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妖魔化”的良善职业(1)
(2011-11-25 10:57:49)
心理咨询,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已经逐渐深入人心。从最早别人问我:“心理学是干什么的?与看风水的有区别吗?”到如今别人说:“哦,朝阳行业。不过,人要病成什么样子才会去找你们?”
老实说,无论是在早期,还是当下,我都无法给出一个令对方满意的回答。身处,这样一个行业之中,不免会考虑这个职业今后的发展,对于生存的现状,有时候深感无奈。
无奈之一:心理咨询师(治疗师)需要成名!
昨天,与几个同行好友聊天。lg说:“那一天,我邮箱里收到一封邮件,就是#¥%机构发来的,说他们机构与%¥%电视的心理访谈类节目达成合作,如果您愿意上节目,可与我们联系。我们负责安排上镜……”
直觉告诉我,这不是一顿免费的午餐:“要收钱吧?”
lg:“那当然了,要不人家干吗呀!还说呢,有个案,带个案,没有个案的我们可以找演员扮演。”
hy插话:“是的,现在好像%**上了电视节目以后,来访者排着队,以前的收费从500每节到现在800,1000,还是有好多人找。”
lg转身对我说:“记得你说过,这个职业不要太多在媒体出现……”
是的,在我看来这是对治疗师的保护,同时也是对来访者的保护。一个常常在媒体中频繁曝光的咨询师,会让很多观众对其投注太多理想化的东西,而这些“理想化”并不会给咨询师带来太多的好处,要知道理想化的背后就是妖魔化。你稍稍的不在意,来访者的理想化就会破灭,那个与理想化连体的妖魔化就会出现,到时候就不仅仅是治疗师承接不了,最重要的是:来访者的“理想化”再次破灭意味着又一次的创伤。而这个后果,也许是咨询师自己无法承担的。
在目前这个环境下,似乎如果咨询师自己不做任何宣传,又会面对被冷落的境地。有需求的那些人,面对着宏大的心理咨询师队伍,常常面临无法选择的局面。此时,大家更加相信那些具有一定公信力的媒体,也在情理之中。认为凡是到这些地方,以专家身份出现的都是值得信任的。我不能否认,确实有一部分在媒体上出现的专家,的确有专业水平。但确实也存在着很多水平不够上来充数的。然而,无论如何,阿诺也一直认为正是他们的出现和“牺牲”推动着这个行业的发展,为此对他们应报以感恩。
但,如果因此带来了被妖魔化的结果,也是同道们要反省的事情。也许,在自我宣传的同时,作为行业的从业者,还需要对自己的内在修为有个清醒的认识。
(当然,阿诺知道这个认识,是最难获得的,那么基本上阿诺刚刚说的这些均属于,正确的废话!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