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加中国精神分析大会的感受(二)--- 分享(1)

(2009-09-23 13:58:15)
标签:

精神分析大会

嫉妒

羡慕

杂谈

分类: 杂谈

                                        扭曲的爱

    也许是因为文化的不同,也许是因为翻译的缺失,这开篇的第一场分享听起来有些费解。演讲者是位美国的‘老爷爷’,他的样子可爱至极,像极了《飞屋环游记》里的卡通老头。有时我甚至以为他就是那部卡通片的原型。

     参加中国精神分析大会的感受(二)--- <wbr>分享(1)

    ‘老爷爷’在演讲中想要说明嫉妒和羡慕的区别,感觉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中嫉妒总要比羡慕来的强烈,然而似乎‘老爷爷’的文化告诉他这两个词恰恰与中国文化是相反的。

    在他看来(谈及他的理论,我们也要暂时抛开传统的中国式的理解),羡慕源自于二元的关系,也就是说羡慕是发生在二个人之间的一种情绪体验。而嫉妒却发生在三个人的关系之中。

   嫉妒,是一种个体感到被排除在一个亲密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关系之中,这种被排除的感觉会给个体带来丧失感,伴随某种哀伤,还有莫名的羞耻感。

   这样的说明,让我的思绪慢慢的从大脑里飘出,引起一段如此的自由联想……

  ‘望着他们,我能强烈的感受到那种亲密,那种我渴望已久的亲密。我有强烈的难以抑制的冲动想要进入他们的亲密关系之中……

   然而,我不能,我没有资格也没有理由,我是被他们排除在外的‘孤魂’……

   望着他们,我清楚的看见他们相互爱抚的样子,温暖祥和。而我却只能停留在黑暗和冰冷的角落,难道我只能站在这里,难道我不能拥有温暖的怀抱吗?

   不!我一定要做些什么,让他们分开!让他们不在我的眼前表演这该死的亲密!

   不!我根本不想像他们一样!我根本不需要温暖!我是黑暗与寒冷的孩子,我恨这该死的温暖!’

   ……

   ……

   羡慕,这是一种总感觉别人比自己更好的感受,(也许中国人的谦虚表面上看起来也总是这样表达着:我不如你~)自己是次等‘产品’。然而,羡慕本身并非只有一种解释。无论是从一个地域的文化还是著名的哲学家尼采那里,我们都可以看到他们将羡慕分成不同的种类。通常的羡慕,会给人带来痛苦的感受,当看到比自己更加年轻,比自己更有力量的人时,此刻停留在内心的仅仅是羡慕伴随的痛苦,这样的感觉似乎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感到过。我最早的印象就在5岁时看到23岁的幼儿可以不用自己走路而赖在妈妈的怀抱,那时的我脑子里就有强烈的感觉,那感觉告诉自己‘我也是个不大点儿的孩子,我也要妈妈抱抱’,可是很遗憾我再也不能像23岁的孩子那样依靠撒娇就可以达到愿望了。那份渴望变小的愿望,渴望回到比现在更小的心愿直到现在也无法达成,我想也许这一生也没办法再做到了吧。

   还有一种更为强烈的极具破坏性的羡慕,它来源某种莫名的难以言说的痛苦。也许,恰恰是因为那种不明原因的原因,让人更加惶恐,更加无依无持。此刻,不仅只有痛苦,还有深深的绝望,绝望到想要‘干掉’那个让你莫名其妙产生羡慕的对象。毋庸置疑,后者的羡慕里隐藏着怨恨,怨恨某种不公平,怨恨生命对自己的不公正,然而这种怨恨却毫无力气,绝望、被羞辱、像毒蛇一样紧紧的缠住一个正在经历羡慕的人……

    说到这里,我还是无法真正的将嫉妒和羡慕或是羡慕的种类进行严格的区分,因为我相信这些感受都是交织在一起的,无法分清那一刻我是嫉妒还是羡慕,但是那些伴随的情感诸如:痛苦,绝望,怨恨……却总在我的耳边响起,也许它们从来就是一回事,也许它们都是‘上帝’派来折磨我们的‘魔鬼’,它们的存在告诉我们爱并非完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