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拿大假日里的门前摊位

(2010-04-27 08:50:07)
标签:

杂谈

 

还是在加拿大学习期间,有一次我们从一个城市转向另一个城市,途中经过一个小镇子。随队的当地翻译提议拐个弯儿到镇上看看,说今天是星期天,镇上不少家庭会把自己多余不用的东西摆在自家门前相互交换或卖给过往的行人。大家一听都来了兴趣,不指望能淘到宝物,顺便搜寻两件小物件做个纪念也算是不虚此行,于是就下了公路直奔小镇而去。

小镇离公路不远,没走多远就可以看到一片住宅,大多是一些两三层高的相连或是独立的小楼,都是红瓦尖顶有一个不大的平台,类似国内那种两层半的小别墅。镇子不大,站在镇口一眼就可以看到另一头。一条不算宽的沥青路从镇子中间穿过,几个分叉就把镇子中的住户联结起来。

镇上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每周的周末,好像也只能是在周末,各家可以在自家门口支起台子,摆出摊位,交换或是销售家里不用的东西。

走进镇子,果然看到不少住家的门口都摆放着用条桌拼起来的临时摊位,干净的桌面上摆放着不少的小东西,有书籍、绘画、唱片;茶具、餐具、玩具;木雕、漆器、瓷器;还有小工具、小电器、仿真首饰、精巧的挂件等等,还有一些大件儿的东西放在台子下面。东西虽然都是用过的旧物,但是全都擦拭的干干净净,摆放的整整齐齐。

我一眼就看上了一对带把儿的杯子。乳白的颜色,通体透亮,看似精白瓷器,实则是玻璃制品。杯体上两面烧有浮雕,是两个人在桌旁对面而坐,一个侍者手持酒壶站立一旁,桌上正是放着这样两只杯子。由此推断,这杯子是用来喝啤酒的。

由于还要赶路,我们没有再往镇子的深处探访,大家仅在镇口的几家看看就各有收获。领队看中的是一辆自行车,看看车身,掂掂重量就知道是一辆好车。大家都说不好往国内带,经常出国老有经验的领队却不以为然,回到宾馆他把车子大卸几块,又找来瓦楞纸箱把拆散的车子包裹起来,四四方方的也就是一个车轮大小的体积,后来顺利带回了国内。

居家过日子,时间长了谁家都会有一些已经不用的东西。尤其是提倡独生子女以后,家家都有一些小孩儿用过的童车、玩具。对这些东西真是弃之可惜,留之碍事。在一些家庭成了包袱,对另外一些家庭却又正当用时、求之不得。倘若也能像加拿大那样大家约定个时间就近摆出来相互交换,或是待价出售,对人对己都是一件好事。

现在国内也有一些旧物交换的临时场所,笔者就在一处公园的角落里看到过。但是,大都是经过中间人收集后再二手出售,东西也都是十分凌乱的就地摆放,给人以脏乱差的印象,即便是有心想要,又担心它来路不明,不大干净。大河报倒是经常在报端开辟易物专栏,也成全了不少读者。但总是感觉没有形成规范,不像那种既有约定的时间地点,又是来路明白的自家东西让人顺心、放心。

当然,开辟假日门前摊位,必须要有一定的规矩,既不能搞成转手倒卖的市场,更不能让其藏污纳垢贻害四方。我们不妨学学国外,在一个社区内或是一条街道上,大家约定一个时间,就在自家门前,或是在社区指定的地方摆摊,只允许拿出自己不用的东西搞一个假日交换。有关方面可以倡导一下,并对这种家庭交易开开绿灯,给个方便,岂不是一件简单而利民之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