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走遍中国----江苏--南京--故人

标签:
走遍中国南京圣保罗教堂青旅《圣经》 |


2012年5月19日
礼拜六
阴
乘中午12:20的班车往南京去……班车出城就上了长深高速,之后一路向南。(连云港——南京的火车比班车慢,票价却差不多,而且班车上人数有限,不会太大味儿)
天阴着,但没有雨,车窗外的苏北平原,正绿。
南京,到过的,在将近半辈子以前……
1985年,整15岁。当时,惹是生非、逃课、离家出走……早已成了家常便饭【见 (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往事--流浪】。那是又一次离家出走后被抓回家不久,一次跟人打网球中间休息时,莫名其妙的就那么坐着晕了过去。之后到医院去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老妈就断定,只怪我自己常要离家出走,正值长身体的时候,却总饥一顿、饱一顿的,就才把身体给毁了。她还说,老哥1.76米,我却只1.67米,就是明证……我若再继续那么下去,基本上就会坐实了将来必是个二等残废。

当年,新疆的铁路部门给凡铁路系统的职工,有这么一项福利:即每四年有一次探亲假,期间享受乘火车往返的免票待遇(新疆铁路局有这个福利待遇的原因是,八十年代以前的铁路职工,几乎全部都是从内地到新疆来援疆的,你总得给点福利让人有空回趟家吧)。但这个福利的操作是点对点的,就是说:你家在上海,那你就只能享受‘新疆——上海’往返车票的免票……诸如此类。
但到八十年代初,政策改了……把原来四年一次的探亲假变成了每年一次,而且还可以带一名18岁以下的直系亲属,共同享受‘往返免票’的待遇(当初那些援疆的年轻人们也都已经成家有孩子了嘛)。
这明显是一项饱含了人文关怀的益政,却不曾想,推出不久就频频的遭到了非议。议论的人主要是那些新一代本土的铁路职工,他们说:我坐个公交车就能把亲都给探了,用不上你的火车,但我也是铁路职工,那么我和我的孩子怎么就享受不到,所服务的铁路部门的任何福利呢?这不公平!


政策后来是怎么改的不知道,但有几年的实际操作是这样的:凡新疆局的铁路职工,在中国版图上随便指个已经通了火车的地方,就可以带一名18岁以下的直系亲属,去享受那该死的‘往返免票’的待遇了……且每年一次。
那么很快,最聪明的享受此待遇的方法就出炉了,——先照中国版图直接朝一个方向,把免票开到尽可能的最远;然后自乌鲁木齐出发后,就可以沿途随意地下车去玩;玩过后回来,只要到各火车站的铁路职工内部窗口去改签一下免票,之后就可以继续往下一站去了……
老妈是铁路子弟学校的老师,自然就也能享受到此待遇。于是这一年她就选了‘新沪’一线,而那个可以带的‘18岁以下的直系亲属’就是我了。带我去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破万卷书,行万里路’嘛,这个大家都懂,那么有机会就还是要实践一下的;
二、老哥第二年高考,得复习功课,去不了(第二年老妈选了黑龙江一线,带老哥去了那边);
三、老妈手里有一份将近5页纸的购物单(当然大半属于代购),得有个人给她拎东西;
四、老妈想谈判……她的意思是:看,我都带你出来玩了,算是对你不错,那你是不是也该要有所表现……没别的,回学校去至少把初中读完。虽然那张毕业证出到社会后毛用没有,但至少可以证明你在该上学的年龄是一直在学校呆着的,以后想办法让你就业时,就也好有个说法。
——用心良苦是不是?那好吧,从了。
(但却天不能遂人愿……返学几个月后,因一次小概率事件(真不是故意的),把人的鼻血弄了出来。之后,就被那位找来的几个腰里别刀的家伙,给堵在了校外……于是,就变成了单眼熊猫。开玩笑!跟这帮杂碎的大哥的大哥都熟,怎么可能就这么忍了这口气!所以,一切就又都回到了原点……而且这次是,彻底的!)



老妈那次把免票直接开到了上海,但我们沿途下车的第一站,即——南京。
好像是住在了南京某铁路学院的招待所……老妈住双人间,跟她同房间的,是个跟我年龄相仿的香港女孩。老妈是觉得人家哪都好,可女孩的舅舅(上海铁路局的一个普通职工)却总嫌她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就总吼她。女孩哭,老妈就抱着哄,之后就有些难分难舍了……我住在四人间,同房间的是两个东北的老师,其中一个可以整晚的打呼噜……但在那个能倒头就睡的年纪,对此全无所谓。
却也有有所谓的,——就是南方的蚊子!当年的乌鲁木齐没有蚊子,完全没见过,所以就也没见过蚊香和蚊帐(蚊帐只在影视剧里看到过,却既不知道它有什么用,也不会用)。因为临睡前有看见那两个老师放下了蚊帐,就也学着放下了;可只一会儿后,就给闷的几乎喘不过气来了,于是就起来把蚊帐又给挑开了(那会儿的蚊帐好像是棉质的,很厚,通风效果极差)。之后,就遭了整晚的罪……天亮时看,身上至少就给咬了三五十个大包!
那天安排是去中山陵和明孝陵的……那整个上午,浑身痒的就眼泪都要出来了!人也一路蹦跳着,兼全身各种地搔着挠着。于是,被老妈呵斥‘无状’就也在所难免……当时,她一边时不时给擦一遍风油精,一边说:你不是很厉害的吗,怎么几只蚊子就让你现形了呢?(痛到极处,人就木了;但痒到极处,人可能会疯!这能是一样的吗?)
再对南京深有印象的,一是满街梧桐;再应该就是那些老街巷里,总弥漫着浓浓的燃香的气味儿,以及阵阵的霉湿气。而那两种气味儿在新疆也是没有的,因此就记住了……只是当年从那些街巷口经过时,会一面屏了呼吸、一面却又想往巷子里多看几眼,看谁家屋檐下留了曾经王、谢堂前燕。
五个多小时后的18:00,在经过了南京长江二桥后不久,班车终于到达了市区里的客运站。出站后,乘1路公交车往夫子庙去,因为那里有一家网上口碑不错的青旅。
青旅位于秦淮河畔,此刻周边正在搞什么工程,就把个青旅门口也变成了工地的一部分。到青旅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可前台给抛出的信息却是:不好意思,没地儿了,客满!该是因为舟车劳顿,使得脸上被汗油滋盈的泛着光,因此就引发了前台靓女的慈心。于是靓女极善意地提醒到:你可以去睡在厅吧里的沙发上……免费。


2012年5月20日
礼拜日
阴转多云
昨晚把闹钟定在了7:30,早上却7:00刚过就自己醒了。算是体验了一把做沙发客吧……也还行,除了腿没法伸展、耳边偶尔有蚊子的嗡嗡声(点了蚊香的)、以及沙发的靠垫不能当毯子用(包里有睡袋,却懒得去开包拿)等等,其它就都还好。(被免费收留的,少废话为妙)
今天是礼拜天,要去做礼拜的。上网查过,著名的圣 ·
保罗大教堂,正就在夫子庙附近的太平南路,走路过去即可。教会公示的崇拜时间为:早堂7:00;第二堂9:00;第三堂11:00(英语堂)。决定参加第二堂,时间合适,不早也不晚。
起来,先是一通地洗澡、换衣服、存行李,之后叮嘱前台一定要给留床位,完了就才出门。青旅里的各位多都是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的,所以这个时间的整个青旅里,就还都安安静静的。而前台值班的这位,此刻也是眼睛都还没太睁开(就是你说啥他都敢点头的那种),所以感觉跟他说了也是白说。



果然不远,而且位置临街,也很容易就找到了。去到时的时间也正好,第一堂崇拜刚结束,大家正在离场。
南京的圣 ·
保罗堂,是一座将近百年了的老教堂,据说也是南京的第一座正式的基 督
教教堂。这座教堂不很大,是那种常见的欧式乡村教堂的规模。但教堂建筑的却一点也不马虎,甚至可算是极其的典雅精致!教堂整体为哥特式,却又符合着当年建筑时所流行的复古主义的调调,还大方地揉进了一些传统的中国元素,所以里外里就看着都顺眼。
当然,后随世事变迁,教堂就也历经了他命运多舛的种种……至今仍存实为大幸。(该也是类似的原故吧,之后不久,教堂就开始了大规模的维护。所以礼拜天的崇拜聚会,就给挪到了相隔几条街的一家剧院。这是后话)
惭愧,这天牧师证道的内容没记住多少,却记住了些其他东西……
一是,发现堂内的每一块墙砖,明显是经过了几面磨制后才砌上去的。感叹真是费了不少工!
二是,看到那哥特式的尖拱大窗高达数米,阳光从窗的尖拱顶端照进来,形成的光束映在堂内的墙上、且不时地变换着位置,显得既意味深长、又衬托了殿堂的庄严。于是引得百感交集……却又感觉一切好像也本就该这样;
三是,本堂的青年唱诗班不错,该也是狠下了一番功夫的;(所以之后在网上看《金陵十三钗》时,片中那班教会女校的女生们一开口唱诗,立马就想到了他们……)
还有就是,身边坐着个五六岁大、‘玉人’一般精致的男孩。整堂聚会中他不吵不闹,一直就那么安安静静的坐着,稳当的近乎成就了一种‘范儿’……竟突然就想到了‘羊车卫玠’。所以之后每次去聚会,就都会尽可能地坐在男孩附近……



礼拜结束后回到青旅,办理了登记入住,这就才算安顿了下来。之后就一面到自助洗衣房去洗衣服,一面开始等璐璐过来。昨晚通过电话,说今天会过来……【见 (原创)走遍中国----西藏--拉萨--304房--璐璐】
璐璐是下午来的,比昨晚说的‘中午过去’迟了整整一午。见面后先去吃饭,没走远,就在青旅隔壁,那是一家南京本土品牌的连锁快餐店,里面的东坡肉超正。可璐璐却只就着一小碟咸菜,吃了一小碗免费的番薯粥。
两年多不见,话题几箩筐……几番忆起当年在拉萨种种,仿佛都是些前几天才应付过的事。饭后回青旅坐在吧里了,才问璐璐,怎么就混到了要啃爹的地步?
璐璐的回话也是语无伦次,一会儿说:没玩够,还想再接着出去‘驴’行;一会儿又说:不小了,有点想结婚了;又一会儿说:路上碰到的都有些不靠谱,可停下来碰到的那些所谓靠谱的又都不是菜……所以你看,我成天这么纠结哪还能做事吗?那……不啃爹怎么办?
但接着她就又解释道:我也没有经常跟他要钱啦,有时候坐着一起看电视的时候,他会问还有没有钱用?我不吭声,他就会主动给点儿的。
之后问璐璐:那你现在每天真就彻底的游手好闲了?
璐璐说:哪里!我开着一家做私房点心的网店哪……但我只作高端的,就是严格照配方用绝对的真材实料,全手工制作的那种。我的那些点心市面上根本见都见不到……可网上的人嫌贵。我也懒得给解释,那些原料只有五星级酒店的西点后厨才能买到,懂的人自然懂……可懂的人太少了。于是感觉就被自己给架起来了。
:我创作了一款Biscotti(一种意式硬饼干,搅咖啡玩的),现在已经有几家咖啡店在订制了,但这款饼干的用量不大,所以他们要好久才会订一次货。
:所以你看,我也没闲着对不对,我也很努力对不对……可就是努力不出钱来!这能全怪我吧,我感觉自己就是运气不好……哎,你有没有认识有钱的驴给介绍一下嘛,老娘怎么了,才貌双全的好吗?还能背包出门去探险的好吗?
之后,璐璐说:你一直也没句准话儿,所以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来。其实我订了票明天去上海的……我在网上接触到了一个那边五星级酒店的西厨大佬,他说可以介绍我在酒店的西点部学徒……我想过去系统的学一阵子,顺便找个固定点的原料进货的地方。
对她说:那你去呀,不用管我的。
我俩就这么一直东拉西扯到将近凌晨3:00……真神奇,在这将近超过8个小时的时间里,璐璐竟然滴水未进。她说她现在只喝某一个牌子的水,而那个牌子的水青旅附近肯定是买不到的。开始以为她矫情,不渴而已,就没搭理她;可好几个小时后她还那么说,就知道她是玩真的了。
然后,就指着吧台里对她说:不然让给你调杯东西?她却说:这里绝对调不出像样的东西来,那就不如不要喝了。——聊8个多小时天滴水不进,狠人。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鞭伤除净人的罪恶;责打能入人的心腹。
如果施行公义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消灭罪恶,那么地上应该早就没有人了,因为每个人每天都在不同程度地犯着罪。因此,
神在地上施行公义的目的,只是为了对付罪,以便能洁净人,给人悔改的机会,致使人最终能以成为圣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