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走遍中国----浙江--绍兴--三味书屋

标签:
走遍中国绍兴鲁迅三味书屋《圣经》 |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小学是五年制的(反正新疆是),正常的话孩子们一般是七岁上学,十二岁毕业。而本人在十二岁小学毕业前,已经就逃学
+
离家出走多次了。当年还没有‘兴趣班’一说,但本人明摆是已经就找到了兴趣所在。却是还算有点小聪明吧,因此各科成绩就还总能都保持在中上的水平。
——而十二岁的鲁迅同学却才刚由家长决定,准备入学‘三味书屋’接受最初的启蒙开智。其本人甚至还在懵圈……【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所谓‘全城最严厉的书塾’之说,实在该是鲁迅同学在自己吓自己。因为距离他将要去的三味书屋不远,有另一处名称为‘广思堂’的书塾,那坐馆的王先生才正经叫严厉。据说为了训练学童们自小就熟悉科场环境,王先生特意照科场规矩,每每要给大家派发尿签以对三急。没有尿签再急就也得忍着,敢造次者定会戒尺伺候!
而三味书屋的寿先生这里,却是非但没有那所谓的尿签,即使【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所以鲁迅同学的入学,实在就只是符合了‘就近入学’的学区房业主条件而已。






就近入学就是方便……此刻的‘故居’斜对面就是‘三味书屋’,走去花的时间应该跟当年的鲁迅同学就也差不太多,【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如此看来,鲁迅同学该就算是个乖孩子了。因为若是曾经湘西凤凰的沈从文同学,是肯定不会这么痛快就往学堂去的。【见 (原创)走遍中国----湖南--凤凰--人 · 事】
沈同学的家在当时凤凰城的西门附近,他要去的学堂则在北门附近,按说他只需出门朝东走几步后,拐个弯就能到。但沈同学却决不会这么走……他会反向出西门,然后从城外绕行到南门,之后再决定要不要就进城上学堂去。
绕行城外的这段时间,沈同学说他常会在沱江边看屠夫宰牛、解牛。之后因为看得多了、又每次都看得极仔细,曾就一度认为已然完全掌握了屠牛这门技艺。还有就是,城外的荒野处常会被做刑场,偶有被处决者会一时无人收殓,沈同学便就会拿根小棍去捅一捅,看人死透了没有……而鲁迅同学该是绝不敢去干这些的。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黑油的竹门’就还在,却是已经上锁成了摆设。如今在用的是旁边另开的一洞更高大些的新门,如此就才得应对那滚滚来去的人潮嘛。
不知道是赶上了什么日子,‘书屋’内外正就被一群又一群的小朋友们占据着。于是那各种的叽叽咋咋,各种的走路带风却不带眼,就都成了必须要忍受的了。
被一路裹挟着往前去,很快就来到了书塾的正堂……嗯,堂上《三味书屋》的牌匾、及匾下的《松鹿图》等等,果真就全如曾经课本里所记述的一样。
——其大意为:读儒学经典,就好比吃五谷主食可以过活,可以知理明哲,可以安身立命;读史学著作,则就好比饮食美味佳肴可以愉悦身心,可以开阔视野,可以陶冶性情;而读诸子百家,即就好比遍品五味后会生出诸般感慨,可以丰富认知,可以凡事兼容通达。
而那幅《松鹿图》的寓意,也一直辩者无数……按说国画中的松、鹿题材是极寻常的,松树长青,多寓意长福、长寿;鹿与禄谐音,寓意多富多财。而此间的先生又姓‘寿’,即《松鹿图》寓意‘福、禄、寿长久’似就也是通的。
但就寿先生每年只招收八个学童,且始终没有扩招的想法(据说先生是怕招多了会教不过来),由此可知,先生于授业育人是极负责任的;也可知,先生在这一块上的收入是有限的。又寿先生终身不进士,也不许儿孙参科进士等等的做派,却就真是有高士之风的。因此更就愿意接受另一种的解释:松,傲雪常青;鹿,修挺高洁,遂《松鹿图》是为先生高节清风、不染世尘的自勉。







三味书屋之‘三宝’:匾,图,以及鲁迅同学刻了‘早’字的那张书桌。书桌仍就在一侧的角落,本并不起眼,却是墙上钉了一块注明是‘鲁迅座位’的牌子……这就算能凑齐‘三宝’了。只是那周围都被护栏围起着,观摩不到鲁迅同学的刻功。却是正堂中央寿老先生坐堂的那张八仙桌上,除摆放着文宝四宝、戒尺和一摞古册,旁边就还依着一幅小像框,而框中嵌着的一幅拓片上,则正就是那个名满天下了的‘早’字。
却是越看越觉得这个‘早’字show(秀)迹斑斓,刻了它你早晨就能不赖床了吗?不刻它你还就敢继续迟到了吗?——只是少年的show纯真,不大会招人厌烦。
后来的校园里怎么样不清楚,反正我们当年的语文老师讲到这节课时,是敲着黑板警告了大家的:记住了哈!鲁迅同学的课桌是他从自己家搬去的,所以他想怎么着都行,但咱们现在用的课桌可都是公家的,谁敢要胡乱往上面刻字,可是要请家长来照价赔偿的。但负责任的说,那些年换过好几所学校、进过好多间教室,几乎就每间教室都会有那么几张被刻了‘早’字的课桌。可见榜样的力量之深刻。





据说鲁迅同学在三味书屋时的功课还是不错的。入学初时有一次,寿先生让学童们练习对字,他出对:独角兽。鲁迅同学斟酌后谨慎地对出了:比目鱼(即‘双匕’对‘独’;‘目’对‘角’,同为器官;‘鱼’对‘兽’,同为动物)。算比较工整,因而即得到了先生的赞许。
却是其他同学也都有作对,只不过多对的是‘双头蛇’‘六耳猴’等,更有脱口就‘四眼狗’的……因此,被先生摘下眼镜来掼在桌上后怒斥:你们都有见过吗?
鲁迅同学到三味书屋仅一年后就祖父案发了,随即全家就都逃往了乡下避难。又一年后就才返回继续学业……直至17岁预往南京水师学堂时方才离开,前后达六年。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你要留心领受训诲,侧耳听从知识的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