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修改)

(2018-03-02 10:58:44)
分类: 单元教学目标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修改)

董浩 刘艳丽 苏立军 高启山

5 古诗词三首

  

【字词积累】

1、要注意的字音:

草铺(pū)横野   

2、要注意的字形:蓑

【阅读理解与积累】

1、结合注释,读懂诗句的基本意思。

2、展开想象,体会“铺”“弄”的动词化用法,感受景色的优美和环境的静谧;结合“弄、卧”体会出牧童的无忧无虑、天真烂漫。

3、感情朗读,熟读成诵,并会默写。

舟过安仁

【字词积累】

要注意的生字:收篙(gāo)停棹(zhào)坐船中

【阅读理解与积累】

1、结合注释,读懂诗句的意思。

2、把“怪生、都、不是、是”联系起来,体会两小童的“借伞作帆”的聪慧与童趣。

3、背诵,会默写。

清平乐·村居

【字词积累】

1、要注意的字音:

清平乐(yuè  小儿亡()赖   翁(wēng)媪(ǎo  卧剥(bāo)莲蓬       

2、通假字认识与理解:

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例如:小儿亡()赖中,亡()同无(),指顽皮淘气

【阅读理解与积累】

1、结合注释,读懂诗句意思。

2、联系上下阙体会 “醉”的多层含义,让白发老夫妻陶醉的原因不仅是酒,更是被悠闲、美好的乡村生活所陶醉。

3、结合“卧剥”,感受童年生活的无限乐趣。

4、背诵《清平乐.村居》

【表达赏析】

三首诗词,都写了“童年生活中的趣事”,《牧童》中“一弄一卧,两个动作,就把儿童生活的安静与闲适表现的淋漓尽致;《舟过安仁》中的“两小童借伞作帆”,他们的聪慧与快乐跃然纸上;《清平乐.村居》中,“卧剥莲蓬”的小儿更是活泼可爱、无忧无虑。

【拓展积累】

搜集描写童真童趣的古诗词(《宿新市徐公店》、《池上》、《村居》、《所见》、《小儿垂钓》等等),积累背诵。

 

6 冬阳·童年·骆驼队

【字词积累】

1、要注意的字音、字形

毡(zhān)帽    (xiè)    (jǔ)(jué)    沙漠(mò)     

寂寞(mò)        棉袄(ǎo)     (páo)        (shǎ)   

重(chóng)临于              一去不还(huán

“漠”字写的时候要与“寞”加以区别。

2、新词积累

毡(zhān)帽   寂寞(mò)    (jǔ)(jué)     铃铛

【阅读能力锻炼及句段积累】

一、 初读课文,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中,采用“分段阅读,读完理解词语,顺便读懂句子,再体会这一部分表达的意思”的方法。在后续读懂词语读懂段落意思的过程中,遇到与前面有联系的,联系起来体会,顺便读懂联系,学生做不到的,加以提示。

1、读课文1-4自然段,联系上文读懂“看呆”的意思和看待的理由,读“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一步一步走来”“那样……那样……那样……”和描写骆驼咀嚼的样子的语句,练习想象:小小的“我”看到和想到了哪些画面,看到这些画面时候的态度——“我”对神秘的“骆驼队”的好奇和喜爱的情感,朗读第四自然段。

2、读第5-9自然段,联系通过对内容的比较,来体会我当时内心与我和大人对关于骆驼想法的一样和不一样。

重点联系联系上文理解:“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一些”的意思——我的想法中,与大人想法的那些地方“也许更美”,从“一定是”体会我当时的语气和态度,体会“趣”。练习朗读我的想法一段。

3 读第10-14自然段,继续体会我当时幼稚的想法,体会“情趣”所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读第1516自然段,练习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抓住“……过去……过去……又来了……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我多么想念……” 等词句体会“我”对童年的眷恋。

二、回顾全文,概括文章写了“我”与“骆驼”之间的几件事,进而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要点:看骆驼咀嚼、关于驼铃的联想、想为骆驼剪毛、询问骆驼夏天的去处。

三、背诵第2段“我站在骆驼的前面,看它们咀嚼的样子……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一部分、第5段以及第16段。

【表达学习】

学习体会“通过对某一特定事物在不同情境下的细节描写来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

 1、通读全文,通过对比发现我对骆驼的看法和态度与达人们有哪些不一样,并思考为什么会不一样,发现“童趣”的特点。

2、体会作者是“抓住了自身与大人关注点不同的这些小细节,进行了具体描写,才层层深入地表达出了对于骆驼的无比关注与喜爱之情”。

 

【拓展阅读】

林海音《城南旧事》

 

  

7*祖父的园子

【阅读能力锻炼】

1、练习采用“分段阅读,读完理解词语、句子,再体会这一部分表达的意思”的方法读懂各部分的意思;

2、用简要的语言说一说“我”在院子中所做的事儿。

3、思考、探究:

1)朗读4-5自然段,体会“祖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一系列排比句子中“我就”写出的“自由”以及排比句式表达出来的欢快特点。

2)删掉第17段对于动植物随心所欲生长与活动的描写可以吗?为什么?体会 “衬托”的作用以及作者谋篇布局的用意之所在:更加突出童年生活的无拘无束、自由快乐。

4、背诵课文第4517自然段。

【拓展阅读】

萧红《呼兰河传》

 

8童年的发现

【字词积累】

1、要注意的字音:

情不自禁(jīn  细胞(bāo)   (pēi)  (huò)   

2要注意的字形:

(huò)    困窘(jiǒng    羞愧(kuì

3四字词语:情不自禁     翻来覆去    绞尽脑汁

【阅读理解能力训练及句段背诵】

一、初读课文,练习一边读一边想,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办法,读懂课文内容。

1.读课文1-2自然段,用抓住最重要的意思的方法,概括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

2.读第3-13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读懂“我”发现了什么,是怎么发现的。

3、读课文14-19自然段,用“因为什么,我发现了什么”的方法概括这部分的“主要发现”

二、回顾全文,进而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语言表达学习】

1、引导学生观察文章第1段与第313段、第2段与1419段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文章开头交代结果、下文逐步展开的写法。同时,体会此写法的表达效果: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2、文章在介绍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时经历了三个阶段: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发的思考和老师对此的解释、因老师的解释引出新的疑问“人怀胎为什么是九个月呢”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最后得出结论。这三个阶段相互之间是因果关系的,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3、对比阅读,发现“童趣”的规律——跟《冬阳·童年·骆驼队》比较,同样是童年有趣的事情,两篇课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写作练习】

 

9*儿童诗两首

【阅读能力训练及积累】

在读通诗歌、大体理解内容、初步领悟诗歌传递的情感的基础上,大量的、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进而熟读成诵,牢记于心。

通过诗歌中的语句,感受童年的奇妙幻想以及童年生活的乐趣组成的一幅幅“水墨画”。

【语言表达学习】

感受儿童诗的特点,借助想象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境。感受童年快乐,体会儿童丰富想象。

                                                                                                                                                       

单元整理

童年是充满纯真和情趣的时光,本单元就是以童年为专题来编排的,本组课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者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结合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表达,使得文章真实有趣,充满童年的美好。

《古诗词三首》 

这三首古诗词,在内容上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都是写古代儿童无忧无虑的生活。不同的是《牧童》描绘了牧童晚归休息图,《舟过安仁》描绘的两小儿船头以伞使风的场景,而《清平乐·村居》则营造了一个五口之家的温馨幸福的农家生活画面。《牧童》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舟过安仁》写了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从中也看出诗人的童心未泯。《清平乐•村居》全词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风景图,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其中“清平乐”是词牌名。

《儿童诗两首》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中国著名作家林海音。本文是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以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作者在文中“默默地想,慢慢地写”了童年这样几个画面:看骆驼咀嚼、想象骆驼系铃铛、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好奇地问妈妈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四件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这些场景是按季节推移顺序写的。 

《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呼兰河传》,课文描写了作者童年在祖父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童年的发现》讲叙了作者童年时代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经过,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表现了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  

【单元写作】

打开记忆的闸门,写出自己曾经经历的童年趣事,可以借助在本组中学到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进行写作,叙事清楚,表述真实情感。

语文园地二

1、归纳:整个单元的课文,作者真实的感受是什么?怎样写出真实的感受——当时是怎么想的,就怎么写。

2、背诵“日积月累”

3、看图,细致观察,发现童趣所在。

4、回忆日常生活中的“趣”,写一件事,把“趣点”写得具体明白,把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写下来。

 5、拓展阅读高尔基的《童年》,交流对高尔基童年生活的感受,能够简要讲述至少三个高尔基童年中与我们不一样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