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走遍中国----上海--故地

标签:
走遍中国上海京杭大运河青旅《圣经》 |


2012年11月15日
礼拜五
雨
没感觉乱吃了东西,却就上火了,开始牙痛!今天打算去上海,可想到上海那边的医院必定人满为患,就想先在镇上的医院处理一下。
出景区不远,就是镇上的卫生院。进门厅后看到果然没什么人,就诊的病人、连带家属一共也没有二十个人。牙科诊室里就只一位医生,女的,很漂亮,身材也好……而在诊室门口候诊时,却看到她一手举着打麻药的注射器,一手使劲地把一个老男人按在诊疗台上,并用她那悦耳的吴侬软语冲人吼道:莫的事啲、莫的事啲,侬莫怕,一下子就好的了……老男人却乍着一只手,嘴里‘啊,啊’的完全不知所措。
没敢再往下看,且就开始心里打鼓,——原来吴娘也可以这般彪悍。
又一个人进诊室、走后,轮到我。不想被人吼,所以就各种的努力配合。美女医生检查过后说得做根管治疗,告诉她是过来玩的,等下就离开,让快速止痛一下就好了。于是美女医生就开始给患牙作干湿术……期间问她一个人忙得过来吗?她说:这么个小地方能有多忙,严重些的就都让到市里去了,我这里主要就是给应个急,一般忙过上午就没事了。

回青旅退房后离开古镇,午后乘班车往上海去,票价33元/位。上海是今年出行的最后一站。苏州至上海勉强百公里,但因为下雨,路上走了两个多小时……
上海,是故地,去过很多次了。第一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跟老妈去的,当年15岁,那次一路去了南京、苏、杭,上海是最后一站。记得当时曾有指着地图问老妈:苏州距离上海这么近,我们为什么不先直接去上海呢?老妈说,一是想让我这个新疆人感受一下乘船旅行的新鲜,并对京杭大运河有个真切的认识;二是因为我们去过上海后,行李可能就会增加至少两倍,而那样的话,再到处走就不方便了。


——先说一下关于感受航行大运河……因为是运河航行,所以客船是那种船体并不很大的木船,而又因为是机械动力的,所以就把那样的三艘木船给连在了一体;那种船舱里大通铺的木船现在应该已经见不到了,舱房里并不人满为患,但毕竟通铺,人声嘈杂是肯定的;又只舱顶上挂着几个不很大的吊扇,于是闷热就也是肯定的。
第一次乘客船,所以就各种的好奇……开船后想到船头去看一眼操作间,却是刚翻过那个上了锁的栅门就被发现了,并就给吼着又翻了出来,——竟还被在船舱里的老妈也听见了。所以,当在船舷甲板上遛过一圈后回到舱里,老妈就不让再出去了,说是怕我会掉到河里去(前面被吼的时候人就是这么说的)。
记得我们是提前吃过晚饭后上的船,因为知道船上不给供应饭食,而且,开船后不久天就黑了。这里得交代一句,万不要以为那个时候大运河的河水,就有多么多么的清澈……实际情形是,在苏州上船的时候,河水就还算可以吧;而天亮快到杭州的时候,运河河水已经就被两岸成行成排的煤炭码头染成了‘墨’河,且河水不断地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腥臭味!
于此情形船舱里的反应是,凡外地人就都开始发怨言;而那些本地人则都显得很镇定,甚至还有掏出干粮来开始吃早餐的。说实在,当时看着心里特难受,特不解这些人为什么甘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而不愿意到我们大美的新疆去干干净净的活着?甚至一度在想,所谓‘天堂杭州’该都是古代的事情了……


之后从杭州到上海,老妈带我住进了系统内的某铁路招待所。而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应该就只在一个范围内,只做了一件事:在黄浦区,以南京路为圆心,以豫园、外滩、苏州河为半径的范围内,购物、购物、购物……因为老妈手里攥着一份将近五页纸的购物清单。那其中除了她自己要买的东西,还有她闺蜜、死党、同事、邻居……的,而且其中主要应该就都是衣服(那个年代的人比较迷信上海的时髦)。
重申,那一年只15岁而已!却已经就深深刻刻地领教到了什么叫女人逛商场……老妈是逢店必进,且无论那商场有几层、每层的柜台有多少,她就都必要一一亲临打卡签到!所以,只陪她逛过了一个‘上海一百’就彻底崩溃了。后就对她说:我再不进店了,我在门口等你就好,我只负责给你拎东西……就这么给她跟班了好几天。
当年的那些老百货公司一般都有两个门,老妈从这个门进去后,我就直接到那个门口去等她了。而这么一等可能就得是一两个小时,中间要站着、蹲着的换姿好几次。
而也正这期间,就看到了上海街头的一景……满街都是戴着红袖箍、晃着小红旗子的大爷大妈。他们好像可以处理所有的事情,比如指挥交通、给人指路、捡走街上偶尔被人丢下的垃圾等等。但最特别是,他们会一遍遍地大声喊着:小心钱夹子啊!小心钱夹子……
亲眼看到一次,有两个外地人跑来对他们说钱包丢了,然后呼啦啦就围上来了一群的大爷大妈,冲那两个人问这问那的;然后就有人带着两个人去了派出所。一阵儿后,见那个带路的人独自回来,大爷大妈们就又围上来叽叽咋咋了一通。看他们当时那激动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们自己丢了东西哪。


第二次去上海是两年后,那年17岁,是一个人从郑州过去的【见 (原创)走遍中国----河南--郑州】。当时住在了火车站附近的一家地下室旅馆里,因为没有介绍信,所以旅馆掌柜就教说,万一碰上了查夜的,要说是她家的远房亲戚(当年住店要有介绍信,我在离家出走,怎么可能有介绍信……但我有钱)。
那次到上海完全无目的,脑子里想的全就是,尽可能的离家远一点、再远一点……恰两年前到过上海,算为故地,就又去了。而北方人多有一种执念,——想看海(这就跟南方人的执念,——想看雪,一样)。所以几天后,就到十六铺码头去登上了一艘千吨级的客轮,‘出海’往宁波去了……(船上却有人告诉说:这叫什么海?这里只是杭州湾)
再之后的许多年里,也都有去过上海。只是每次去的目的都很扯,所以活动范围多都不会超过住处附近的两条街,而且事情一办完立马就离开了。因此,对上海实在说不上陌生,也说不上熟悉。



班车停靠的上海客运总站,马路斜对面就是上海火车站。出站后,先乘地铁1号线去到人民广场站;上来只几步路就能拐上南京路步行街;之后沿步行街直行一段拐进山西南路,走几步找到一栋什么物资大厦;后乘电梯上六楼,就是人给推荐的蓝山国际青旅了。
这家青旅的位置真是难得,于一个从没来过上海的人对上海的‘听说’,——什么外滩、豫园、南京路等等,就都在步行即到的范围内了。
上海人干这些事还是可以的,见识足够,资源也足够,所以这家青旅看着就既专业、又有腔调。这里没有花哨的东西,一切简约、且务实,全如上海人自己标榜的:凡事都很拎得清……
青旅的一切公共空间,如酒吧、书吧等等都很宽敞,设施也都齐备;而各处WIFI的质量,更是少见的那么强劲;厅吧里,还几乎每晚都有在放映关于环保、公益、旅行、或极限运动等等的影片,宣扬着青旅的基本价值宗旨。这里的客房不大,但很多,足可以应付各种需求;而房间里的各种设施,也想到想不到的都能就手。
最关键是,这里有专门的保洁人员,时刻保证着一切公共区域内随时的干净整洁。而这一点,就体现出了上海人做事的专业和拎得清:无论如何这是一家客栈,保证干净整洁是应尽的本分,而关于‘理念’的东西可以提倡,却不可以要求,毕竟大家来自世界各地,不好指望每个人都高素质的。所以,就要做到自己该做的,不叫人有话说,这样就可以对所有人都有交代了。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 马是为打仗之日预备的;得胜乃在乎
耶和华(神)。
马拉战车是当时最先进的战争武器,但战争的得胜与否,却从来不由它。这就好比农人用最先进的农机去耕耘,而最终能否丰收,也全不由它。因为一切天注定!——只在乎
耶和华(神)的赐予。人当作的,乃是该有敬畏之心,乃是该随良知行正义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