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加中国精神分析大会的感受(三)-- 分享(2)

(2009-09-24 14:39:10)
标签:

精神分析大会

两性心理

杂谈

分类: 杂谈

                                      心理两性因素

   这是一位来自马兰西亚的学者,年轻中带着羞涩。

   他认为人与生俱来都有两性的心理素质,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社会规范和我们所受的教育让我们更强调了男性或女性的心理特质。

   说到这里,我是完全赞同的。前段时间翻看很多同性恋方面的相关资料,发现无论学者们如何从遗传学、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等等角度去理解似乎都找不到让人们认可的答案。我想正如同性恋专家们最终解释的那样,其实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同性恋或异性恋,只是我们身处的社会环境或家庭背景造就了我们最终性取向将走向那条道路。

   马兰西亚的这位学者认为,如果一个人可以接受内心中来自两性的不同心理特质,那么这个人会比其他人更适应社会的竞争。对这个观点,我有保留的意见。咋听起来的确有一定的道理,想想看一个男人,有着与其他男人一样的侠义、勇气、一样的豪迈、坚毅。但是他同时也具有女人的温柔、细腻以及那种可以包容一切的入水般的灵动。先不去考虑是否真的可能有这样的人,只是感觉这个人的角色转变是否会让其不知所措?真有这样的一个男人,相信他会有能力应对男人们那充满竞争的世界,同时他也会得到许多女人的倾慕,呵呵……

  梦想,不仅是我的梦想。但真的可以做到吗?真的做到会是什么样子?

  社会按照它的意愿塑造人,而这造人的方式我想也该有其不同的分工,也许一个人同时具备男性和女性的特质可以为他(她)提供更多的应对社会的方法或者说是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但是这样的人是否真的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我想着仍旧是一个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但是,这样的思路也是可以为我们在帮助同性恋者的工作中,提供了另一个视角。也许帮助他们接纳心中的两性素质也可以达到某种心理的安宁……

这位学者有句话也许于此无关,也许于此有关,但却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说:“脆弱就是任性的遗忘坚强。”而脆弱是女人的象征,坚强则属于男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