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口的冬天

(2010-12-07 18:16:40)
标签:

杂谈

分类: 书评

  南桥(美国)

  最近几年,不少专家学者呼吁放开一胎政策。但也有很多的声音,认为中国人口基数过大,放开生育控制的结果是灾难性的。
    人口问题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2010年,英国环境与发展专家弗莱德·皮尔斯(Fred Pearce)著有《未来的人口崩溃》(The Coming Population Crash)一书,展望全球人口问题的未来。皮尔斯对于人口的问题,用词是crash, 此词多指突然的下滑和崩溃,这是一个和过去“人口爆炸”相反的比喻。这也是多年来人口过度控制导致的一个相反的恐慌。
    说到人口控制的起源,就不能不提马尔萨斯。马尔萨斯是一个牧师,经常在自己所在牧区给人办理出生洗礼,主持葬礼。有三年,他发觉他主持过57次出生的洗礼,但是才举办过12次葬礼。这个现象引发了他的好奇,继而他开始悲观地发现,这样下去,人死的少,生的多,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超过资源的增长和供应速度。
    马尔萨斯之后,优生学和计划节育相继流行,人口出生率下降。弗莱德·皮尔斯估计,如果目前趋势保持不变,本世纪末意大利人口将减少86%,德国减少83%,西班牙减少85%,希腊减少74%,而酗酒、饮食结构不合理的俄罗斯则是每年平均减少50万人。这个欧洲人口减少现象被称为欧洲人口黑洞,欧洲人口的冬天。
    由于避孕手段的便捷,人们开始注重享受生活,忽视了繁衍后代。另外,很多年轻女子上大学,上班,无形当中推迟了生育年龄。也有人口统计学家说这是“麦当娜综合征”,女孩物质化,感情生活丰富。另外好男人太少,比如在东德,很多男孩辍学,教育程度不高,无法找到工作, 所以很多女孩都去了西德。在传统的天主教国家意大利,还有一个“岳母综合征”:意大利家庭关系密切,对孩子特别关爱,关爱到几乎窒息的地步,结果反而产生矛盾,让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有个意大利教授说意大利有个悖论,家庭越多,孩子越少。这些社会变化,都是马尔萨斯那个时代所没有的。
    在全球范围内,人口控制已经做了几十年,其效果是显著的,但过程却是暴力的。印迪拉·甘地当政期间,曾用非常暴力的手段,让印度人强制绝育,甚至连夜包抄整个村庄,抓捕妇女去绝育。孟加拉北部,也曾实行强制节育,甚至动用军队让妇女去做绝育手术,或是在饥荒期间,以食品救济为交换条件,换取人们自愿结扎。
    自日本开始,生育率下降引发了新的恐慌。一些低生育国家开始采取对策。2004年,澳大利亚发起了鼓励生育运动,号召每对夫妻生三个:“一个为爸爸,一个为妈妈,一个为国家。”英国开始了育婴债券,给养育孩子的夫妇发债券,孩子成年(18岁)兑现。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也已经开始出现。笔者目前在网络上发文呼吁我们这一代人应未雨绸缪,不要指望“养儿防老”。有一位医生在文后留言:“现在的中国可已变成了孩子的天堂!小孩一生病,四个大人甚至会有六个大人出现。可老人生病呢?儿女们总说上班忙没时间陪。”没错,这是“中间人”在道德选择上顾小不顾老的问题,但这个医生也无意之间让我们看到了人口老龄化一个启示录般的先兆:现在的小孩被几个大人呵护着,他如何应对几位老人轮番生病的未来?
(作者系学者、书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