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烤包子

(2022-12-28 14:58:28)
标签:

走遍中国

喀什

东巴扎

烤包子

《圣经》

(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烤包子(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烤包子


喀什的全称是‘喀什噶尔’,‘喀什’是‘玉石’的意思,‘噶尔’是‘地区、邦国’的意思,因此,‘喀什噶尔’好像就有了‘玉石产地’的意思但是很明显,自古至今,却从来也没有听说过这里产什么名贵的玉石,那么由此可见,所谓‘玉石产地’的解释可能就有了问题。

而另一种解释是,喀什附近是绿洲,在中亚连接西亚的茫茫戈壁沙漠上,称绿洲为‘美玉’却是常会有的。那么,把‘喀什噶尔’理解为‘像美玉一样的地方’,应该就合理些了。还有一种解释是:拥有美若玉石的各色砖房的地方。这种情形如今怕是不大能见到了,但当看到喀什地区的一些古迹上残留的各色琉璃砖;以及此刻街头的建筑上,越来越多的用上了复古砖艺装饰……脑补这里的从前,或者就能划出一道影子来了。


一切关于‘喀什噶尔’的文字,其中必定都会注有‘这里曾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一笔。可丝绸之路上重镇多了,这里又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曾经,中、西亚诸国商旅往返中国内地,无论是走天山南麓、还是北麓,必要汇合于喀什噶尔如此,即可想这里曾经的那份热闹与繁荣……风尘仆仆的驼队马帮在城门口熙熙攘攘;身着奇装异服、操着各国语言的客商在街头随处可见;城中的街市里商铺林立,其间展销着琳琅满目的商品,而商铺门前则永远车水马龙……也就是说,那时的喀什噶尔,是名副其实的‘亚洲最大的商品交易中心’。(可谁又能想到,在上世纪中页,这里竟然成了一个几乎‘没什么人能喝得起茶’的地方)


特殊的地理区位,悠久的历史、文化、宗教等等方面的优势摆在这里,如果干脆没有机会也就算了,可但凡能有点机会,就立马又能唤醒她的活力……

东巴扎,因为位于喀什吐曼河东岸、老城区东门,因此被市民那么称谓。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大家还只有礼拜天才能休息,所以这里的‘巴扎日’也就总是礼拜天了。因此,好些外国游客手里的《旅游手册》上,至今仍称这里是‘礼拜天大巴扎’。

许多年后的如今东巴扎早已不同往日,这里如今的名称是:中西亚国际贸易市场。随着早些年与中亚各国口岸的陆续开放,东、西亚洲间的商路被重新疏通,喀什做为曾经国际商贸活动最最频繁的一座名城,自然就又成了‘新丝路’上的一处商业枢纽。而曾经的东巴扎,就也立马成了一处现成的卖场……而后被一再地扩大、扩大、再扩大。(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烤包子(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烤包子(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烤包子(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烤包子


因为如今的东巴扎太过出名,不去看一眼等于要犯天条,于是思前想后就决定还是去一下。可去的路上心里也是好一番嘀咕……我一个大男人,既不打算卖东西,也不打算买东西,还不打算偷钱包……这么就一个人去逛巴扎,传出去会不会被人笑?


当然,无论如何,此刻的东巴扎都是不容被小觑的……据说这里如今已有上万家店铺或摊位,售卖着数十万种的商品。任何一个不常出门、或初次进疆的内地人,在这里该都是很有些东西可看的,因为这里的很多特色商品内地根本看不到,就比如,新疆独有的艾得来斯丝绸、各种材质的土耳其水烟座、巴基斯坦的卡帕斯蒂科长衫、伊朗的波斯地毯,以及中西亚各国的铜器、锡器、银器花瓶,等等等等。就连售卖民族乐器的商铺都有好多好多家……

个人觉得,在东巴扎上买东西可以不必过度设防。因为据说这里的每家商铺,背后都关联着一家或几家规模不等的家族工场。也就是说,任何产品上、或销售环节上的失误,哪怕再小,也都有可能对他们家族的声誉造成影响,所以他们玩不起偷奸耍滑。其实所有做生意的人终都会明白,——想要生意长命,你就得安分守己。

原本打定主意只在巴扎上瞄两眼就离开的,可东转西转,不知不觉在里面呆了近三个小时。因为实在已经过了男人逛商城的时间极限,所以确实感觉到了有些头昏脑涨。这就才找了个侧门撤出来,出来后一看时间,也是吓了自己一跳。


在街上继续瞎转悠,想着刚刚见识过的东巴扎,突然感觉有些异样,甚至有些失落……东巴扎里太过整齐、太过规矩了,因此就完全没有了逛巴扎的感觉。不太好说,反正那种最古老、最传统的巴扎,逛着应该不是这样的……

巴扎上应该随时都会有稀奇古怪的事情发生才对……比如卖药的突然就耍起了一条两头蛇;比如表演‘达瓦孜’(走钢丝)的,又加了一个脑门拍砖的动作;比如花些钱就可以领走一个大姑娘(从此就领回家了的那种);比如刚在巴扎上逛了五分钟,身上的钱就被偷了,气鼓鼓地继续逛,看到各种的稀奇古怪渐渐就不气了,却又碰到有人打架,被莫名其妙地狠狠撞倒在了地上,而正准备要爬起来参战,触地的手却正好摸到了一枚金戒指……

总之,逛一趟巴扎就该好像坐了一趟过山车,让心率被反复地搞乱好几次!一会儿高兴的要飞、一会儿又痛苦的想死……那才是一个比较到位的模式。(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烤包子(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烤包子(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烤包子(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烤包子


天太热,实在就不想吃午饭了,于是回来路过昨天碰到的那个果摊就又买了个哈密瓜。回到青旅,看廊下的炕上只散坐着三个人,一个比利时老太太、一个加拿大哥们儿和小刘。就让小刘把她用的炕桌搬过来,把瓜切地分了……我切,让小刘给另外二位送过去。

比利时老太太送去回来后,小刘汇报说:老太太是比利时人,却一直生活在英国,她来喀什已经有一阵子了,好像在给什么杂志社写稿。她一天只吃一顿饭,所以那两牙瓜可能会给她带来一点点小困惑……(怪不得看她成天从早到晚地捧着笔记本,还以为她也闹网瘾哪)

加拿大哥们儿就坐在另一边炕的炕沿,所以小刘直接就给实时翻译了。期间看小刘的表情一惊一乍,立马就意识到那哥们儿可能不是凡人。果然,小刘转身给翻译说,这哥们儿刚在吐鲁番跑完沙漠马拉松,各国参赛选手约有120人,他跑了第18名……哥们儿下一站准备去阿富汗,因为他对塔利班好奇,想去看一下那到底是些什么人?

哥们儿三十岁出头的样子,讲话慢条斯理、云淡风轻。给人感觉,生活于他而言根本就是:我想去那样,然后就去了……看这不把塔利班都给搅和进来了!哥们儿这玩得太大,我是玩不起……那行吧,您继续。(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烤包子(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烤包子

 

坐着吃瓜,夸了一句小刘的英语好,她立马就问说:说说看,你的英语到什么程度,我可以给你些学习的建议。于是,就幽幽地对她说:我当年英语最辉煌的成绩是……负的14分(-14)。

一点点都没有夸张,小刘听我这么说后,整个人一下就凌乱了……(‘凌乱’一词是好久以后才开始流行的,那之前每次跟人说起这段时用的词都是‘不知所措’。但后来一开始流行起‘凌乱’,立马就改用了这个词,感觉用这个词要生动的多)小刘当时的坐姿瞬间就僵了,眼睛也不敢看过来了,手脚也不知道该往哪放了……努力调整好几秒后,才轻声地溜出了这么一句:这,这,这是很难做到的呀。

——从此,再有人问起我的英语水平时就会告诉他们:曾经有一位英语方面的专家评价,我的英语水平是一般人很难达到的。


之后,给小刘做了一番解释……我们那个时候小学没有英语课,初中时好像也没定,所以是上一阵、停一阵,那谁还会把它当回事。因此说是有在学,实际上,好些人却是连音标有多少个可能都没太搞明白。

具体到关于那次伟大的考试……该纯粹属于是点儿背。因为之前旷课太多,所以那天卷子发下来,都不用看卷面就知道,自己该是啥也不会。可也不能就交白卷吧,于是就闭着眼作了些打 √ 打 × 的选择题,结果事儿坏就坏在这了。那张卷子有正、反两面,反面还有些可做可不做的‘选做题’,做对了得分,是在正常分数后面‘分数’;做错了则是在正常分数后面‘ - 分数’。我也是闲得,就手一欠,把正、反两面都给作了。

结果,回头卷子发下来……正面全错,0 分;反面也全错,-14分。老师真幽默,真就在卷子上写了个‘-14’!而更要命的是,还要让家长签字……


当时,学校对面有个‘知青点’小卖部(就是安顿回城知青就业的地方)。里面有个姐姐,不记得早前是怎么说服她的,反正很有那么一阵子,每当需要‘家长签字’时就都是去找她的。姐姐每次都很有心想劝我些什么的,可她又好像什么都明白,于是每次都欲言又止后,就只轻轻一句‘还是要努力啊……’,之后就帮我签了。

可这天,姐姐却没来上班,等了好久也没等到她。没办法,只得就拿回家去找老爸签。——从此就明白了什么叫‘怒极反笑’。老爸一路笑着跟我算了笔帐,说:你看你这学上的,学了半天非但没能得点分回来,反倒还欠了人家14分……可你打算怎么还人家呢?就算你下次考试得个‘100+14分’,也才只是扯平了。可人家要是从此不再有选做题了呢,那你就连还都还不上了……(行吧,那就继续旷课吧,那样就不用还了)(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烤包子(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烤包子


听了控诉,小刘对表达了充分的同情。于是我就又反问她:那你的英语为什么就又这么好呢?你来新疆多久了,都去了哪些地方?

小刘说:我是英语专业的硕士,之前在伦敦生活过两年……但一直不太能适应国外的生活,所以完成学业后就回来了。我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所以这些年也没太工作过,我跟妈妈一起生活,妈妈有些铺面可以收租……我出来玩的钱都是跟妈妈借的,所以我很省。

:我是乘火车进疆的,先去了吐鲁番和乌鲁木齐,之后去喀纳斯的时候,在布尔津碰到一只车队,他们让我搭车去过喀纳斯后,又带我去了白哈巴;之后他们又说要走独库公路到喀什,我就继续跟着了。可途中好多地方在修路,车队走不了,我就离开他们,一边徒步、一边另外搭车到的喀什。(这像是个身体不好的人干的事吗?)


感觉有点蒙,就问小刘:也就是说,你一个小三十岁了的硕士,不工作成天在家呆着,出来玩还要找老妈要钱……你老妈也不说你什么吗?小刘红了脸,低下头小小声地抗议道:要你管!反正我以后会还她就是了……

——瞬间就感觉平衡了!我们硕士妹妹的那个惭愧样,远比之前的关于‘-14分’要狼狈的多得多得多得多。(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烤包子(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烤包子(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烤包子


睡了会儿午觉,醒来时已近黄昏……叫小刘一起出去吃晚饭,她却说,中午吃了那好几牙哈密瓜,晚上就不用吃饭了。就对她说:你这个鬼样子身体能好也叫奇怪,你在家节食无所谓,出来了情况特殊,就得有意识地在身上存点脂肪备用……再说了,你到新疆来不赶紧往痛快了吃,你来干毛?

然后,就拉了小刘到吾斯塘博依路上最著名的那家烤包子店,去吃烤包子了。顺便给她讲了一下关于这种美食……


烤包子或烤馕用的那种好像个倒扣着的水缸的烤炉,在新疆统称为“馕坑”。两种馕坑外观看差不多,实则完全不同。烤馕用的馕坑,是直接用混了草秸的泥制作的;烤包子用的馕坑,却要用一个取掉底的陶瓷水缸做内胆,之后用泥和土坯把内外裹严,那么做出来的。据说这是因为焖烤肉馅时需要一个恒定的高温,而陶瓷内胆正好就能达到这个效果

小时候,学院门口常会有个老人在那制作馕坑,所以反复的看到过。那老人平时走路都颤,干起活儿来却很利落,一个人就把所有的活儿都干了。


馕坑当然都是设在户外的,否则那么高温的环境谁受得了?所以很久以前,一些在街头流浪的孩子冬天没地方去,晚上就会躲进馕坑……

使用馕坑前,要先用果木拼命地燃烧炉膛,直烧到内壁发红,把绝对高温储存在坑壁里然后要往坑壁上洒盐水,一是为要降一点温,一是为要使炉膛里有水气,形成一个可以‘焖’的环境。然后,师傅就可以戴上厚厚的棉手套,迅速地把包子一个个地拍贴在坑壁上了……整个这个过程结束,刚才被降了温的坑壁又会被内层储存的高温把温度再升上来,——而烤包子,用这样的温度就够了。


之前一直以为烤包子的馅都是纯羊肉的。后来被业内人士指正过才知道,如果用纯羊肉做馅,大家可能就吃不起了,因为一只羊身上真正适合做烤包子的肉,只有不多的一小部分……而羊肉可是从来也没有太便宜过的。所以就才有了替代方案,——用同部位的牛肉 + 羊油!这样的口感反而还更完美。

肉馅里的配料、味料就只需洋葱和盐,其它一概不要,盐是为要调和百味,不能不放;洋葱,一为提鲜,二为要中和羊油里的高胆固醇(谁也没本事直接喝羊油不是吗?)会吃的人都知道,只要食材好、且够新鲜,用配料越少越好,多了反而会夺去食材本身的美味。

烤包子的皮等于就是大了好几倍的饺子皮,在确定不会破的基础上要尽量薄。这样被羊油滋渗、又被高热烘焦后,皮才会有‘酥’的口感。而包烤包子倒是很简单,只要把馅堆在面皮中间,之后把面皮四边往里一折就是了。


前面师傅已经把包子拍贴在了坑壁上……馕坑里的柴火这会儿还烧着,坑膛里的高温使壁上的盐水腾起蒸汽,在这样的焖热环境里,包子里的羊油就开始融化,也开始把包裹着的牛肉和洋葱焖熟……此刻的师傅看着坑内的情形在各种地调节火候,之后当包子皮上稍稍开始滴油,他就会立马封火、并封坑口。只需那么几分钟后,坑盖就会再被掀开……吼!吼!吼!一炉浓香扑鼻的烤包子就可以出炉了。(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烤包子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劳力人的胃口使他劳力,因为他的口腹催逼他。匪徒图谋奸恶,嘴上就必仿佛有烧焦的火。

                               ——《箴言16:26-27》


人的劳力是为了满足需用。前一句是为了引出后一句……同样,‘匪徒图谋奸恶’也是为要满足内心的欲望。他们受内心奸恶欲望的催逼,就‘嘴上必仿佛有烧焦的火’,一定要说出来、要行出来。所以,有智慧的人,只听人说起奸恶的言语,就会远离他们。

道理明摆就是这样,但真能这么去做的人,却不见得多。(原创)走遍中国----新疆--喀什--烤包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