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填、挖挖,弄俩花花
(2010-07-21 07:34:39)
标签:
杂谈 |
“郑州郑州,天天挖沟,一天不挖,不叫郑州。”这句话在郑州可以说已是家喻户晓,它十分形象的描绘出郑州的实际情况。不仅在郑州本地十几年流传不衰,而且已经走出省界,传遍全国。笔者出差到外地,当地人听说是来自郑州的,立马会念出这个段子。可见它已经成了郑州的标志性语句。之所以能获十几年不衰的殊荣,是因为虽然十几年来郑州各方面都有很大变化,但还有些东西就始终没有改变,“天天挖沟”就是其中之一。
城市要发展,有些挖沟当然是必要的。但是一条马路能在短期内反复开肠破肚就无法找到合理的解释。
有计划不周的原因。输水管刚刚埋好,热力管又要开挖,紧接其后还有电力、通讯。你方唱罢我登场,谁都可以破土动工。而且,有些部门刚刚完工又要改线路,就要再倒腾一遍。倒霉的是沿街的店铺和出行的百姓。
也有GDP的原因。反正挖也是GDP,填也是GDP,一年里挖填几次,GDP就会增加些许百分点。如此简单的数字政绩,小学程度都能算清楚,何况现今的领导大多是在职硕士、博士生。
还有一个原因,是有关方面十分避讳,而百姓早已看得清清楚楚的。那就是坊间流传已久的另一句民谚,说的是“填填、挖挖,弄俩花花。”其中的猫腻,不言自明。在“弄俩花花”者的计划中就根本没有一次成型的工程,因为,没有了这些工程项目的反复折腾,就断了这些人的生财之道。
据说,近几年郑州在市政方面,为了积水点改造和精品街工程投入了几千万的资金,这些资金,当然是既包括了填,也包括了挖。设计失误,计划不周固然花了许多冤枉钱,然而,耗资巨大的积水点改造,被一场大雨浇的涛声依旧,刚刚修筑好的路面会几处塌陷,完工不久的过街天桥能伤痕累累,才算铺好的人行道会遍布残缺,真想问问主管这些工程的相关部门的领导们,你们家的新房装修是否也是这样?!此类问题,恐怕就不能归结为简单的设计和计划问题。不信就对这些项目来个底朝天的独立审计,只要能认真对待,不信查不出几个贪官污吏。
“天天挖沟”在郑州好像已经是积习难返,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要让郑州甩掉“天天挖沟”的帽子,且取得阶段性收效,不妨顺着民谣,从搜捕“弄俩花花” 的鼹鼠入手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