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

(2024-06-17 10:49:07)
标签:

走遍中国

苏州

拙政园

昆曲

《圣经》

(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
(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
(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
(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

出忠王府左转,直走不一会儿就是拙政园东园的正门(门票50元/位)。没问人,但可以肯定,正门口的这个漂亮牌楼是近些年新建的,因为记得很清楚,上世纪八十年代中跟老妈来的那次,没有它……

当年来时,陪老妈一口气看了好几天的园林,四大名园(即拙政园、留园、狮子林和沧浪亭)自然都不会放过,连一些不怎么出名的小园子也都去了一下。搞不懂老妈为什么由头至尾都那么的兴致勃勃,我却是还没逛完第二个就已经快要崩溃了(该是当时年纪还小,审美意识还极幼稚)。可又不敢扫老妈的兴,只得还就那么一直陪下去,而且得随时附和着她的各种感叹,却对她的那些感叹又都大不以为然。
记得只一点我们达成了共识:就是发现所有这些园林,从外部看都显得极隐忍,门脸都朴朴素素的;及至进入园中,关乎‘园林’的各种奇巧玩意儿,又是那么层出不穷的多,多到都有些紧凑了……

所以此刻就才可以肯定,拙政园门口这高大的牌楼是新建的。(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
(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
(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
(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
(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
(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

想到又要逛园林,忆起当年,身上的汗毛就竖起来了一半。可到苏州不去逛一下园林,又明显是不对劲的,于是就决定还是得点个卯。但也只是点个卯,就只看一个拙政园……因为拙政园不仅是苏州园林的头牌,还名列中国四大园林之中,是足可以领军苏州园林的存在。
——中国四大园林指的是: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以及苏州的拙政园和留园。前两个是皇家园林,后两个是私家园林,这都能并举,可见各有不凡处。

构建园林的几大要件:假山怪石、灵渠秀水、奇花异草、古树珍木等等所有这些,在北方的园林工匠眼里,都是那么的珍贵难得(所以曾经就才会有‘花石纲’要源源不断的自南而北运去);但于江南的园林工匠,却都是可以信手拈来的。仅这一层就注定了江南园林里的内容要更丰富、生动的多。
苏州,于太湖之畔,周遭盛产园林名石‘太湖石’;又于长江下游,域内水文资源丰富;更于江南温湿之地,致花草树木皆宜生长等等,可谓自然条件天成。据说苏州有园林迄今已千余年,造园经验丰富,足以开宗立派。因此,说这里建造园林的水准已然登峰造极,当就也是应该的了吧?(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
(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
(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
(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
(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

可话又说回来,苏州园林到底多只是些私家园林,又姑苏不过一座小城,你园林再如何如何,其规模该也是有限的。更何况还说是,城内、城外有名有据的园子,足有百余座之多。园子要都规模庞大了,老百姓住哪去?而且,又都凭什么敢庞大呢,不是在给自己找麻烦吗?
所以,除包括四大园林在内的少数历史遗留;再其它园林,则就明显‘私家’的味道要浓些。其规模能容主家人若干、家仆若干从容回旋,该已就差不多了。而在这样的空间里,还能处处亭台楼阁、花园轩榭周到,就显得造园匠人们有巧工了。

对苏州园林的溢美之词,古来文人才子们已搜肠刮肚了千余年,早就没话说了。那这里就也不凑热闹,只另外说些沾边儿的……
先因为是故地重游,难免会搜索些曾经,所以感受多重;再就是正有雨,雨势时疏时密,使园中绿色纯粹,池塘皆盈,景致丰满、灵动;又运气还行,淡季游客少,致园中显得极清静……合了喜欢的调调。

——曾经某人游园累了,找了个僻静处打盹,不曾想竟就睡了过去。后被雨点唤醒,起身发现,居然清园工作都已结束。一是有雨,一是想到园门处必有人在值班,自己不至于会被整晚困在园内。于是一聪明,养足了精神的她,竟就先赏了一阵雨;后再大摇大摆地四处去,把园子细细赏游了一番……至天擦黑去到园门口的值班处时,甚至就惊动了差人。
却之后每提及,得意之余总要意犹未尽地来一句:此生,不必再园林了。(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
(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
(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
(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
(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
(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
(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

拙政园,本为明代御史王献臣弃官还乡后所建;后不幸,其子败家,一夜豪赌后将整园拱手奉人;后又数度换手,再逢江山易主致战祸频频,终就落得断壁残垣、面目全非了。
后太平天国时,据此兴建忠王府。传数千工匠劳作三年余,未完工,却已大成。只可惜迎来的不再是忠王,而是淮军首领、后来的中堂李鸿章。再之后,淮军次首、后来的两江总督张树声据此。再再后,张树声之孙张武龄,民初在苏州办学时曾居此。

拙政园的正门在她的东园处,游园顺序可为:入园后先往北,后自东园、经中园至西园;后往南,再经中园至东园……离开。这是一条围绕园中渠塘的环线,不紧不慢的一圈转下来,可能得两个多小时。一路可赏的内容还是蛮多的,除各种的园林建筑,还有诸多假山造景,以及相配搭的遍植青翠等等。感觉看回门票钱无论如何是没问题的。

关于游园,每个人感兴趣的点不一样,而且有些景致可能还需要季节的配合,所以无论如何描述都会显得单薄。这里就只讲几点有趣的……
先是在园中的好几个地方,都能看到拙政园‘借’园外的一景,——北寺塔。按规制,私家园林里是不可以造‘塔’的;但却没有说不可以借景,于是‘塔景’就这么被借来了,而且配合着园内的种种景致,看着还都极和谐。于是现如今的那整个方位里,就被要求不得再有任何阻挡物,以确保这一借景状态的长期存在。因为这是园林建造中‘借景’概念最成功的样本,值得保留(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
(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

再就是,西园内有一处被称作‘与谁同坐轩’的扇形小亭子。亭子本身也就那样了,却它所借是苏轼词中的: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这个意境了得。因此值得里外里的去感受一下。
还有亭子附近的‘鸳鸯厅’,更是个有故事的地方。说是张武龄夫妇都酷爱昆曲,当时常会请名伶、友人来园中堂会,且家人们也好藉此跟人讨教、切磋昆曲。为此,西园里就特辟了这么一处,可供男女宾主各据一隅的鸳鸯厅。
此厅的妙处在于,厅顶部被特意装饰成了穹拱形状。如此,遮掩了厅顶以上的椽梁,又使上行的声音可以滑行回荡于穹顶间生成混音,让昆曲唱腔更显得清音悠扬、婉转萦回。而厅的四角又另置了耳房,可于伶人扮妆,亦可与人单独叙话。
据说曾经冬日里,满园覆雪,鸳鸯厅中却炉火炽旺。常有一干幽人韵友,边畅饮温黄、边赏昆曲,承风雅盛意无限。(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
   (本来‘明月,清风,我’就对了……看这一堆给挤得)(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
(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

张武龄夫妇共育有六子四女,六子不提,只说一句四女。四女分别名为:元和、允和、兆和及充和。自小耳濡目染,仿佛浸泡在昆曲艺术中的芙蓉,长成后个个生得秀雅脱俗、又个个都是昆曲行家,好像就也都是应该的了。因此,四姐妹之后所从的事业,就也明了暗了的跟昆曲沾了边。而她们的名声,更就可能成了除‘宋氏三姐妹’外,民国最著名的‘姐妹’了……

大姐元和,为昆曲度曲家;丈夫顾传玠,是当年名噪一时的昆曲名家;
二姐允和,为昆曲研学家,擅诗书格律;丈夫周有光,为语言学家,称‘汉语拼音之父’;
三姐兆和,作家;丈夫沈从文,为文豪,称‘中国乡土文学之父’;
小妹充和,为昆曲艺术家,书法家,以此二长执教哈佛、耶鲁等大学;丈夫傅汉斯,是著名的汉学家。(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

那么,昆曲是什么?就最浅薄的认识,昆曲该是中国戏曲之祖。宋朝时,街市的勾栏瓦肆里多有‘杂剧’,但民间却更倾心‘宋词’,因为‘剧’无大雅。后至元代,文人们没有了求取功名的上升通道,多赋闲;无聊间,转而就开始参与编排起了民间戏曲。久之,就使原本全不入流的俗物,有了高雅的韵律,绝美的词句,深刻的内涵。后至明朝时,终就脱颖而出了‘昆曲’。
那同时代,就戏剧,中、西方各具一伟人:汤显祖与威廉 · 莎士比亚(1616年,两个人同年而卒)。此二人于中、西方戏剧文学的贡献同可谓震古烁今,这是公认的。而现如今却明显是,知道莎翁的人要比知道汤翁的多得多,而知道昆曲的人则更就凤毛麟角,多么耐人寻味。

这里摘一小段昆曲《牡丹亭》中的唱词,一起欣赏一下吧: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了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儿忒看的这韶光贱
遍青山啼红了杜鹃
那荼蘼外,烟丝醉软
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
闲凝眄,兀生生燕语明如翦,听呖呖莺声溜的圆……(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有终日贪得无厌的;义人施舍而不吝惜。
                            ——《箴言21:26》

世间的事往往如此,一心索取的人,就越来越只想索取;而开始施舍的人,则就越来越觉得该去施舍。索取的人是被私欲蒙了心眼,会越活越不安,因为知道不义之财得来总有报应,为富不仁也如是;而施舍的人则会怜悯心越发被打开,人也会越活越通达,比如,无论如何总能有力量施予人。而这两种人, 神都不会忘记。
(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