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走遍中国----甘肃--兰州--小舅

(2022-08-06 11:27:58)
标签:

走遍中国

兰州

往事

游记

《圣经》


(原创)走遍中国----甘肃--兰州--小舅

2009年10月30日   礼拜五   多云

今天要跟小姨去拜访小舅。小舅家住在市中心,过去得乘好一阵子车……


之前说起过,小舅小的时候家境已经不大好了,之后该读书的年纪,又赶上了一次次的运动,所以只得就早早地参加了工作。那样的时代,那样的家境,小舅又能找到怎样的工作呢,不过是随遇而安罢了。于是,就去到一家建筑公司做起了临时工。

不过,那个时代的临时工也是有盼头的,——做满三年后就可以转正。转正后就是企业的正式员工,就可以享受生老病死全包的待遇了。那时候大家都穷,物质也匮乏,所以没什么过多的攀比。那么,如果不打算没事找事作死的话,幸福指数应该也还是蛮高的。

因此,小舅当然就会很珍惜这一切,转而当然就会很努力的去工作了。于是,他就从最初的一个临时工,干成了正式工、干成了基层领导、干成了企业领导、干成了市政领导……最妙的是,正当官运亨通的时候大病了一场、动了一次大手术,之后,就从那个各省市曾使无数人被挑落马的位置上,全身而退了。(原创)走遍中国----甘肃--兰州--小舅


经常会通过观察人的言行做派,使脑海里突然‘灵光’一现,对那人做出只三、两个字的标签定位。不见得会准确无误,却感觉总能有个七七八八,比如小舅,自打我记事起就能感觉到,他一直非常努力的,把自己往那个最纯正、最正面、最传统的兰州人的道德形象上靠。所以给他的标签三个字:兰州人。可以理解为:他呆在兰州就好,一旦离开去到其他地方,他与人、或人与他,可能就都将无法容忍。


——小舅没怎么上过学,却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晚饭后看一会儿书、练一会儿钢笔字的习惯。小时候曾不止一次两次三次地听他说:无论什么人,最起码应该把自己的名字写好,每次写都应该认认真真,要让每一笔划都有来龙去脉,因为懂的人只要看一眼你的签名,心里就会做出还要不要继续跟你交往的决定。而往往正好是这些人,也是真正值得交往的,或可为师、或可为友……小舅什么书都看,所幸的是,那个时代他能找来看的书,如今看来统统都是经典。——这该算是兰州人的‘好学’;


——大舅住在学校,老妈远在新疆,小姨又已出嫁,所以,常年在照顾外婆的自然就都是小舅。结婚前,小舅一直都是把月工资全部交给外婆的。外婆每次都会说:你留些自己收着吧,去买些自己想要的东西。小舅则常会说:我都没时间花钱,有那些加班费就足够了……听过几次他们这样的对话后就学下了,于是之后当他们再要说起时,外婆前半句一出,我立马就能抢着把后半句、和小舅将要应答的话,都给嚷出来。那时候大概两岁左右,说话还在漏风……

小舅婚后也一直在殷情地照顾着外婆,只是多了一个好舅母和一个好保姆帮他。说是有一次,他跟人到一家海鲜酒楼去吃饭。席间上了一道大虾,他尝过后感觉味道不错,就吩咐让厨房打包一份,饭局散后,就赶紧开车给外婆送去了。他说:那是兰州的第一家海鲜酒楼,那么大的我之前还都从没见过,所以就想让你外婆也尝尝鲜。谁知你外婆看过一眼后,居然直接就说出了虾的名称,并问说:兰州现在又有这种虾卖了吗?五十年前是有的,有人给家里送来过。——这该算是兰州人的‘孝顺’;(原创)走遍中国----甘肃--兰州--小舅


——小舅说:在位的那些年,每到市里有大工程,要招投标的时候,一下班,尤其是节假日,我就关了手机,带着你舅妈和表妹离开兰州,躲到青海或宁夏去了。他们找不到我,也就不能算是我得罪他们了……后来我那些人会在你表妹身上动脑筋,还差一点把她送到新疆你妈那里去。

小舅:儿啊,你以为给你个位子坐是什么好事情吗?你干不好,让工程出了问题,不行!你干好了,挡了上上下下的财路,也不行!左右都是个死,就看你能不能应付。脑子里的那根弦但凡敢松一下,必定就是万劫不复!

:实话实说,那些年吃吃喝喝是难免的,收一点烟烟酒酒也是有的;让帮忙办点事,只要不太越线,也都能行;但是,——钱,是坚决不能收的,这是底线!不管怎么样,我是代表政府的,永远得政府说了算,不能让钱说了算。——这该算是兰州人的‘忠’;


——小舅不挑食,什么都能吃,所以身体一直特棒,真正虎背熊腰的那种。却从来没听说过他跟人打架、惹是生非。当初他一开始参加工作,就在属‘纯阳之地’的建筑公司。到我又来兰州读中学时,他已经是个工长了,身边跟着一大班徒弟。因为当年的社会风气是那样的……所以时不时就会到说,有徒弟在外面跟人打架被扣、被抓了,他得去捞人。

小舅说,他每次去处理这种事,本都想自己一个人去的,可班组里的大家怕他会吃亏,就硬是要也跟了去。但他从不会让大家一哄上前,每次都只是自己一个人过去交涉。他去到后先就会告诉人家,不是来打群架的,是来解决问题的。然后就以师傅的名义,跟人家晓之以理地各种谈……他说: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在打架的现场、还是在派出所,完了就都能把徒弟领走,总不会让事态更恶化。——这该算是兰州人的‘理性’;


——还可以非常肯定,小舅一辈子没有过外遇。因为传统观念里,对婚姻的背叛被认为是自甘对‘彼’‘此’的羞辱,属于极其下作的行为。——这该算是兰州人对婚姻的‘诚’;


以上种种,于现如今的兰州人如何,不清楚;但于那个时代的兰州人,却是常常被挂在嘴上的。能有多少人真能做到,不清楚;但是非对错起码是清楚的,谈论时也是没有含糊,没有戏谑的。(原创)走遍中国----甘肃--兰州--小舅


当然,兰州人也还有些其他的品性……

这天,跟小舅和舅母见面后,好一阵唏嘘小舅老归老,但变化好像并不很大,却是小舅母反而显得还更年轻了。人老惜命,小舅把烟戒了。但说是家里还存着几条,让走的时候全都拿走。可之后的情形却是,别说拿烟了,奋起摔门而去的心都有!

——这边坐下不到十分钟,常规的寒暄才刚刚到尾声,小舅那立马就开始问起了些明知道我最不想谈的问题。他问说:你现在跟你妈的关系怎么样?淡淡地回他说:我已经有15年没回过新疆了,你觉得我们会怎么样?然后就建议道:小舅,咱们二十多年没见了,聊点其他的吧,这些就别聊了。他却反问说:这些就是咱们最该聊的,其他还能聊什么?于是瞬间就感觉肺开始膨胀,眼前开始发黑,全就没了想继续呆下去的心思。


之后就再没吭声,全听小舅在说:因为从前你怎么怎么怎么样了,所以才会有后来的怎么怎么怎么样……一直忍着,可之后终于到了某个临界点,感觉当时的肺在胸膛里已经膨胀到没地方安放了,而且被压迫着玩命地往大脑窜血!于是,眼前一模糊突然就爆发了……中间还夹杂着拍桌子。

——有些话跟外人说不着,只能跟家里人说。可跟家里人说,也不见得就能解决问题,不过就也是些无谓的口舌。感觉其他所有人都能明白、大家也都有意地在避开不去提,偏就他要撞上来,而且还尽要拣些没用的说!——那就别客气了,先痛快一下过把嘴瘾再说!


叨叨叨叨叨叨叨……地一通渲泄之后,总算感觉肺又小回去。再看小舅,却已经被呛的只剩下叹气了。这之前,还从来、从来、从来没有跟长辈们大声地说过话,如今却这么来了一下,感觉自然是很特别的……可也马上就意识到,那些话大多是凭血气说的,等于全就是一些废话。而我应该是可以理解小舅的,因为‘直言’,于兰州人也是一直美德,那或许是‘文死谏’的一种平民版。还有就是,对这几十年才见一面的亲戚,犯得上吗?可已经痛快过了,又能怎么办呢?

当时的场面着实尴尬,除了小舅在不住地叹气,厅里就再没了声音,舅母和小姨都不是能应付场面的人。于是脑子一通飞转,想怎么才能把刚才说狠了的话找回来些……不自觉就默默祷告起来,求我的 神能除去我心中的苦毒,赐给我一些合宜,好把气氛缓和一下……(原创)走遍中国----甘肃--兰州--小舅


突然,手机“叮”了一声,来信息了。就伸手从裤兜里掏手机出来看,竟然是深圳的10086动员大家去看电影……删掉。嗯?下面还有一条之前云发来的……于是看过后就回信息说:正在跟小舅拍桌子,从来没这么干过,冷场了,怎么办?云回信息道:你是晚辈,要先松口……走的时候抱抱他,谁会跟你计较。

正此刻,就又进来一条信息,竟然是已经三个多月没消息了的文子……【见 (原创)走遍中国----西藏--拉萨--萨噶达娃节(穷人节)她问说:大叔,我回国了,你到哪儿了?

回她:刚出藏,在兰州……之后问她:怎么这么久才回来,都去哪儿了?

她说:先从尼泊尔到印度,之后到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前天从香港入境。

问她:下一步怎么打算?

她说:拼命工作!期待下一个攒够钱的时刻……

夸她:有前途!


——这就有了!于是就拿手机在小姨眼前晃了晃,把和文子的信息念给大家听。果然就引起了反响,小姨和小舅异口同声道:神经病!日子能这么过吗?——兰州人明显是Out了。不过问题不大,因为像这种话在别处也经常听到。而此刻的关键是,这就又搭上话了嘛……于是默默地感谢 主!用一条信息破了僵局。

这就才问了一下小舅手术后的恢复情况。之后又夸他懂得激流勇退,总算没把自己弄进监狱……小舅长叹到,说:我的儿啊,你以为那是容易的吗?人的贪念一旦发动,那是停得下来的吗?

之后他一指对面楼,接着说:那楼里有好几套房子常年空着,也不敢卖、也不敢租、也不敢住,儿女们现在就在等老爷子死,看他死后能不能想办法处理一下。老爷子一天不死,就难保不会有人下来查……你说那家人活得能舒坦吗?唉,这老了老了,还得成天这么提心吊胆着,贪官们也是可怜啊……(原创)走遍中国----甘肃--兰州--小舅(原创)走遍中国----甘肃--兰州--小舅


小时候,小舅很痛我,经常让我胯在脖头上带我四处去玩他几乎会无原则地满足我所有的要求,哪怕是再无理的。记得那时候,小孩们常凑在一起玩玻璃球。有一天,有个小孩突然拿来一粒大一号的,各种的在人前显摆。不服气!回家后就说让小舅也去给找一粒来,而且要更大一号的。正闹着,突然看见桌上有一对装茶叶和红糖的玻璃罐,就指着罐盖上的球形把手说,就要那么大的……开玩笑,哪会有那么大的玻璃球?可小舅却仍然答应说第二天就去找。

搁着别的孩子,可能睡一觉就忘记了,而我对‘追求’却是异常的执着。连续几天的求索无果,就一次次地撒泼升级……最后终于在外婆的授意下,那天小舅下班后,从单位带回来了一把玻璃刀,把玻璃罐上的那个球形把手给割了下来。并用砂纸仔细地打磨了切口,以免会划伤我的手指。

可当我举着‘宝珠’去找小孩们显摆时,大家却纷纷走开不跟我玩了。说是‘宝珠’太大,他们的玻璃球根本打不动;又说‘宝珠’里没有彩色花纹,不能算是‘正宗’的玻璃球……于是当天晚上回来后,就把‘宝珠’又还给了小舅,说:这个人家不认,我不要了。


每每想起这些来,就感觉头皮在发麻……我还曾把外公留下的玉石烟嘴随便就送了人;孩偷偷地在大拇指上套了一枚戒指出去玩,玩一圈回来后就不见了……天哪天哪天哪,我小时候怎么会是那样的一个败家子!(原创)走遍中国----甘肃--兰州--小舅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聪明人心求知识;愚昧人口吃愚昧。

                                    ——《箴言15:14》


这里的‘知识’,有洞察力、智慧、知识等等的意思。聪明人会不断地学习知识,以求能了解凡事的本质,探索生命的真道,为要能活得更通透。而愚昧人却只关注眼前,且只一心取巧。他们的眼里全然消极,口中全是抱怨,更谈不上能有自省了。因此,他们无论得到什么,最终可能就都得加倍地还回去。(原创)走遍中国----甘肃--兰州--小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