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走遍中国----西藏--那曲--比如(往)

标签:
走遍中国西藏那曲茶区《圣经》 |
2009年10月23日
清晨6:00起床的时候,天还完全黑着。洗漱过后下楼,先把行李寄存在了总台,之后就匆匆赶到了汽车站。十月下旬的那曲,清晨的气温几近零下,冷的能将人嘴里哈出的热气瞬间凝成白烟。可在这么冷的天里,汽车站门外的房檐下,居然就睡着好些位等着赶车的藏胞。他们当中男女老少都有,而且还都自己带着用来做铺盖的毛毡。
那种毛毡很厚,卷起来扛着并不轻松。于是就在想:这些人是不知道有一种叫‘旅店’的地方,可以提供住宿呢;还是因为不习惯,知道了也不会去;还是真的就穷成这样了?这么大冷的天,男人、年轻人就罢了,可那些女人、孩子和老人们也都这么睡在露天里,这一晚上过去还不得冻出病来!
那种毡子很硬,之前在藏区的牧场借宿时用到过,夜里肩膀两边总漏风,人根本就睡不踏实。于是就又想,车站的候车室晚上空着,怎么就不放这些人进去呢?至少里边四面有墙,可以给挡一下风。
车票上明明写着7:30发车,可7:30已经过了,而那辆该发的车却都还没有出现。白白跟大家在停车场里干等了一个多小时,耳朵都给冻得有些发痒了。之后又过了一阵儿,那辆车才来……等旅客们把行李一一搬上车顶的行李架、并绑定,就又花了半个多小时。于是,班车真正驶出汽车站时就已经是将近9:00了。
感觉有必要描述一下这辆车,因为它实在是迄今为止见过的、最最令人无语的——一辆破车!首先,它车身两侧破了两块窗玻璃的地方,被涂满了玻璃胶。于是这两处除了透亮,彻底就失去了凭窗揽胜的功能。而整车的其它车窗也没好到哪儿去,因为车里车外的那个脏……
之前刚看到它时就被惊着了!它车身上累加起来的泥浆和油垢,已经完全令它辨不出是什么车款车型。当时还侥幸以为,可能是因为路况恶劣,跑一趟来回就这样了……可之后上了车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么说吧,车上还有没有座套,已经早就没有人关心了,此刻只要没有直接从座位处看到地板,该就是幸运的!——可这又并不是为要描述座位的破烂,而是为要说明,你最好不要看地板……因为地板上那积年的陈垢里,已经可以牢牢实实地嵌烟头了。
——如此,即表明这车也并非完全的一无是处。因为至少它关怀到了一部分人的需求,就是可以在车厢里抽烟,全民的那种,以司机为首……
如果以上这些都还能忍受的话,那这辆车由头至尾不住地在抖、在响,又该是什么情况呢?关键是这一切的‘抖’和‘响’,既没有规律,也没有节奏,它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于是,就充分传递着‘好像不太妙’的信息。因此,心就总得提着了。
再就是,整趟车上就只我们两个汉族乘客。另一个是女的,坐在副驾了。一早就感觉她要哭了,而且也好像已经做好了随时跳车的准备。
原以为从那曲往比如去是走317国道,可不知道为什么,班车驶出县城后不久,就拐到一条裸路上去了。而且这条裸路之坑洼坎坷,即使在藏区,该也绝对能上一个级别。于是,一下就又可怜起我们这辆破车来……被这样一条路折磨着东倒西歪地踉跄前行,感觉即使从车上随时蹦出去几个零件、或者干脆就在哪趴了窝儿,应该也都是可以被理解的。
那曲,藏译的意思是:黑河。一种说法是,怒江由此经过,以此刻要去的那个‘茶区乡’为界,以上为‘黑河’,以下为‘怒江’。这里地处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唐古拉山脉之间,所以境内遍布两山支脉或余脉。这里是纯粹的牧区,几乎全境都是草原。于是就可想而知春夏两季时,这里绿野辽阔,其间簇花如毯、牛羊成群的动人情形了……
可惜此刻已深秋,原野上尽显枯黄残败,完全绝了生气。而四周的山峦上也多已白雪皑皑,想那坡上的土层该也早已都冻结成冰了。于是,破车、烂路、败景,就全给赶上了……
身边的座位一直空着,可能是人家藏胞不屑于同坐罢。也好,正一如既往的在晕车,实在也是没力气应付他们。确定了窗外不会有什么奇景后,就一直在努力着让自己睡过去。可碰上如此的破车、烂路,能做到又谈何容易?正迷迷糊糊,偶然睁眼,却发现通道那边的同列座位上,一个脸蛋饱饱、颊上布着高原红,长的完全就像一只大苹果的胖娃娃,正在目不转睛地盯着看过来。于是就强打精神,扮鬼脸跟她打招呼,可她却全无反馈,始终就那么面无表情地,保持着如初的姿势和神态……
突然想起在拉萨临走时,顺手从桌上拿走了一只很大的棒棒糖。就坐起来在背包里一通找,找着了就欠身去递给大苹果。她犹豫了一下,后终是不慌不忙、不急不慢地伸手来拿走了。却并没有马上就开始吃,而是就那么攥在手里,人依旧如之前那样,全无表情地继续盯着看过来……
想看大苹果笑一笑,于是继续逗她……拿出相机来给她拍照,然后欠身去拿给她看。孩子可能没见过,赶紧就把一旁的奶奶拉来看,奶奶可能也没见过,好奇地看了又看,之后就跟孩子说了些什么,——大苹果终于就笑了。赶紧拍下几张……可惜因为车晃的厉害,全都虚了,没有一张能看的。
之后,大苹果才让奶奶给剥去了棒棒糖的糖纸,开始吃糖。那可是一只大到够她吃一两天的棒棒糖哦!
大苹果一家是在途中某处先下的车。没猜错的话,应该是那个年轻的妈妈,刚刚在那曲的医院,给她添了一个小弟弟或小妹妹。因为他们一行人包括:奶奶、爸爸、妈妈、大苹果和一个小婴儿。他们下车的地方是个小村子,村口有一家小卖部,外墙上钉着一块写有“公用电话”字样的木板,还贴着一条“只有发展才有希望”的标语。
中途吃午餐的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晕车嘛,还是一如既往的不敢吃东西。却是去问了一下司机师傅,要去的达尔木寺距离比如县城还有多远?他回说:那个地方是‘茶曲乡’,距离县城还有六、七十公里,班车先到乡上,到地方了我叫你。
午后,班车应该就正常走上558国道了。国道沿怒江一路往东,路上来往的车辆明显是越来越少,以致班车可以奋力疾驰……终于在下午5:00前后到达了‘茶曲乡’。那曲至比如说是不到250公里,可到达这个‘茶曲乡’,就已经差不多用了十个小时。除去中午吃饭用掉的一个多小时,路上也至少走了八、九个小时。真是离谱!好在每次出门前,总会事先把前途想的一塌糊涂、且异常悲惨,所以当之后真遭遇种种时,就才能以平静对待,并从容消化。
司机师傅应该是看到达尔木寺之后才想起我的,于是赶紧停车,并招呼让我下车。下车前他告诉说:你得往回走一截,不多,就几百米,那里有一个小山坡,一直走上去就是了。
下车的地方显得有点莫名其妙……怒江从这里流过,两岸除了各有一片寺院,周围就再什么也没有了。这边的寺院在山坡上,大殿附近有一片房舍,该是喇嘛们住的地方。从公路走过时,一路都在抬头往那边张望,却始终不见有一个人影,甚至一丝动静。想到附近某处即是一个天 葬 tai,而里面又正有一堆晒成 骷 髅的人头被镶在了墙里……身上的汗毛就‘唰’地竖立了一遍!
好在,藏区的日长,虽然此刻日已偏西,却依然晴空朗朗,光天化日。想自己顶多也就是好奇心重,没别的,所以怎么也不可能,在下一分钟就搞到阴云蔽日、黑灯瞎火。于是稍稍一调整,对那四下里的寂静无声,竟就生出一种对空灵的欣赏。
沿一道小坡上行,不很远,有一座堆着好些玛尼石的白塔坛城,对面即是达尔木寺的大殿。之前只顾低头走路了没注意,这会儿才发现,上行时右手边的那堵墙,原来根本就是达尔木寺门前的平台部分。据说这座达尔木寺建寺的时间,比拉萨的大昭寺还要早,是整个藏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寺庙。而且还能跟文成公主扯上关系,说是寺里至今保存着文成公主留下的东西。
寺庙肯定就不进了,却是得赶紧找人带着去看那堵骷髅墙。可在寺门前左转右转,甚至往后面的住宅处走了走,却都一个人也没看到。于是,就又回来站在大殿门前冲里面喊:有人吗?有人吗?可喊了半天,连旁边空地上卧着晒太阳的一群野狗,都被惊着跑开了,也没喊出个人来。只得就又跑到住宅里去喊……
这次终于就有人应声了。是一个老喇嘛,他从一个二楼的房间走上阳台来,招呼了一声,示意会马上下楼,让等一下。
真惭愧,在西藏呆了八个多月,所谓藏语,除了一句‘扎西德勒’说的还算溜,其它就全都现学现忘了。此刻正经要用到了,却是一句像样的也说不出来……又正好,老喇嘛也一句汉话都不会说。原以为他会先去找个能做翻译的人来,可立马就发现那纯属多余了。只见老喇嘛用手一指身后某处,后又做了个睡觉的动作……对嘛!这不一下就明白了。人家很清楚面前这个汉人来这里的目的。
于是,赶紧冲他点头。他笑一笑,举了举手里攥着的几把钥匙,之后转身而去,并示意让跟着……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温良的舌头是生命树;乖谬的嘴却使人心碎。
‘温良的舌’原文为‘医治的舌’,明显有安慰的功效。而‘乖谬的嘴’因为扭曲了真理,颠倒了善恶报应,所以听着就会令人心碎。
人心什么样,言行就也会是什么样。人凭血气发泄,会很痛快、很简单,但完全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更激化。真正要解决问题、平息争端,是需要智慧,需要德行操练的。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人要有敬畏的心,要远离邪恶。这样,智慧的生命就才能以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