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走遍中国----山东--济南--芙蓉街

标签:
走遍中国济南芙蓉街甜沫《圣经》 |


2012年4月20日
礼拜五
霾
今天去济南……早餐后退房离开,出门问一位过路的大叔汽车站怎么去?大叔反问道:你要去哪?回说去济南。大叔就说:那你乘火车去吧,我们去济南也都乘火车,公路上经常塞车,会耽误时间……于是转身就往火车站去了。(最大的优点:听劝,且听得懂)
泰安——济南,火车票价只11元,行程不到一小时;而且乘车也确实方便,几乎所有自东南北上的列车就都要经停这里。之后又听同座的人说:两地不足百公里,按说是该搭班车方便的,但实际情形却是,搭班车非但得多花一倍不止的时间,费用也多了将近一半,所以明显是乘火车的性价比高;再就是泰安站是个小站,进站乘车并不很麻烦,操作可行。


果然,整45分钟后到的济南。出站,乘11路公交车来到大明湖南门……攻略上说,这附近的岱宗路上有一家叫‘湖畔’的青旅。可把那周边前前后后地翻了好几遍也没找到,问路人也都说不清楚,最后问到一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她才想了想说:哦,之前好像是有那么一家,但你也看到了,这一片现在在拆迁,该就已经拆掉了吧,不到一年的事儿……
之后她就又说:你不是来玩的吗?那就到芙蓉街里去找地方住吧,你走那里边的那些巷子,一直往里窜就能走到芙蓉街;而且你住那也去哪都方便,看,这边的马路对面就是大明湖,西南那边就是趵突泉,济南值得看一眼的地方应该也就这了吧……







也正就想要住在这一片,因为不远处有个小教堂,而后天就是礼拜天。再就是,这一带明显是城市改建中将会被保护起来的老城区部分,因为一边在拆迁、一边在做亮化……
这里有条小河,河水清澈到可见水底纤草摇曳;河道给石砖砌的规规整整,河上一座座新搭的小石桥也都整整齐齐。河两岸的路面都是用石砖新铺的,而面河临街的那些老民居,也都给以白墙、青瓦统一了形象……一切非常显刻意,却也真的非常显整洁。
而那些老民居里还都住着老居民(他们迟早会把屋子租出去给人开酒吧或啡厅,但此刻还没有),于是老的生活方式和节奏,就也还照样生动着……见一大妈先在河里洗了拖把;后拎了拖把回到只几步远的院子,马上就又端出一盆衣服来要在河里洗;然后该是看到洗衣粉不够了,就又回家拿了钱到隔壁的一家小店去买……可不知怎么回事竟就跟店里的人吵起来了;后是河边一株柳树下两个正在闲聊的街坊走去劝了,才算消停……而那盆衣服则一直就在河边那么扔着。







后按人给说的,走进那些老巷道……窄窄的老巷道里非但时有流水随经人家,路上也都给铺上了新的街砖;只是巷子里老民居的亮化程度明显不如临街面的,该粉刷、该油漆的也都做了,却多是做在了老底子上……于是,就才看到了些木作门框、窗棂的老样式。后问人这一块儿叫什么?回说:曲水亭街。
四月的济南正柳絮漫天,视线偶尔越过曲水亭街里那些低矮的屋顶望向空中,雪花般飞舞着的柳絮蔚蔚壮观;之后它们掠过树梢、掠过屋顶,飘落在这些老巷道、这些流水人家的房前屋后……竟就莫名的有了些仿佛老民国的调调。
果然,胡乱地钻出巷子,就是那条据说自元、明就已经很热闹了的芙蓉街。按说这种地方是不大适宜找住处的,既不会安静,也不会便宜。但本着来都来了的宽容,在街上走过来了个来回,后竟就给住下了,而且住处还是个小有名堂的地方。
——据说,济南包括趵突泉、黑虎泉等等在内,共有500多处著名的泉眼;而在这条芙蓉街上,就占着其中两处,一为西街上那眼使芙蓉街得名的‘芙蓉泉’,再就是误闯进去住下的、这院里的‘苏家泉’了。
因为前面进院的时候,并没有看到院里有井台,所以之后掌柜给作介绍的时候,表情可能就有些敷衍。于是掌柜为要证明自己所言非虚,就硬拉着来到小院一角,并掀开上面的遮盖,露出那口泉井、以及旁边一块由启功先生手书的‘苏家泉’刻碑。






刚登过泰山,大腿肌肉还在酸痛,就整个下午没再出门,呆在房间缓着了。一通午觉醒来已将近黄昏,这就才下楼出来找东西吃。
又把芙蓉街走了个来回……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么一条自元、明时就兴起的老街,该相当有济南特色才对的!却硬是又给搞成了全国统一的特色,——统一的廉价食材被油炸、被重料裹了的小吃;统一的价廉物不美的旅游纪念品;统一的粗制滥造的所谓文创产品,以及同样劣质的工艺品等等;就连周围环境的脏、乱、差也都做到了统一,但见三三两两衣着时尚的年轻人们,一边嘴里嚼着东西、一边惦着脚尖跨过污水横流的路面……





2012年4月21日
礼拜六 阴
房间背街,没有想象的那么吵,所以晚上睡得还行。很早就醒了,再睡不着就起来洗漱了下楼;出来院门,芙蓉街上还不怎么见人,两旁的店铺也都关着。不远处,环卫工们正在把集中的垃圾用车拉走,该是工作将要告一段落了……这一刻的芙蓉街,可能是一天当中最显干净的时候。
传说,早年间的芙蓉街上铺的都还是青石板,那会儿济南城里各泉眼的水势都还旺着,所以石板缝隙里就总溢淌着涓涓泉水。而每清晨,刚刚经历过夜寒的泉水凝成的水气,在石板以上遇了地面的温暖,就会淡化成阵阵的轻雾扶摇……于是,早起的行人来往走过,就都会互相笑称‘仙子’。






胡乱地往东街去……终于就看到了有早餐摊上挂着‘甜沫’的招牌。实话说,来济南,一是因为这里是省会,不来点个卯说不过去;再就是,想要见识一下什么是‘甜沫’。你大明湖也好、趵突泉也罢,人在哪还见不到个湖、看不到个泉吗?但甜沫,却就只济南有。(当年在网上完全查不到它,而此前知道的那点关于它,又仅够被挑起好奇心)
坐下后,熟练地点了油旋儿和甜沫(就只知道这么一组配套)。可端上来的,却是一碗好像里面加了青菜碎、豆皮丝什么什么的玉米糊。尝一口……咸的!正好摊上没别的客人,就问掌柜:这就是甜沫?不甜呀……
掌柜的摊儿摆在芙蓉街,可见是已经碰到过不少提这类问题的人了。于是人家一笑,反问道:刚来济南?怕是茶汤也还没喝过吧?完全不需要听回答,人家就又一笑,接着说:那么这泉城二怪的‘茶汤无茶、甜沫不甜’的俗话,就也还没听说过喽?
一边摇头,一边把摊上顺眼的东西统统点了一遍,一边就跟掌柜说:那您就给说道说道呗……


掌柜是这么说的:这茶汤、甜沫同源,食材主料就都是磨成粉了的小米。小米曾是上古时中原先祖们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因此代表农神的‘稷’,就特指的是它。
:古代帝王祭祀天地,期间会命人烹稷做羹以赐臣下,这就有了敬天畏地的意思。祭祀天地的礼仪繁琐、过程漫长,一般参与者为表诚心,会自前几日就开始清食斋戒;后到典礼时,时常又自天不亮直至午后……于是,参与者们多就早已是累饿到目光迷离、摇摇欲坠了。而正这个时候,得与帝王同食一碗稷羹!那份甘甜、那份满足、那份深感天恩浩荡……又岂能言表?!
:但稷羹终不得饱腹,顶多是稍稍垫巴了一口,所以续上命来了的臣下们有点精神后,就又都戏称其为‘茶汤’了。
:可即使这样的‘茶汤’,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得到的。因为这等于是皇家祭祀中的祭品之一,只能是参与了祭祀的帝王与臣下才有资格享用,属于是特供品。所以你闲杂人等若敢照样食用,就会以‘僭越’论,——要死人的。
:但民间也终有不服气的,人家会想法绕过这个禁忌,——往‘茶汤’里加各种各样的东西,把它变成更高端的另外一款吃食儿(有‘你们那清汤寡水的我还不稀罕哪’的意思)。于是之后的吃法就变成了:先以同样的炒稷面做茶汤,后以盐、姜粉、胡椒粉等调味料调味,再后就爱往里加什么就加什么了(习惯加的辅材有豆皮丝、粉丝、时令的蔬菜碎等等)。——可这是咸口的,怎么又会被叫成‘甜沫’了呢?
:一种说法是,因为茶汤里什么都能添加,而添加辅料又是在茶汤烧好之后,于是做饭的人,就常会用济南话问屋里的人一句:添么儿?(往茶汤里添加什么)而后就有非济南人听了不懂装懂,开始传说济南人好吃‘甜沫’了……





掌柜所述‘甜沫’的传说真与不真,不知道。但以讹传讹的事却是常有的,有些甚至早已深入了民髓,且成了毒药……就比如那句‘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真也是难想象,会有什么样穷凶极恶的混蛋,会以孩子当饵去套狼!这句话的根本问题在于,为什么自古至今,会有那么许多人认可了‘以孩子为代价’的这个选项?
而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打狼的方式,是要一直不停地追着狼跑,用喧声惊吓它,让它不得休息,直至最终追到它力竭,上前只需一击即可毙其命……而这期间要赶很多路,很费草鞋(鞋子),所以打狼是一件很费鞋子的事情,——要舍得鞋子。而在很多地方的方言里,‘鞋’的发音是hái,所以就有不懂装懂、或别有用心的人,把鞋(hái)子讹传成了孩子!
吃过早餐,准备穿巷子,经曲水亭街到大明湖去看看。走到一个巷口,恰看到一个痴丐正在翻垃圾桶找东西吃。就进到旁边的一家面店,问有什么可以马上打包的东西?说是只有素包子。就让给包了几个。
可走出来却就又不见了痴丐,左右转转也不见。突然看到一个肩头挎着个大蛇皮袋的拾荒者,正在另一边的垃圾桶里淘宝。就上前把包子递过去,并告诉是刚买的,干净的。可得到的回应,却先是一愣,而后被以一种轻蔑的眼神上下打量了一下,后一甩手就走开了。
——行啊,就算是一大早把午饭就也给准备下了呗。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往来传舌的,泄漏密事;大张嘴的,不可与他结交。
管住嘴是每个人一生要做的功课,同时也是识别人的一个指标。言多必有失,这是肯定的;只有沉默寡言,才是稳重的表现。但凡一个人能有效的管住自己的嘴,该就能避免掉生活中大部分的麻烦。话多非但内耗精力,也大概率会遭人烦,更就谈不上能造就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