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碰鸡蛋

(2023-01-02 13:41:09)
标签:

走遍中国

喀什

吾斯塘博依路

鸡蛋

《圣经》

(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碰鸡蛋(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碰鸡蛋

在吾斯塘博依路附近转悠的时候,总能看到几个卖煮鸡蛋的维族大妈。她们卖的是最普通的白水煮蛋,连茶叶蛋都不是,所以不懂的人从她们身边走过,可能连看就都不会看一眼。可人要是闲着没事,在旁边站着看一会儿,应该就能看出些名堂来了……

先看那位大妈……坐在一个小凳子上,也不吆喝什么,就只那么气定神闲地用手里托着、把玩着几个鸡蛋。她的脚前有一只柳条编的小篮子,篮子上用一块小花毡盖着,而小花毡却有意无意地掀起来一角,正好让人看到里面是一篮煮鸡蛋。在那篮煮鸡蛋,会铺着一块编制袋之类的东西,上面可能会有一些碎的蛋壳(这样环卫工人就不会赶她们走了)。

再看那些过来买鸡蛋的人……首先,肯定全部都是男人(有时候也会有孩子);再就是,来买鸡蛋的这些人一般不会买了就走。常见的情形可能会是这样……


第一个过来买鸡蛋的人,应该看着就是个感觉超无聊的闲人。他会漫不经心地走过来蹲下,又漫不经心地伸手从篮子里摸出几个鸡蛋来,——然后,挨着个儿的用鸡蛋的两端,不轻不重地在自己的门牙上敲。期间如果有敲破的,这人可能就会一脸不高兴地放下,摆在自己脚前(这些就成了他必须要买走、却又不情愿买走的了)。而不一会儿,可能就会又走过来第二个闲人……其神情和作为会跟前面那个人一模一样。

之后,两个人可能就会开始聊天。聊过几句后,两个人可能就会开始‘碰鸡蛋’了……碰的部位,就是之前他们用牙齿敲的那鸡蛋两端。正常的规则是,一个人用手握住整个鸡蛋,只露出一小块准备接受碰击的部位,而另一个人则用手中鸡蛋的某个部位,去敲一下那个部位(就这么简单)……结果立显,然后鸡蛋被敲破的那个人,就会把那只破了的鸡蛋交到鸡蛋没破的那个人。然后就再开始第二轮、第三轮……

这么简单个把戏,战果当然很快就会明朗。于是只不一会儿,可能就会是一个人面前已经有一堆蛋了,而另一个人面前则是空空如也;也可能会是两个人平分秋色。但最主要的是,那个卖鸡蛋的大妈,只那么一会儿,可能就把那一整篮鸡蛋卖光了。


碰鸡蛋,是维吾尔族人祖祖辈辈玩的一种游戏,大家从小就开始玩了。两个无论认识不认识的人,如果正好手里都有一枚煮鸡蛋,只要一方提议(哪怕就只一个眼神),两个人立马就会不分场合、不分时间、甚至不分年龄……地碰一下(可能会分男女,因为从没见女人这么玩)。然后,赢的一方就会有权来决定输方的鸡蛋如何处理了,他可以拿走,也可以让对方付出‘学两声狗叫’的代价不拿走……反正输的一方就只得接受。所谓愿du服输嘛。

那你说,我不想跟人du,我就想老老实实的享受自己的这枚鸡蛋,可不可以?——好像……不可以。原因是,你连这点点挑战都不敢应对、都玩不起,还怎么配做个男人呢(年龄再小男人也是男人)?如此,那些主动发起挑战的,反而就更显得‘有种’了。可你还显得贪婪了呢!——那是人性的底色,属于‘问题二’。

——这种观念,通过小小一枚鸡蛋被从小灌输,定就会把男人的一种特质,深深植根在小小少年们的心里!——你不但要乐于接受挑战,还应该要乐于发起挑战;你不但要从容接受成王败宼的结果,还应该要勇于卷土重来,一次又一次……‘鸡蛋’(机会和希望)永远都会有,但你得敢于去接受关于它的种种。(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碰鸡蛋(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碰鸡蛋(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碰鸡蛋(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碰鸡蛋


在维吾尔族人的生活中,类似的小把戏有很多,随便就能说几件……

之前说过,维吾尔族人种地不怎么样,但搞园艺却都是一把好手,他们伺候过的瓜园、果园或葡萄园,瓜果的产量和品质一定就都会好的不得了。可过去的问题是,很多地方没有路,导致运输不畅,使瓜果无法外销。于是,大家甚至也就失去了采摘的兴趣。而这种情形下的瓜果mai卖,就有了些儿戏的味道,比如在南疆各地的杏树园里,就曾一直都有‘一角一脚’的玩法,——即掏‘一角钱’,就可以在果园里随意地踹某棵杏树‘一脚’,之后凡树上掉下来的杏子,无论多少、无论大小就都是你的了。

维语里没有‘角’的概念,他们自己互相一般是称‘十分钱’,后来因为要跟汉族人交易,就直接用了‘毛’的汉语发音。他们玩‘一角一脚’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无法接受‘角’和‘脚’两个完全牛唇不对马嘴的东西,却是同一发音。于是,就完全当笑话对待了。


‘一角钱’在那个时代不多不少(就当是如今的十块钱吧),玩一下还是可以的。但问题是,该踹哪棵树呢?——当然是枝头结满果实的那棵了,这还用问?可冲上去一脚,结果却是,除了差点没把自己掀翻,满树满枝的果实纹丝未动。因为一般这个品相的树都很结实、树干都很粗那就换一棵细点的呗……是了,在你之前的那些人们也都是这么选择的,所以此刻轮到你……

树上是真有果,而且也是真不少,没人骗你怪只怪你自己没练过铁脚功,也你自己人心不足想蛇吞象……没错吧?然后,你就笑了;然后,收下了两角钱的果农就也笑了,大家完全无需言语。聪明人,等于花两角钱给自己上了人生的宝贵一课;而不用多,每天只需这么来四、五个如是的聪明人,果农一家的生活费就有了着落。


‘一角一脚’不玩了,可那么好的大杏子还是要吃的。于是,果农用手一指,原来那些已经熟透了的早已用柳筐收好放在那里了,你自己过去拿来吃就好。——只是吃的时候要把杏核收好放在一起,等下要数杏核收钱,也许一枚一分钱、也许两枚一分钱……这是一种已经太久远、太久远了的交易方式

——可后来,却硬是被那些上山下乡的知青们给改变了,变成了先掏钱。因为那些人常常会成群结队而来,在果园里玩闹一半个小时后,聚攒起的杏核却还凑不够一捧。而老实巴交的果农们又不敢吭声,因为‘那些都是mao主席派来的人,我们害怕……’。

可再玩什么把戏,果园的杏子不能外销,终归是个问题。那就管不了了,就让它们在树上呆着好了,回头被秋风一吹变成了全世界最甜的‘吊干杏’,当是汉族人家的地瓜干,做干粮好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新疆人在广州卖走私摩托车时,也玩过一手类似的把戏……就是掏五十块钱(相当于当时内地一个公务员半个月的工资),然后用白酒瓶的瓶盖喝五十盖白酒,之后推着选定的摩托车走五十步……只要不吐、不倒,车就可以拿走了。据说这个玩法当年曾一度盛况空前,之后被干预才渐渐消停。后来跟人聊起,有亲历者告诉说……花五十块钱就能推走一辆进口的新车,这在当年是多么诱惑人的一件事!这也就是在广州了,在其他各省市,这事就只能当神话听……

这事好像并不很离奇,尤其是对那些会喝酒的人来说,五十瓶盖酒算得了什么?可当年的实际情况却是,只有极少的几个人成功了,大多数人非但没有成功,可能还会因为醉倒后摔了车被要求赔偿,之后使扯皮不断地升级……试想,贪心未得到满足,又真金白银的输掉了五十块钱,还要再被敲诈一下;再就是,五十瓶盖白酒真不能算多,却因此就把一些自以为好酒量的人的自信心给消去了……谁能不窝火?

据说,主要是因为瓶盖里的那一小片胶皮垫的气味在作祟;还有他们那只能一盖一盖抿的规则可能也有问题。但总而言之就一个道理:你贪就不对!还不自知斤两……(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碰鸡蛋(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碰鸡蛋(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碰鸡蛋(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碰鸡蛋


继续再说‘碰鸡蛋’的事……那年大概十四、五岁,常去瞎混的二道桥一带(就是现在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那一带)发生过这么档子事……


说是从伊犁来了个人,到二道桥来走亲戚。这人闲来没事,总爱在巷子里跟人碰鸡蛋玩(那时候卖鸡蛋属于是投机倒把,所以那些人常会躲在巷子里)。开始一切正常,大家有输有赢,也都嘻嘻哈哈的。可只几天下来,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先是性质变了,从之前只输赢鸡蛋,变成了还要另外输些钱。之后就气氛也变了,从之前的闹着玩,变成了赌身家……赌注越压越大,后来居然已经就有人输得想要卖房子了。而最令人奇怪的是,几乎每天都是那个伊犁人在赢。这就成了一件非常吊诡的事情,按说赌注都已经这么大了,就不应该再猫在巷子里玩了。可那个伊犁人却坚持,说其它他啥也不会,就碰鸡蛋简单,要玩就玩这个。

——当时我是就近去看过的……一处残垣断壁的墙根下,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人。我好容易挤进去,却因为听不懂维语,感觉站在那也瞎耽误工夫……因为当时的赌注已经很大了,所以‘碰’鸡蛋的这个动作本身好像已经就成了次要,主要是再四地确定规则。于是在我看来,就变成了那些人在没完没了地各种聊,十数分钟了都不见有‘碰’一下。之后我终于是受不了就准备往外退,身边人群里却就突然爆出一片哗然。我转身回去,看到其中一个人正眼睛空空地靠墙软着……


而之后没几天,突然有人告诉说:那个伊犁人死了!不知道谁干的,jing察正在查……又一阵后,就又有人告诉说:那个伊犁人跟人碰鸡蛋时拿的那枚鸡蛋是假的,是一枚长的很象鸡蛋的石头。而且他跟那个卖鸡蛋的女人是一伙的,假鸡蛋平时就放在篮子里、被女人藏在一角,赌注不大的时候,就拿真鸡蛋跟人玩,赌注大起来,女人就会亮出那枚假鸡蛋……因为有人偶然看见了那两个人晚上在一起,就去告诉了某人,某人就去把卖鸡蛋的女人抓了问话……之后不久,伊犁人就死了。

这件事情发生前后应该不到两周,但余波却在之后持续了不下半年……

——先是说,伊犁人来走动的那家亲戚不久就也全家失踪了……说是伊犁人那些天赢到的钱足能买下‘八楼’(就是‘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里说的那个八楼,新疆人当年就爱拿它来说事),全都落在了那家亲戚手里。

——后来又说,有人在广州看到了伊犁人的那家亲戚,他们每个人的十个手指头上,都戴着镶了宝石的金戒指……(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碰鸡蛋(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碰鸡蛋(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碰鸡蛋


在吾斯塘博依路附近的夜市上,会看到一种其他地方不大能看到的小吃,——烤蛋。且不说烤蛋好不好吃,稍有经历的人都该知道,单就是能把蛋顺利地烤熟,不要爆掉、不要让滚烫的蛋瓤伤到人,该就已经很是一门技术了。

据说,烤蛋时必须要隔着明火,在碳火上撒一层柴灰,之后把蛋在柴灰上不断地翻动加热,这样烤蛋壳才不会爆开。说是加热过程还得断断续续,不能让持续高温,而且蛋烤到差不多时就要离火放在一边了,这样表层高温就才可以慢慢往内部渗透,达到一种烤蛋的效果……(这个火候不下点工夫怕真不好掌握)

吃烤蛋也有讲究,随便敲开壳就那么囫囵吃了就糟蹋了,所以一定要坐下来配着佐料吃。旁边的碟子里有著名的‘新疆烤的三要素’:孜然、辣椒面和精盐(多一味没有,少一味也不行)。蛋壳要一圈一圈地剥,剥一圈撒一次‘三要素’,之后要稍微自己在火上烤一烤,烤出料香来再吃……至于烤蛋的味道,它的蛋白部分,吃着要比煮的蛋更加细腻紧实;而里面的蛋黄部分则外沙芯糯……因为隐隐透着烘烤的焦香,因此口感会极特别,会让人生出一种‘蛋还能有这个味儿!’的幸会。

一般在夜市上,烤鸡蛋,一枚不会超过两元钱,这个大家都很能接受;旁边的烤鹅蛋,一枚大概是六元左右,这个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可是,烤鸽子蛋,一串五枚十元钱,就常会被问凭什么了?人家的回答是这样:一般家禽高兴的时候可以天天下蛋,但是,谁也没见过鸽子高兴的时候……

这些年居然就又出现了烤鸵鸟蛋的,说是一枚要两百多元,这个能接受吗?(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碰鸡蛋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乖僻人,播散纷争;传舌的,离间密友。

                                ——《箴言16:28》


性格乖张偏执的人,意识狭隘,内心不健康,所以,当然就也说不出什么与人为善的话来。而往来传舌的人,则更是内心阴暗险恶,没事都能被他们搞出事来。所以,聪明人一旦觉察到身边有这样的人,立马就会疏远,决不会跟他们再有任何交际。(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碰鸡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