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走遍中国----西藏--林芝--徒步加拉(到达)

标签:
走遍中国西藏林芝加拉《圣经》 |
走过一片乱石滩,又穿过一小片丛林,再往前走约十分钟,就来到了一处“老虎嘴”。所谓“老虎嘴”,就是硬生生在山崖绝壁上凿出来的山路。之前在去墨脱的路上也曾碰到过【见
不过,两边也有相似的地方,就是无论如何都将必死无疑。那边不说了……这边,只要看一眼江面上那无数暗流涌动的漩涡,心里就该有数了。
但此刻令人头疼的是,在这宽窄不够两人并肩的“老虎嘴”里,竟然卧着一串正在晒太阳的牛。我和云的出现显然也惊着了它们,于是就都紧张兮兮地站了起来。可路的这一头被我们挡着……我们不能退,退了它们可能就又卧下了;而路另一头的那头牛又不大醒目,也不知道主动往后退一下……于是大家就那么原地僵着了。而且我们这边也不敢有什么动静,怕万一惊了牛后果将不堪设想……它们冲过来撞我们还是小事,就怕它们自己互相乱撞被挤下江去,回头牛主人急了,可能会拉我们去给他当牛。
那么对峙了好半天,牛们大概也看出并没有会被伤害的意思。于是,之前那一溜看过来的牛眼睛,就都转向了其中一头牛身上……我就趁机试着又往前挺了几步。然后距离最近的那头牛,就开始慢慢地往后退,直到身体碰到身后那头牛……之后就这样,一头碰一头,直碰到最后那头牛……它这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只一转身就小跑着往后退去了。倒数第二头牛跟上,然后是那一串牛几乎同步,转身、小跑,一瞬间就没了踪影……这就才得空擦汗。
走出老虎嘴,接着要爬一段很长的陡坡……此刻已将近徒步了约六个小时,高强度的体能消耗已使身体疲惫不堪。于是那段没完没了的长坡,着实走的人有些吃力了。
长坡的尽头连着又一片原始森林……准确的说,该是由一块不很大的草甸连接着的两片森林。林中遮天蔽日,充斥着枯枝败叶的腐败气息。而此刻恰已日夕将近,暮色正从密林深处悄悄渗出,使四下里隐隐探出些诡异……于是周围顿时就绝了一切可爱处,单单只回荡起了两个人急急的赶路声……
将近6:00。也就是徒步了近七个小时后,终于就远远地看到了加拉。心里一下就踏实了。之前强提着一口气奋勇赶路的气势,也瞬间就塌了下来。之后开始一边不紧不慢地往前晃、一边等着云跟上来。
举目四望……这一带被群山环抱着,目及处尽显苍翠,‘白勒雪山’就在不远的前方,却是完全被云雾罩蔽着。雪山、云雾、苍翠……一整天看到的就尽是这些,所以此刻已然就有了些泛淡。又加上被身体的极度疲惫搞到好像有些大脑缺氧,感官好像真就显得有些木了。
可偏偏此刻,脑子里却蹦出一些问题:他们干嘛一定要住在这里?他们完全可以搬到派镇周边的任何一个村子去的……他们选择生活在这远离人群的地方,到底是宿命、是境界、是一种持守、还是或者其它什么?——想来却是不会有答案的。没法问,也没法回答……倒也并不真需要答案,只不过一个过客,来看一眼,就走了。
两个人走到村口的时候,整个村里静悄悄的,听不到犬吠,也不见有人影。此刻天还亮着,想大家是不是都还在外面劳作……云说:咱们得去找村长家,说是只有他家能接待住宿。
那个相貌、神情、衣着都尽显服苦的人是从哪冒出来的,一直也没搞清楚。之前明明一个人也没看到,那人突然就出现在了我们面前。而且还一边口舌不清地说着什么,一边冲我们招手,示意我们跟他走。我们跟过去,云边比划着边跟他说:村长家,村长家……那人竟笑着点点头。那人肯定听不懂云在说什么,只是见惯了外来人都会去村长家,就使情景延续了。
那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有一栋很有些年头了的房子。房子虽然已经老旧、斑驳,但看那些木作门窗的样式和漆色,依旧能想象它曾经落成时的华丽。可爱的是,靠后院门的地方,竟然还有一间完全木建的木楞房。也足够旧了,但因为是全木作,又小巧,就足够夺目(之后知道,那竟是村里仅有的一个小卖部,卖些简单的日用品和烟、酒、盐什么的)。在加拉这样的地方,能看到一院这样的房子着实令人有些惊讶。于是就在想:村长的先辈中,应该很有些人物……
——藏族人一辈子赚钱只做三件事:一、奉养寺院;二、挂在身上(各种的金银珠宝,越多越大越好,统统披挂在身上,炫富!);三、就是建房子,建尽可能的大房子,用一辈子、或几辈子来建。房子主体完成后,内外的装饰都统统要用结实的原木,之后还要彩绘。要请专门的工匠来,按照极繁复的传统工艺,一丝不苟地建造。
进院门时,村长正蹲在地上,在用秸草编一根准备用来拴羊羔的草绳。我们的到来打扰了他的工作,他只得停下手里的活儿,先起身把我们让进屋。之后一边引着请我们靠窗坐了,一边去拿茶碗来给我们倒茶喝。可毕竟手头上的活儿没干完,又语言不通,实在也聊不上几句,于是之后一指茶具,比划着说:自己,喝……说完就出去又去干活儿了。
极度的疲惫使两个人早已没了言语,只顾傻乎乎的面面相觑,一碗一碗地喝着茶。一会儿,村长家那个正上小学的儿子、和一个年龄相仿的小孩,从外面跑进来。不用说,肯定是听说家里来了客人,回来探虚实的。村长家常要接待客人,孩子也毕竟是“官二代”,所以显得要有见识、要大方的多。全不像之前在牧区或其他地方看到的孩子,或死盯着人看,或躲躲闪闪地全不敢示人。比较搞的是,孩子们不跟我俩道‘扎西德勒’,却是各晃着一只手,道:嗨~
看到孩子云立马来了精神,一边招手让他们近前来,一边打开背包从里面掏出一包文具,拆开来分给了他们一些。之后又跟他们比划着说,想让他们带路去村里,把文具再分给别家的孩子。(文具是云出发前在广州买的,就是为要派送给路上碰到的孩子)
可两个孩子却误解了云的意思,以为她想让他们带路出去玩。于是,两个孩子就带我们出了后院门,踩着杂草丛中一条湿漉漉的小路,绕到村后去了。那里越走越没人、越走越空旷……不远处的‘白勒雪山’依旧被云雾遮盖着;而眼前的草场上也不见牛们打架,总之是全无一点稀奇。忍不住就叫住孩子,重又解释了一下出来的目的,孩子们这就才明白,但却说,此刻村里正在上学的孩子就只有他们两个,学校在派镇……
既然是这样,只得就跟着他们瞎转一通了。
多神奇,竟然在村里看到一台手扶拖拉机!想到刚刚走过的七个多小时的来路,实在也是想不明白它是怎么被开来的?而且感觉这方圆不足四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又得用油、又得维修,用它怕是真不如用两头牛方便吧?(后来听说,当初买这台拖拉机时,它是被拆成散件,花好几个月,靠人背马驮那么一点点运进来后,再找人给装起来的)
边走,边和云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对她说:这种地方种的菜一定好吃,只是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种?云就说,去看看呗。说着就让孩子们带我们到菜地去。去到,云近前看了看,之后转头回来说:地里的草长的比菜好。问她确定是草吗?她说:反正看着不像是菜。
七户人家的小村子,没一会儿就转完了。之后重又回到村长家,继续坐着喝茶。不久,女主人就也回来了,那是个大大眼睛的珞巴族女人,从容的神情,端正的举止,想她年轻时一定很漂亮。云把那包没有送出去的文具,交给了村长夫妇处理,他们接受了。村长该是个极不善表达的人,倒不只是因为他很少跟我们说话,而是坐了那么久,好象也没怎么看到他跟太太和孩子们说什么。他好像始终在忙活,里里外外的忙活,一刻也没停……
因为我们没有提任何要求,所以晚饭很简单,应该就是村长家日常的标准,——只一道菜:青椒炒山蘑菇。另外拿来的四枚煮蛋,该就是专门用来招待客人的了。可贵的是,他们特意煮了米饭给我们,而没有让我们吃他们日常吃的糌粑(之前说过,我超头疼那东西)。所幸,包里有云从广州出发时就一直背着的豆豉鲮鱼罐头和榨菜,就也都打开来分给了大家,所以,这顿饭该算也还不错。
藏地没有圆桌,居家设的一般都是好像茶几那样的长方柜桌。所以吃饭时,是村长夫妇一桌、两个孩子一桌、我和云一桌。于是每次布菜女人就得满大厅地转,感觉很是特别。一点点吃惊的却是村长夫人的厨艺,真正可圈可点,两样普通的蔬菜,倒被她烹制出了山珍的味道。
非常难得,村子里居然有电,说是他们用小型水力发电机自己发的。村子里应该只有村长家有电视,所以天黑后村民们就都聚来了这里。却是村长家的客房,看着更象是个储物室,里面除了置有几张藏床,还几乎堆着——全世界。而且也明显已经好久没有去收拾过了。可在一个只有七户人家的村子里,你还想怎么样呢,能有张床睡觉就该知足不是吗?
真累了,所以晚饭后不久就和云进房间去躺着了。期间,听到厅里的女人们在叽叽咋咋,男人们在嘻嘻哈哈,孩子们在吼吼哇哇,电视信号受干扰后在滋滋啦啦……总之热闹极了。但那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夜里一觉醒来,厅里早已没了声响。可原本最该有的寂静,却被门框上挂着的一只全天候诵经的八音盒,给生生打破了……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通达人的智慧在乎明白己道;愚昧人的愚妄乃是诡诈。
也可译为:通达人的智慧,使他能认清自己的道路;愚昧人的愚昧,却是自欺。
通达人有敬畏之心,有自知之明,凡事能兼听则明,也能时刻警醒。而愚昧人却常以狂傲自恃,只愿意听些能体贴他们肉体的话,明知道它们不实,却也无能自拔。
真智慧,是内心一旦飘飘然,立刻就会开始给自己敲警钟,绝不会得过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