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克拉玛依--家多‘宝’

(2023-03-21 14:11:03)
标签:

走遍中国

克拉玛依

走亲戚

往事

《圣经》

(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克拉玛依--家多‘宝’

到大伯母家的当天晚上,见了一大堆亲戚……
最先见到的是大堂哥夫妇,他们都已经退休了,大堂哥的心脏里也已经装上了三个支架。各种寒暄过后,聊到我目前的生活状态。堂哥说,他们退休后有的是时间,也成天在琢磨到哪去玩,可他们受不了南方夏季的湿热,所以只能每年冬季出去。而且也毕竟年龄摆在这了,不能像我这样‘驴行’,所以让给指点些可行的好去处。
再就是,大堂哥对我这种‘光是走个路,也不见有什么奇遇、或有什么重大发现’显得颇有微词……这要是别人,绝对会给他怼回去,可在大堂哥面前,好像还真就没那资格了。

当年大堂哥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是在新疆石油地质调查处(简称:地调处)做地调员。其工作性质,就是在全疆各地作地质调查,看新疆哪里还有石油?而有石油的地方肯定多都在戈壁沙漠里,于是那个年头的地调人员们,可真就得靠双脚去丈量那些地方了。而且如果运气不好雇不到马匹和骆驼,他们就还得自己背仪器装备和生活物资。所以每次出去工作,就都得事先计算好时间,要赶在物资耗尽前从戈壁沙漠里走出来。
大堂哥说:我们最远是从克拉玛依直走到甘肃玉门,行程一千多公里,边走边勘查,走了好几个月。期间试过一天一夜走70多公里,也试过断水近60个小时……之后好命发现了一口废弃的坎儿井,虽然水里布满了红虫,可大家也是舀起来就喝了。
那个时代的我们可真的是在拿生命和青春在工作,环境那么恶劣艰苦也从来没有抱怨过。(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克拉玛依--家多‘宝’

大堂哥说:后来单位总算是给弄来了一辆军用吉普车,这样人就不用再扛仪器、物资了嘛。我们也是把那辆车用到了极致,能开车的地方尽量开,实在不行就推着走;碰到车轮陷进沙窝,都不用司机开口,大家就会主动脱下大衣垫到车轮下面去。
有一次,车坏在了戈壁里,周围空空旷旷全无参照,几个人就都说不清所在的具体位置了。司机努力修了半天车却全没有半点进展,之后终于就拉垮了大家的意志,几个人干脆就躺在地上等死……
好在那天是阴天,而且有风,于是风里突然就隐隐传来了刀郎族人那撕心裂肺的嚎歌。几个人互相确定不是幻觉后,终于被求生的本能激起了最后的动力,然后就一起爬起来逆风寻着那歌声找去……后还真就找到了那个在戈壁里独行的刀郎族人。因为沟通有障碍,完全搞不懂那人为什么会出现在那里,但那人却给指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意思那边有人。我们一路找去,终于在天黑前找到了另一支勘探队。同行们立马给煮了一大脸盆挂面……

——这些才是真的牛人!我徒步,到达终点即结束;而他们,才只是工作即将开始,这是完全没有可比性的。硬要找相同点,该是我们都有为理想挥洒激情的自愿。(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克拉玛依--家多‘宝’(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克拉玛依--家多‘宝’

有些事情说来奇怪,孩子成天被家长盯着学习的,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反而是有些被放养、甚至经常添乱的,日后却能有些成绩。因为大伯母小的时候,政府让各家送去上学,大家都是把孩子藏起来不让去的。传是孩子的书读多了一定会远走高飞,父母会鸡飞蛋打……后来看好像也真多少有点那个意思(老爸不就从此离开了嘛)。所以,大伯母也就从来不认为孩子一味读书是什么好事情。因此,大伯母家的六个堂哥堂姐,果真就都被她甩手放养了……可之后,却就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大小有了些作为。
大堂哥告诉说:你猜你大妈(大伯母)能多离谱,她会动不动就跑到学校去找校长,让学校同意我回来帮她干活……好在基础教育的内容简单,翻翻课本就能自学。
不过当时也是没办法,我是长子,理应承担起照顾弟妹的责任。所以,之后初中一毕业就参加了工作,却因此就有了许多进修的机会。那种学习不但可以提高专业水平,还能接触到一些很尖端的东西,于是眼界一下就被打开了。
因为那些年很多技术的提供方是日本,就很花了几个月开始自学日语。后来不知怎么就被上面知道了,在没有任何资格认证的情况下,直接就让跟队赴日本去进行考察。自己都没想到,居然就给全程翻译下来了。
(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克拉玛依--家多‘宝’

跟堂哥堂嫂这正聊着,突然四伯父来了。四伯父的来到纯属偶然,他家在距离克拉玛依百多公里的独山子(就是‘独库公路’的北起点),是过来这边办事的。新疆人出门‘百公里’算起步,所以大伯母家他常来,这次知道我在这里更要过来看看了。四伯父和老爸长的极像,身材、脸型、甚至一些不经意的形色等等都很像。他过去常到乌鲁木齐去出差,每次上我家来,一进学院就有人开始跟他打招呼,根本不用再介绍。
四伯父家真是厉害,因为四伯母是天津人,一心想要儿子,于是他们就很是努力了一些年……却是连着生了五个女儿。本打算就认命了的,可多年后不知怎么想的,最后又赌了一把……哎,真就给他们赌赢了!于是,他家那边我就有了五个堂姐和一个小堂弟。那份毅力,那份坚持,不佩服真不行。而且四伯母爱热闹,让大家每天午饭和晚饭都回家来吃,于是祖孙几代人就得开好几桌,说是为此请来在厨房帮忙的就不少于三个人。

大约二十年前,曾被柳州的一个大家庭震撼过……朋友的老爸——那家的大家长,没怎么读过书,却凭着一手祖传的卤肉手艺,自年轻时就开始做起了熟食加工的生意,且在柳州做到了家喻户晓。
这么有本事的人自然不堪平凡,就娶了两个老婆,又咋咋呼呼,于是后来就被抓起来了。可人家家庭很和睦,两个老婆从来也没闹过,说是当时还每天轮流给去送饭,又轮流到派 出 所去吵着要老公。可能是当年他家的熟食生意的确出名,于是断卖一阵后,坊间渐渐就有了呼声,所以之后人就又给放出来了。
这个老爸不知道怎么想的,一辈子挣钱好像就只为做一件事,——生养孩子。于是就男男女女的有了十四个孩子。而我那朋友卡在中间,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而且是,哥哥姐姐都已经有自己的孩子了,弟弟妹妹们却还有在上小学的。
这个老爸更绝,干脆不让分家,说:我活着你们就不准分家,你们要打架就当着我的面打,我不拦……于是,他家就前后建起了三栋楼来供大家住。最离谱是出嫁的姐姐,自小在大家庭里热闹惯了,嫁到婆家后感觉不习惯,就也领了女婿回来住……

那两年常去柳州,至少在朋友家吃过三次饭。他家的每顿饭至少得开四桌,桌上不少于十道菜。第一次在他家吃饭真就被搞蒙了,完全不知道吃的是什么饭,却听朋友轻描淡写的一句:我家天天都这样……就被震撼了。
问他:这些都是谁做的?朋友笑道:当然是家里人自己做的了。又问他:成天这么个吃法得花多少钱啊?朋友说:不知道,可那也得吃饭呀,只不过我们家人多嘛。可能也是少有人这么问过,朋友之后自己也说:我们家里的女人们好像每天真就只在做三件事,——买菜、做饭、洗碗。

后来是其他人告诉说,朋友家的饭桌顺便也就招待了他们各人的朋友,于是等于餐桌上每天都会有生面孔。所以,如果赶上饭点儿正好在他家附近,大可以就到他家去蹭顿饭,直接坐下吃就好了,绝对不会有人问你。你要是曾帮过他家芝麻绿豆大的一点小忙,这家人更就再不会把你当外人。而且你要是会喝酒,晚饭时候就可以陪老爷子去喝几杯。他家的酒是自己酿的,可以坐下喝,但不卖也不送。

即使做为一个蹭饭的每次也会陷入两难,毕竟这是闻名柳州的饭桌,桌上真会有好吃的东西;可那屋里、院里场面之嘈杂,也真的是能烦死人。可主桌上的人家老爷子却总是淡定的了得,那绝对是大帅的风范,一会儿端起酒碗来跟人碰一下;一会儿指着快要打起来了的小朋友那桌吼两句;一会儿又伸手抓住个端着饭碗乱跑的孙子,给往嘴里塞块东西……

——只是没想到,若干年后,我家的四伯母也做了大帅。(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克拉玛依--家多‘宝’

二姐和三姐是一起来的……然后整个客厅里就满满当当地坐满了人。好吧,看吧,这个近三十年没见了的悲催堂弟变成什么样了……

二姐真该一直当医生,而不要入仕。如今可好,之前挺身处理了一桩突发事件,被伤了脊椎,从此就变的站着比坐着、躺着舒服了。
——几天后的事才有意思,二姐夫的那位贵族嫂子(白俄后裔)给做了几个酸列巴(一种俄罗斯大面包,几乎已经不见卖了),打电话让去拿。几个晚辈接力式地给办事,又一路雁过拔毛,到手时就只剩了一个。

三姐是四个堂姐中最娇小、最爱笑、最好运、又最不知愁的一个。姐夫是在一个巷子里长大的青梅竹马,不但人长得帅、能说会道,还是个真有两把刷子的经济师。却是这样的一个人还特踏实,能说能练。
几天后去到大姐的农庄,亲眼看到过姐夫做事的风范,确实有模有样……他做事的时候完全不说话,跟平时简直判若两人;而且他做事的时长是其他人的两倍。期间,神态自若,不紧不慢,却又能把每个动作都做到位……于是,渐就产生出了一种有效率的节奏。很有看头。所以三姐才能常年以游泳保持好身材的闲情。(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克拉玛依--家多‘宝’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以恶报善的,祸患必不离他的家。
                              ——《箴言17:13》

以恶报善,或者是极度的愚蠢、或者是唯利是图的人性本质,这无论如何都不是可以被接受的。这种人不说迟早会被人报复,至少肯定已经堵塞了一切与人正常交往的通道,他们的路必定会越走越窄,直至最终走投无路。(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克拉玛依--家多‘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