,而且还最好要背靠墙坐,并在屁股底下垫把刀……以便那字里行间的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扑面时,也好抽刀往前捅几下抵挡一番!(谁又不是吓大的、泥捏的对不对?)
再没有见过这般尖锐、犀利、刻薄的文字!大家无仇无怨,他却要把人踩在脚下,且徒手破开人皮,撕裂人肉,并砸碎骨头,让人定睛看自己骨子到底有些什么货色……有没有已经就如只会自贱的阿Q那般奴性了?有没有已经就如祥林嫂那般愚昧到病态了?有没有吃过人?有没有在看到人被吃的时候麻木以对……等等等等。
——有啊!都有啊!!但谁叫你指出来呢?大家睁只眼闭只眼不就过了吗?!所以总就在想,看先生的文字时就该事先燃起个火盆,然后每看过一页就撕了扔进去……(原创)走遍中国----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原创)走遍中国----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原创)走遍中国----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原创)走遍中国----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

也是神奇,每隔几年,手边莫名其妙就会出现一本先生的书。每每看到,总感觉就好比是一个厨艺一般的厨子给端来了一盆做好了的河豚,既贪其美味,又恐其剧毒。但最多半是难抵诱惑的,于是就会自《序言》至《后记》地通读……然后就每每都会有后脊梁在胡乱窜凉风的感觉。看过后必是随看就随丢了的,决不让傍身。
这种待遇的作家就还有另一位,——萧红。极不喜欢她!但若有包括她在内的、那个时期作家的一堆书让挑,可能就还是会找一本她写的来看一下。

一直有一种认识,但凡只有吐槽、或只有立场的议论,碰到了转身就离开。因为感觉多数的这种议论都无能解决问题,且到后来就多只有情绪宣泄了。——却常还宣泄不到点子上,更就宣泄不到深层的根上,更更就宣泄不了多久就会没了声息。
但先生不。其实先生谁也代表不了,但先生确实是个坚定的斗士,——斗一切!斗民族的劣根性、斗禁锢人性的封建礼教、斗民性的愚昧麻木、斗不走心的弊政、斗脱离现实的浪漫主义,等等等等等等。同时期的这种斗士很多,但大多斗着斗着就没了声息……唯有先生,始终斗志昂扬,愈战愈勇。

实话说,如先生这般的做派,该是活在哪朝哪代都是不会受待见的。因为你只给看病,却开不出药方来(出彩的是,你还总能给精准的剖析出那最不堪、最令人无法直视的病根)。而这许多病症的成因非一朝一夕,而且还不是人人都敢承认有病、或有承认的那般认知,于是一切仿佛就变成了死结般的存在。那么提它做什么?提了只能就激化矛盾,或矛盾于社会、或矛盾于国民的灵魂。于是,当然就会搞到大家都咬牙切齿,却又都束手无策。
所以,若没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决绝,必是任谁也不可能成就什么的。(原创)走遍中国----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原创)走遍中国----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于死。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灵魂免下阴间。
                                    ——《箴言23:13-14》

负责任、且满怀爱意的管教一定是非情绪化的,因此才就既不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过度伤害,也不会让孩子感觉屈辱到从此失了志气。这样的管教就才能匡正他的认知,塑造他的生命,并救他的灵魂不至堕落。所谓【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了极处。——《耶利米书17:9》】,因此若不管教孩子,其结局必然就是沉沦。但管教的前提是要自己以身作则,而管教的动机必只能出于爱心。(原创)走遍中国----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