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走遍中国----江苏--苏州--山塘街

标签:
走遍中国苏州山塘街苏式焖肉面《圣经》 |



2012年11月10日
礼拜六 阴
· 雨
早晨,从青旅出来往虎丘去。路上经过一家苏式焖肉面馆,就进去点了一份做早餐。结果,却发现是被他们招牌上的‘焖’字给误导了,以为是他家的‘焖面’里有肉,却不曾想人家的意思是汤面里有几块‘焖肉’码……真太不是一码事了。而且这碗面的味道,也全如这两天吃到的什么银鱼跑蛋、面筋青菜等等一样,吃过了得好一阵回忆里面到底有没有放油盐酱醋?
吃完面到门口埋单,临走时向掌柜打听,往虎丘去的山塘街怎么走?刚好前面有个女孩埋了单正要离开,听见就转身招呼道:我也往那边去,你跟着来吧。
跟女孩一起出门,见她穿着一件浅蓝底白碎花的偏襟布褂子,和一条同样浅蓝色的裤子,手里还拿着一方跟布褂子同花色的头巾。就猜这身行头该是某服务行业的工服,然后就问女孩,是不是就在山塘街里上班?女孩说,是,自己是一家会所的服务生;后还告诉说,她是安徽人,已经在苏州工作好几年了。




之后,女孩就问说:你这是第一次来苏州吗?
回她说:不,曾经来过的,但那是很久以前了,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中……
女孩听了就大笑道:哇哦,那么久了呀,那时候我还没出生哪。接着她就又问说:那你还记得过去这里什么样吗?应该是不会记得了吧,我在这里才工作了几年,一些不常去的地方再去就都已经要不认识了。
承认道:是啊,我已经在很努力的回忆了,却依旧是哪哪都对不上……就比如此刻这条山塘街吧,当年肯定是走过的,如今却是一点也想不起来了。你在这条街上工作,知道些什么给我说说呗……
结果,女孩就很专业地给讲了一堆,关于‘七里山塘街’的正史和野史。该是看出了我的惊讶,之后她就笑道:我工作的会所在我们入职的时候,就给每人塞了一摞这方面的资料,让我们要统统背下来,以便随时应对客人们这方面的问题;而且还常要以此来考核我们……
:但我工作这么久了,却从没碰到过有客人问这类问题。倒是从他们的聊天中,听到了好些‘知其所以然’的内容,比我们手里的资料鲜活多了。却是我每次回老家,爸妈和亲戚朋友们会就苏州问这问那,我就把这些背的资料和听到的,说给他们听。然后他们就会觉得我在这里过得很好,而且学到了很多东西。
不久,女孩告别说要拐弯过桥,就叫住从包里掏了一把糖给她……包里常备有糖果原因多多,一是因为每年总会有几次低血糖,届时人会瞬间虚汗如雨,且身体好一阵不能动弹……却入口一粒糖后,只几分钟身体就能恢复如初了;二是,偶尔碰到孩子,得有点东西应付;三是听到过一种说法,说是无论受伤、还是情绪崩溃的人,递块糖过去,立马就能分他的神;若能把糖直接塞进他嘴里,更就能立马让他平静下来。
唐 ·
宝历年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为便利苏州城西北的水路交通,白刺史就招募河工疏浚河道,自阊门(已经毁掉了)至虎丘间挖成了一条直河……即山塘河;后又将挖出的河泥,在旁边堆起了一道塘堤;为固堤、也为美化塘堤,又在堤上栽种了数千株的桃、李树。如此,山塘河就方便了航运;而一旁的塘堤,则就方便了城中百姓往虎丘上的出行。后百姓为答谢白刺史,就称此堤为‘白公堤’或干脆‘白堤’了。
——老百姓总是朴实的,谁真心为他们谋福利,他们就总会念着谁的好。比如之后有钱王镠在杭州射潮护江堤,百姓从此就以‘钱塘’称那江堤了;再后有苏东坡疏理了杭州西湖,也以挖出的塘泥筑堤、且堤上也植了树,遂百姓就也从此称呼那堤为‘苏堤’了……
而后的千余年,白公堤一带渐就有了外来百姓聚居;后至明、清,因着水陆交通的便利等等原因,这一带竟就成了苏州,文化、商贸最为发达的街区之一。因一旁的‘山塘河’,塘堤一路渐就有人开始称‘山塘街’了;又因‘河’‘街’统为七里长,也就开始称这里为‘七里山塘’了。(但这里到底就只是一条塘堤路,它可以有七里长,却宽幅极窄,说是最宽处也不过七米,窄的地方仅两米余)













七里山塘,走走停停一趟下来得一个多小时。这条街大致可被分成两段,东一段在城区里,极热闹;而抵近虎丘山的西一段则靠近郊区,渐就安静下来了。
而在城区里的东一段,该又能被分成两段:前面一段是用来应付游客的,其间石板街两旁曾经的老屋被修葺一新,又商铺一家挨着一家,所经营或为全国一统的各种品牌店;或为珠宝首饰店、旅游纪念品店、动漫手办店、网红餐饮店等等。这一段不长不短,其间有吃有喝有玩有乐,中段的地方还有个戏台,不时会有阿姨上去正儿八经的给唱一段越剧……算为一景。所以转转应该还是有意思的。
而紧接着的一段,则是用来应付本地人的一个农贸市场,其间有些脏乱似也是可以理解的。走过这一段时,空气里明摆着百味杂陈,而感觉却是最近民情、最接地气的。那些手里拎着大袋小袋、操着本地口音的多是爷们儿,听他们熟练地论着青菜的新鲜度、以及跟商贩讲价钱,多少会有些头皮发麻。却今天又是周末,出来采购的人特别多,就把这一段的山塘街给堵了个摩肩接踵。
之前是很喜欢逛农贸市场的,因为总能看到些有各地特色的、没见过的东西。但近几年走过的中原内地,民俗大致相同,又物流发达,使市场供应几乎雷同,因此渐就对逛农贸市场没了兴趣。此刻是被人流挤在窄窄的街上困着了,就又才关注起了两旁店铺里、或摊档上的农产品。
期间,看到几家食杂干货店门口摆放的笋干诱人,却自己不会选,也不知道该不该买。就决定先发信息请示一下,等去过虎丘了转头回来再买。(可之后回过来的信息却是:你这两年偏三高不知道吗?那些干货统得重油重料地作了才好吃,你身体受得了?不然就算了吧……)















穿过农贸市场再往前,就是山塘街靠近虎丘的西一段了。这一段极安静,恰又阴雨天,更安静……一旁的山塘河好像比之前宽阔了好多,河上也开始出现大些的游船、或运输船了;还时不时就会有一座造型各异的古石桥,且两岸的绿植也或树、或草的多了起来。
这一段山塘街,一会儿挨着山塘河,一会儿又被给夹在了老民居里;不变的,是石板砖照样那么一路铺就了下去。而其间那些依河建筑的民居后门处,必都会有个几层台阶的小码头,以方便家里在河中洗濯什物、亦或方便艇船停靠……这于水乡人家是必备的。
最有感触是,这里的老民居门对门、户挨户,彼此家境如何统可一目了然。于是就看见了,孩子们一起在街巷里追来逐去,而大人们则就在谁家门口支起了牌桌……所谓‘邻里’的味道一下就出来了。
这么走大约十来分钟,当开始感觉山林气象渐浓的时候,该就是已经靠近号称‘吴中第一胜景’的虎丘山了……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恶人的祭物是可憎的;何况他存恶意来献呢?
献祭,或为赎罪、或为感恩,该都以公义、公平所得的祭物,以心灵、诚实献上为是。而恶人是以不义之财为祭物,又心怀恶念地献上,是以为
神也如他们一般败坏,是可以贿 赂、可以儿戏的。所以,他们的献祭是在给自己定罪,是在给自己掘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