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走遍中国----浙江--绍兴--鲁迅故居

标签:
走遍中国鲁迅故居七巧桌马桶箱《圣经》 |


2013年4月12日
礼拜五
晴
早餐后,举着昨天下午领到的参观券,直奔了‘鲁迅故居’。不想,却在门口的验票处给拦下了,并被告知说:得去重新领券,因为参观券只当日有效。知道人家说的肯定是对的,却还是强辩了一句:那昨天去领券的时候干嘛还给我呢?人回说:或者是你没把话说清楚,或者是派券的那位上了一天班人已经傻掉了……好吧。
到隔壁的领券窗口去,出示了身份证重新领券,回来二次验票……顺利过闸。
‘鲁迅故里’不是一个景点,而是被努力开发出的很大的一片景区。景区内横杠着一条东西向的鲁迅中路,中路两边就统统是跟鲁迅、及其家族、及其所处时代的地方民俗、以及其笔触所相关的……等等等等等等了。
——比如自中路东端起,路左为‘三味书屋’,路右则为‘鲁迅纪念馆’;而后往前……路左为所下榻的‘老台门鲁迅故里国际青旅’,路右则为‘鲁迅故居’;再往前……路左为百草园系列,如:百草园公寓、百草园招待所、百草园文具店、百草园早餐店等等,路右则为咸亨系列,如:咸亨酒店、咸亨酒家、咸亨影城、咸亨自行车租赁点等等;中路的最西端为鲁迅文化广场,广场上矗立着鲁迅铜像,铜像一侧亦镌刻有碑记。
所以,但凡条件允许、又各人愿意,基本上一条鲁迅中路就能打发掉一趟绍兴游了。





这里的参观是从青旅对面的‘故居’开始的……
鲁迅,本名周树人;周家世代官宦,至其祖父已至少七代为官了,此期间有被钦点过翰林的,也有过为四品文官侍立于朝堂的等等。却之后家道中落……原因是:
光绪年,因族中子弟(包括鲁迅父亲)将参加科考,遂其祖父预重金贿赂主考官。却不幸事败,终致祖父、父亲相继入狱,后祖父更是被重判了个斩监侯。为了捞人,族中上下倾家荡产以对,方终于三年后捞出了父亲,八年后才捞出了祖父……至此,族中已然就元气大伤,彻底中落了。
更不幸是,三年的牢狱之灾,使父亲的身心饱受摧残落下了痨病,即再无能力持家经营。于是,家中从此就开始了以典当过活,且一些相关行事就落在了还年少的鲁迅身上。这就是后来他在文字中所描述的……这边要拿东西到当铺去典当,那边又要拿了典当得的钱到药铺去为老爸抓药,等等。期间,小小年纪的他已经就要开始品味世态炎凉了。
而更难容忍的是,父亲吃了郎中开出的许多药病总不见好,但那开出的药方却愈发的离谱了,居然有药引需要‘原配蟋蟀一对’(即丧偶另婚、或离婚后再婚的蟋蟀,都是不可以的)。这在家族曾经兴盛时,怕是再无庸医敢这般欺人。因此这也就成了先生之后痛恨中医,一心想要学习西医的重要原因。






后1919年,时于北洋政府任职的先生举家迁往了北京。他事先在长安街附近的新街口八道湾11号预购得了一所三进的宅院,但购房款要3500大洋,却先生只有2000大洋积蓄,于是就跟大家商量决定卖掉绍兴的祖宅。(此交易关乎周氏全族,因此不知道具体成交价多少,但最终落在先生手里的该差不多也就1000大洋)
——这是个什么概念?同时期,在北大图书馆做管理员的伟人月薪为,8块大洋;北大的学费为,20块大洋/学期;金融界如银行职员则月薪为,60块大洋。(由此可见,即使瘦死的骆驼身上也还是很有些肉的)
但购房款还是不够,于是先生就又去借了500大洋的小额贷。据说贷款利息合理,手续简便,也无需先生提供裸照。
自祖宅易手后,先生、及其家人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了。是若干年后,因着文坛‘鲁郭茅巴老曹’的榜排出世,也因着被誉为了‘早期新文化运动最前沿的旗手’等等,先生过往的一切就都具有了纪念意义。于是,这就才渐渐有了‘故居’眼下的规模。
那么既如此,所谓‘故居’当然就只是意义上的了。遂参观时,一路看着各等凑起的曾经绍兴种种,一路脑补着先生笔下过往的种种,其中感受就也全在各人了。






因此,在故居里一通转悠下来,记忆深刻的似就只两件:一为小姐闺房里的七巧桌;一为各卧房床头的马桶箱。
古老的传统益智玩具 ·
七巧板,大家小时候应该就都见过,玩过。但把七巧板变成结构形制相同的七张小桌子,见过、玩过的人该就不多了。七巧桌所在的小姐闺房,当时正被一个旅游团里外里地堵着,而随团导游也正藉着腰里挂着的小扩音器,在跟大家这这这、那那那地说道着。其中就有说到置于房间角落的一组七巧桌……
导游是这么说的:从前的小姐们都裹小脚,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而且多也不大识字(比如王熙凤)。所以她们日常除了学些刺绣女红,实在也就是无聊至极了。而为人父母们迫于传统礼教,多也无能为力,于是只得就搞来些这类东西,聊胜于无的为她们打发聊赖。而小姐本就也身子弱,独自在房间里搬桌子玩,玩不了一会儿就累了、就得歇着了……于是就又打发过了大半天。
:可怜吧!可悲吧!可叹吧!但人家不会有升学、就业的压力呀,而且还凡事都有人伺候……大家跟我往隔壁去,我带大家去看一下小姐被人伺候洗澡的地方。







应该也就主要只在绍兴一带才能看到,——台门里各卧房的床头,就都会有一个精致的马桶箱。这是一口正儿八经精工打造、且表面反复上过大漆的木箱子,甚至有见过角上给包了铜护角的、见过箱盖上嵌了螺钿或雕了花的,等等。不知道的人乍看,一定会以为这是一口放什么贵重物品的箱子。然而打开箱盖来,里面却只有一只可以坐着方便的马桶。(有的箱盖旁边还会有一个专放手纸、香品的长条抽屉)
你精工制作马桶无所谓(用纯金作马桶的不也大有吗)。不好理解的是,为什么一定都要把它们放在床头,——几乎紧贴着枕头的地方?之后经过一番请教了解到些许后,人就也是很木了一阵子……
首先,马桶箱主要是给女人们用的。这是女儿出嫁时嫁妆的一部分,而且是做工最讲究、最能经得起人议论的一部分。因为代表着女儿在娘家被重视的程度,——最日常的个人用品嘛。
而曾经的大小姐们又都不锻炼身体,所以个个都身子弱,动不动就会生病。因此,让夜里突然从热被窝里出来,下床,走多几步……可能就会着凉生病了(因此挂掉就都有可能)。于是为确保她们能下床后只‘一步’就上到马桶,马桶只得就紧贴着床头了。
那为什么又不放在床尾、一定要在床头呢?这是因为过去的床位摆放,一侧多是靠墙的;而如此,太太睡床里、老公睡床沿,就成了一种礼教传统(夜间凡事就都老公下床去处理)。而睡在床里的太太夜间起夜,就也是不可以从老公身上跨过去、压过去、滚过去的,这都属于大不敬,也关乎礼教。
再有,马桶用过了谁来清洁呢?家佣?男主人?女主人?——都不是。
过去的台门里,
一切的院门、二门,楼门、房门等等,晚上都是不锁的,虚掩着就好。却是后半夜上,就会有郊区的菜农挑着一对大粪桶进城来收粪。(哪个菜农伺候哪几家,都是上好几辈人一路沿袭下来的,大家统循规蹈矩,泾渭分明,从不敢出错)
菜农去到各家后,不必通报任何人,就可以径直过各道门直奔各个卧房,且推门直入……马桶箱在床头,菜农会直上前去打开箱盖提出里面的马桶。马桶上有特制的边沿,正好合适用双手提至腰间,之后退出卧房。这是力气活,所以菜农的腰间就都会系着一条束腰杀力的布带子,他们管这叫‘单梢’。使劲将马桶贴着‘单梢’,就既不会滑脱马桶、也不会弄出声响了。
马桶最终是洗干净后,才又提回来放进马桶箱的。而后的马桶盖和箱盖就都一起打开着了,一是刚洗过,要控一下水气;再也是要告诉主人家,照规矩马桶已经洗刷过了。随后菜农即离去往下一家了,也如来时,落步处完全无声。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不可挪移古时的地界,也不可侵入孤儿的田地; 因他们的救赎主大有能力,
祂必向你为他们辨屈。
无论‘古时的地界’还是‘孤儿的田地’,都是曾经在
神的见证下拈阄永得的。侵害这些产业,就等同于公然与
神作对了。‘救赎主’原文指‘至近的亲属’,即有权赎回亲属产业的人,也多用来指‘施行拯救的 神’。那么,
神还对付不了你一个欺人的恶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