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武行为”的精神分析式的片面思考
(2011-11-26 20:37:13)
标签:
杨武事件
精神分析
俄狄浦斯
阉割焦虑
杂谈
|
分类:
心理学
|
在微博上有个朋友@了我,被问及关于“杨武童年受辱经历有什么看法?如果他找你咨询,你会怎么处理?”
为了这个问题,我看了老宫微博中链接的柴静对此人此事的一些看法。基本上了解,大概一个联防队员在杨武面前将其妻子强奸,而杨武当时没有做任何反抗,只是事后报了警。于是很多人大概都认为杨武简直就不是男人,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妻子被强奸而不做任何反应?!
“是呀!他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妻子被强奸而不作为呢?!”这也是我作为一个女人来说第一个浮现出来的念头。然而,从心理工作者的角度再去看,我会想到也许有什么阻碍了他,使他不能在那一刻反抗。
从柴静的博文中,我看到一句话:当警察询问他“你为什么不救你老婆?”口气中有责问,杨解释“我怕我杀了他,我还有七十多岁的母亲……”于是,我脱口而出“我觉得他似乎还挺‘爷们儿’的”。但是,电脑对面的寿先生并不同意我的观点。
讨论中,寿先生例举古往今来,国内国外很多典故,借以说明杨武的这一表现很可能是“强权下的阳痿”。或者说他认为,从俄狄浦斯的关系中,也许杨武的这一表现,并不仅仅是出于“阉割焦虑”而做出的反应,更有可能的是其早就被‘阉割’了,进而失去了反抗、回击的能力。
我表达的意思也集中在俄狄浦斯关系中的理解,回忆俄狄浦斯的故事,当俄狄浦斯与生父狭路相逢,并在生父向其挥鞭之后,愤怒的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了自己的生父,以及接下来一连串的错误。我认为杨武当时的表现,如果真的就像他说的那样“我怕我杀了他……”而没有制止这次暴行的话,那么他似乎表现的比俄狄浦斯好,至少让“罪恶”就此止步。从这个意义上看,我说他还挺“男人的”。
当然,这个表达并不能说服寿先生的观点,同时我也同意寿先生的观点。他认为,这句“我怕我杀了他……”更像是杨武的自我防御,似乎他害怕被人看到自己的无能,与此同时他也无法接受自己是个不能反击的已经“被阉割”的男人,因而找出一个这样的借口,来缓解这种无能感带来的内心焦虑。
与寿先生的观点相比,虽然我的那个解释看似更良善,但是我必须承认寿先生的观点更说的通。接下来,站在这个立场,我会觉得媒体在关注这件事时的态度上,令人发指。从精神分析的角度上看,对于一个已经被阉割了的男人,他一定是害怕被人发现自己的无能,以及这个令他感到羞耻的‘真相’,无论他用何种方式遮挡自己的无能,我们都该报以尊重。而媒体报道的倾向,就像是:明明知道对方是个‘太监’,却非要当众让其脱下裤子已证实其是个“废人”一样,缺乏最基本的对人的尊重,以及对人性的敬畏!
对此事,阿诺所要表达的观点就到此为止。
注明:本短文,因为对现实事件资料收集有限。故,所有判断仅是猜测。文中观点只是站在精神分析背景下进行的描述。所用到的概念和典故,均属来自精神分析的经典故事和名词。文中出现的一些词汇如:“阉割”“阳痿”“太监”等,均非对现实情况的描述,而是象征层面的隐喻。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