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往事--流浪(上)

(2022-09-15 13:21:37)
标签:

走遍中国

乌鲁木齐

流浪

《圣经》


(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往事--流浪(上)
(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往事--流浪(上)

人有好奇心,这无可厚非,但人也有理性或生活环境,所以,保持理性、或沉浸于良好的生活环境,有些事情不要轻易好奇,更不要轻易去尝试,应该才是明智的。因为无论什么理由,一旦尝试过一次可能就会有下一次、再下一次……直至成瘾,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就比如贪婪、比如放荡、比如吸毒、比如离家出走……


之前的打‘狼’壮举,意义对任何一个那个年纪的男孩子来说,无疑都将是非凡的。因为它不但明确地‘证实了’一种非凡能力的拥有,更明确地‘证实了’一个非凡的认识,——只要离家出走就能改变处境,哪怕是暂时的。而改变处境的实质是,从恐惧的被束缚,变成——得自由!

于是,‘自由’这个词就越来越多的开始被关注了。并开始对它有了认识、有了渴望、有了追求……渐渐的,它就好像一团烈火开始在心头燃烧起来!即使如今想来,当年那种对自由的渴望,可能一点不亚于亚历克斯 · 雷(Alex Haley)在他的《根 Roots中,所诉说的他的那些祖辈们。于是……

——大约一年后,就有了第二次类似上次的那种离家出走;

——大约再一年后,当第三次离家出走时,已经敢远远地离开家……(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往事--流浪(上)(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往事--流浪(上)


好象从来没有过哪座城市的街头,会缺少流浪的孩子。孩子们原本不认识,但在本该坐在教室的时间却一起出现在了街头,有些东西就无需言语了。所以,简单到只需彼此传递一个眼神,然后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到一起。

今天“二道桥”附近的“国际大巴扎”一带,当年曾是一处最恶名昭著的贫民窟。那里是这座城市可能最早的居民区之一,原住民中多为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之流。和各地棚户区之前的生存状况一样,那里面藏污纳垢,包娼庇赌,罪案频发。而生存其间的人们也仿佛唯得苟且,难为图强。如此,此间的子弟当然也就无所谓上学受教育了。——而他们,则就是我当时最轻易就能碰到的伙伴。

那这么一帮孩子凑在一起,成天能干什么呢?——打架,偷东西。我得吃饭!不偷东西我吃什么?在碰到他们之前,我已经至少两次直接就饿昏在了小巷里……所以,当有大孩子一经提议,我立马就答应了,而且一点也不觉得害怕。总之就是不想再挨饿了。(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往事--流浪(上)(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往事--流浪(上)


我们当时什么都偷,主要当然是为了卖钱,但也有些纯属就为恶作剧……所谓“…… 就怕贼惦记”,这话的确有道理,因为贼一直会很专心,而物主却一定会有大意的时候,这么一张一弛,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记得当时我们经常去一家大商场偷纯羊毛的衣服……当年的商场,顾客和商品之间有半人高的柜台拦着,不像现如今都是开放式的。如果当年就是开放式的,真怀疑几个来回下来,能被搬空掉半个商场。

——我们这样分工:第一个人先过去把售货员叫到一边去东拉西扯;然后第二个人到另一边的柜台上,一边假装看柜里陈设的商品,一边就用螺丝刀撬起柜台上的玻璃;与此同时,趴在玻璃另一边,也正假装在看柜里的第三个人,会迅速地朝这边推开玻璃,并伸手进去偷出柜台里的衣服,——然后迅速传递给正等在他身边的我;我则迅速把衣服遮进早已打开的上衣前襟,并转身就离开……齐活儿。(让我干最后一手是因为我个子小,还干不了其它的)

之后,大家会陆续到商场附近的某条巷子里去会合。几乎同时,某个成天晃荡在商场门口的专门销赃的人,会尾随而来。之后,赃物会立马变成现金,——大家就可以去吃饭了。


我们还曾在晚上,从一个大货场里偷出来过好多各种全新自行车零部件。但因为销赃麻烦,只得一再的当做破铜烂铁卖掉……很奇怪,那个货场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可进出货场的那处残壁始终依旧,而那些堆积如山的自行车零部件也始终依旧,任由被日晒雨淋,却全没有人管理……(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往事--流浪(上)(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往事--流浪(上)


可即使已经开始偷东西了,也还是会经常饿肚子。因为做贼也不是每天都能有工开,原因很多,人不凑手就是个很大的麻烦。而我又没本事独立作业。其他那些孩子和我不同,他们不上学是家长许可的,所以他们可以随时回家,不存在饿肚子的威胁,也不需要为晚上的住处操心。而这一切却偏是我要每天面对、且必须要解决的大问题。可对一个十岁上下的孩子而言,哪里就有本事去解决这样的问题?所以,记得当年好像就有住过建筑工地、住过地下管道、住过医院的长椅……

——可即使如此,也从没想过要主动回家。


云曾问说,那时候想到最多的是什么?回她说:最想让那些扒手教我偷钱包,一是觉得那件事很神奇,就好像变魔术,玩的完全是技巧;再就是,一旦学会就可以独立开工了,就可以不用再饿肚子了。

可有些事情真就有那么奇怪!当时身边明明经常就有扒手,而且我也一再的表达了想拜师的意愿,可那些人一听说我家住哪里,讲出来的话就莫名的一致了:你赶紧回家去,街上是你该呆的地方吗?于是,真就仅仅因为这个原因,我一直也没做成扒手。而且至今也没太搞明白,我家住在哪里跟我能不能当扒手到底有什么关系?(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往事--流浪(上)(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往事--流浪(上)


扒手这个传统行当而言,其他省市怎么样不清楚,但在新疆绝对是一道奇观……还拿从前的二道桥附近来说,当年,曾有被住在那里的小伙伴带着在那里的街街巷巷里乱转。期间,小伙伴一会儿指着这栋房子告诉说:看,这是老贼XXX · XXX的家。一会儿就又指着另一栋房子说:这是另一个老贼的儿子,小贼XX · XXX的家……

——这也就是说,这些贼跟大家生活在一起,大家很清楚他们的营生,但做为邻居,大家也并不会有什么抗拒。这或者是无奈,但也可能是一种认可,毕竟人家恪守了兔子不吃窝边草的行规。这些人家平日里和大家一样,三餐前要出门去买菜,在路口碰见了会欠身施礼、并近前寒暄,等等……

而更离谱的是,当地片jing对这些贼的家也都熟悉。但平时却并不怎么搭理,只有碰到事了才会上门,比如需要什么线索;比如某一期的任务眼看要完不成了……他们去到会直接抓人走,完全不用废话,因为他们清楚这些人从来也没闲着。那就抓回去慢慢聊着问喽,反正大家都已经这么熟了。(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往事--流浪(上)(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往事--流浪(上)


既然是一个行当,就必然会有传承,而子承父业,一直就是最古老、最传统的模式之一(说实在的,即使现如今,每当回想起他们从前的那个生活环境,我依旧都想象不出他们的后代、再后代……能有什么法子彻底地改变处境)除了子承父业,老贼们还会不断地从各种渠道,招引一些孩子们来加入扩充家族。而想要控制住这些孩子,可就很得想点办法了……后来的手段很简单,但也已然完全就没有了底线,——教孩子们吸毒即可,上瘾后自己就会去偷了。可过去不是这样的……


过去的老贼得到孩子后,会先跟他们相处一段时间,给吃给喝给住,还会陪着各种的玩。于是,孩子们就会对他产生一种亲密的错觉,甚至是一种依赖。无论什么原因在街头流浪的孩子,缺的永远就是这些。而同时,老贼也会从旁观察他们,看他们中谁适合干这一行?有被选中的,老贼就会耍些花招,让孩子觉得自己亏欠了他。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设个赌局,让孩子输个天文数字出来,然后老贼出面帮他‘还债’。那这笔欠债又怎么办呢?欠债还钱总是天经地义的……没钱还?——没关系,去偷就有钱了。‘窃国者侯啊,孩子,这一行可是大有前途的!’什么,不会偷?——没关系,我教你。

那么,学手艺学不好当然就会挨打挨骂的了。你上学不也得成天挨打挨骂的吗?于是,打多了,骂多了,干久了,也就会偷了……而在这或长或短的过程中,成天朝夕相处,彼此间一定就会产生一种微妙的情感。因着这种情感,也因着利益的瓜葛,老贼可能就会为了保护门徒,而与人拔刀相向;而门徒们为了回报‘师恩’,则可能就会心甘情愿的更加努力‘工作’。如此,一种畸形的、相互依附的关系就算是彻底被夯实了。(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往事--流浪(上)(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往事--流浪(上)


老贼们有了诸多徒子徒孙,按说就不用再自己干了,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个人理解,他们一方面可能是为了在业内炫技;一方面则可能因为偷了一辈子了,不偷手会痒!

见过一个这样的老贼……那家伙的体重至少有200磅,他有两个老婆,据说是一对表姊妹。老贼的生活很有规律,常年早睡早起,而且坚持每天一大早,就带着两个老婆出门去“玩巴扎尔”(巴扎尔是“市场”的意思,而玩巴扎尔却是“偷钱包”的意思)。

出门后,老贼会走在前面,他那两个老婆则一人手里拎着个袋子,不远不近地跟着他。巴扎尔上哪里人多他们往哪里去……老贼什么都偷,钱包、钢笔、手表、香烟等等,只要顺手他就全给人弄走。他会一直干到将近中午,而那会儿他那两个老婆手里的袋子,也常就差不多要装满了。


跟在老贼身后看,会觉得他的动作很笨拙,完全搞不懂人们怎么会没有察觉……但确实就总能被他得手。老贼也有被人发现的时候,可他胖成那样,自然是跑不动的,于是干脆就也不跑。他会把偷到的东西直接还回去,然后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似的走开。老贼很清楚,像他这样小偷小摸的扒手,jing察根本就懒得管。尤其像他这样的,光是安排他吃住就是个不小的麻烦。所以即使被抓了,一般也顶多关几个小时后就会放掉。

而老贼前脚出来,只要机会合适,马上就“玩”起来……特别的执着!感觉他应该就是那种以此当做终身事业、且宿命所在的老贼。(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往事--流浪(上)(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往事--流浪(上)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义人的心,思量如何回答;恶人的口,吐出恶言。

                                          ——《箴言15:27》


所谓‘口善应对,话合其时’,必然是因为心有敬畏,因而柔和谦卑,能句句话思量而为,时时顾及到人的感受。那样的言语能温暖人心,也能事半功倍。

恶人的心里只有黑暗,所以也就只能讲出些黑暗里的恶言,包括威胁的凶言、无休止的抱怨、以及一切谎言等等。这些言语不但会使他们自己继续堕落,更会给听者带来无尽的困惑。听到这些负能的废话,明智之举应该是转身离开。(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往事--流浪(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