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师阿诺
心理师阿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925
  • 关注人气:3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加中国精神分析大会的感受(四)-- 分享(3)

(2009-09-24 15:50:31)
标签:

精神分析大会

死本能

无常

佛教

杂谈

                                     死本能与无常

    这是众多主题中最使我着迷的。演讲者是自体心理学家徐钧,一个面带和善,温和但不失张力的男人。

    著名的心理学家科胡特提出,精神分析治疗结束的几项标准:幽默,创造力,同理心,无常,智慧。不难看出,科胡特希望将‘无常’的理念进行到底。

    曾经,我让爷爷帮我写几个字‘与无常共处’。老爷子虽嘴上答应,但却面露不悦。

    有一天终于无法忍受告诉我:这个‘无常’不好!

    我问老爷子:哪里不好?

    老爷子说:会让人想到黑白无常。

    我说:那您知道为啥要把那两个鬼叫做黑白无常吗?

    老爷子说:不知道。

    我说:也许是因为人的生和死本身就是不确定的,所以要给它们起名叫‘无常’吧。

    我知道,到了爷爷这个年龄的老人,对死有着不同于其他人的敏感。我想他也一定感受到这两个字与死亡的联系,才会感觉不舒服吧。

    然而,就科胡特提到‘智慧’的含义却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道理:人可以了解少年的激情,青年的成熟和老年的失落。这就是智慧,人生的智慧,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其真正的含义恰恰是用智慧超越死亡之意……

    那么,究竟什么是无常?佛陀认为无常是世界万物从生产到毁灭的过程。死亡的终极目标是回归自然状态。佛洛依德也在《超越现实原则》中提出‘死本能’时这样说:所有有机体都是一种紧张的状态,而死亡是将有机物变为无机物的过程,也就是恢复到自然的状态。

    在佛教中,总有‘轮回’的声音在人们耳畔响起,很多人仅仅是讲轮回定义在生命的周而复始,定义在前世作孽来世必报,定义在只有今生行善来世才可投胎做人的思维上。很早我就知道,如果佛陀真的将轮回定义在这些小问题上,那么我想这并非是智慧的。一直以来,人就对死亡充满着恐惧,从古至今,人类所有的努力似乎都在与死亡进行着对抗,这很像佛洛依德谈到的‘强迫性重复’--- 生命在寻求自我保护时就与死本能不停的对抗,然而任何事物都必将以‘死’谢幕。这是自然的表达,是回归到彻底自由与平静的状态。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关系是永恒的,都由姻缘编织,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不确定,没有谁是绝对的主宰。这是世界本真的样子,接受这种不确定的关系使我们感到生命的旅途更加真实。

    佛说:事物是存在的,但是以无常的状态存在着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