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取消站台票前应该做好什么准备?

(2014-04-15 18:10:34)
标签:

站台票

取消

议政论坛

刘子华

玉昆

分类: 谈发展,议民生
                                   取消站台票前应该做好什么准备?

      到过火车站接送新友的朋友都知道要买一种特殊的可以进站台但是不能上车的票——站台票。据说在中国这种站台票的存在已经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1910年我国东北的中东铁路开始发售站台票,从那时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铁路出售站台票一直是非常普遍的情况。1992年,当时的铁道部以文件的方式,对站台票的规格、编码进行了统一规范。但是近年来,站台票逐渐在各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比如每逢长假、小长假的客流高峰,北京最大的火车站北京站和北京西站都会采取暂停发售站台票的措施,保证旅客的乘车秩序。从今年3月27日开始,北京站和北京西站的站台票停售,目前四大火车站中仅北京北站仍保留站台票。但是,站台票的取消让一些旅客感到不大适应。据媒体报道,4月12日上午8点40分,北京站就发生多名接站者强闯出站口,与工作人员发生争执推搡甚至冲突的事件,由此引来舆论对铁路部门的又一次集体吐槽。

     这次冲突的直接原因是由停售站台票引起,首先就要看停售站台票的理由是否充分合理?北京铁路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停售站台票主要是从安全角度考虑,是出于对站内乘车安全和站台候乘秩序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客流,杜绝部分乘客利用站台票逃票或登车超载补票。应该说,安全和秩序是两个很重要的理由,问题是为了安全和秩序是否一定要在便利舒适上作出一定的牺牲?很不幸,答案可能是确定的,比如安检程序会降低进站的效率,甚至让人不太舒服,但为了安全的需要却是必需的。事实上,长期以来,利用站台票混上列车的事情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有关报道多年来一直不断。一些不法之徒利用站台票混上列车行窃的案件也是层出不穷。再加上近年来恐怖袭击事件的频率上升,只要站台票制度存在,要从根本上降低这些安全风险与漏洞是不大可能的。此外,停售站台票本身,可以减少相当一部分火车站的人流。如据报道,北京停售站台票,一年减少收入400万,这样算来每天减少的进站人次当以万计。单就这一点,乘客在火车站的舒适度就会有相当的提升,更何况安全问题也会有一定改善。

    尽管从大的方面讲取消站台票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取消以后部分旅客的接送需求怎样满足?车站方面是否就可以从此无视部分人的这种需求?这又是另一回事。作为一种公共服务或是准公共服务,出于安全等考虑取消站台票导致的公共服务品质的下降必须被控制在最小的程度。

    北京铁路部门也是意识到这一点的,比如北京西站有关负责人就表示,停售站台票后,有需要接送“老幼病残孕”重点旅客的,可到各进站口的“爱心通道”专岗办理“接送站凭证”。北京站也在3号验证验票口设立“爱心卡”办理点,为老幼病残孕等旅客免费办理“爱心卡”,持卡可以进站送人。问题是这些服务的信息是否被公众提前准确地获知?比如,取消站台票的消息是否提前作出了广泛的预告?公众是否能很方便地知晓获取替代性服务的各种信息以提前作出准备?这些信息的预告、传播、送达率某种程度上是比服务本身更重要的服务!除了信息的提供要及时、准确和方便获取以外,站内服务也有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更清晰更便利的标牌指示、信息咨询,更多的助行设施(机场可以提供大量行李车)等等。这些服务上的准备如果做好,会很大程度上减少公众的不满,赢得更多的理解。

     对公众来说,也需要认识到,从长期看来,站台票的取消可能确实是大势所趋。因为虽然亲情的表达、旅行的便利可能很重要,旅行的安全和良好的乘车秩序也很重要。站台票的存在固然满足了一些人接送旅客的需要,但是也给一些利用站台票混入车站甚至逃票上车的人提供了便利。目前的矛盾主要在于,铁路方面在取消站台票后相应的服务环节没有跟上,没有用替代性的服务来满足部分特殊的接送需求。虽然,铁路方面已经采取旅客“爱心卡”等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这种服务能否更加便利,更加人性化,“爱心通道”能否真正畅通?能否方便一些特需旅客提前进出站,同时又规避安全风险?这些方面都有许多工作可做。

     看来,站台票停售还需要给人们一段适应时间,而化解种种不满,只能通过更加耐心、细致和周到的服务,假以时间,让无法进站接送的不便与不快,被更为井然有序的乘车环境秩序以及更周到热情的服务所化解。

收听本期《议政论坛》:http://audio.rbc.cn/play.form?programId=81&start=20140415163000

http://album.rbc.cn/p500/20140415/1af8c927-2435-4ed4-98f9-ad9576106766.jpeg

本期节目嘉宾北京市政协委员,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子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