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斥反对减税的两条理由
李
锦
反对减税的人有一条理由,财政上需要花钱。 考虑政府支出的需要,确实是反对减税的非常有力的一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解释这个问题并不难,一是看有多少钱能敛上来,该怎么敛的问题。二是看该花哪些钱,该怎么花的问题。
财政上需要花钱是不错,问题是要看有多少钱能敛上来,该怎么敛的问题。
先说一个在税收理论中比较传统的效率和公平的标准。中国的税收以往一般是针对企业来征收的。80年代世界银行曾经做过这样的调查,在21个国家进行调查以后得出了一个减税的五大优点,对经济增长,对外贸,对劳动生产率,对人口流动等等都是非常有好处的。那么降低对企业的税收征收是使蛋糕做大的一个可能,就是说我们对于创造利润的人给予较低的税负,才能让他有更好的发展机会。中国俗话说叫养鸡下蛋。而对于个人,对于分配这些利润的人也不能税太高了,税太高了就不是养鸡下蛋了,而是杀鸡取卵。鸡杀了,下次便没有蛋吃了。
税收政策其实也是分配政策,最重要的就是为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于个人就是在分蛋糕时要分的公平些。我们未来税收改革的方向,就是降低企业的税负,公平个人的税负。
财政上需要花钱是不错,问题还要看该花哪些钱,该怎么花的问题。 应该从两个方面看,中国政府的赤字,债务确实相当多,但是这个问题还要看到另一面,还要看中国政府收到这些财政收入在干什么。那些事应该干的,那些事不应该干的,这个必须要弄明白。
从支出管理的角度来讲,我们的政府还在做很多不该干的事,还有很多事是应该做的但是你没有做在点子上的。财政改革从分灶吃饭开始,到大包干,然后到分税制等等,说来说去大部分的改革,包括94年的税收改革,全是对收入方面的改革,就是讲这个钱拿来了以后,怎么样在中央地方分的问题。支出方面的改革连最基础的都没做到。现在看统计年鉴可以看到,涉及政府支出的这一块,27个项目里1/3是涉及经济方面的,比如说基础建设,三农支出,全是这方面的。而政府真正应该做的事,科技、教育、卫生一栏只是27个项目中的一个。现在虽然也开始做下面的一些细目了,但是总的这一套设计体制仍然是跟苏联学的计划经济那一套,一直到现在都没改过来。看看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的国民福利开支,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2007年政府支出的福利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高达68.8%、58.7%、56、7%和57.1%,而我国2009年中央财政中的社保支出、医疗卫生支出、教育支出分别为7.6%、2.7%、4.5%,整体国民福利水平相去甚远。
实际上,那么多财政收入被政府拿来搞铁路、公路与基本建设去了,这是不该花的钱,并不是权力部门与一些专家讲的公共支出,他们以这个理由来收钱,却不办这个事,问题正出在这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