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修改)
(2018-03-02 10:50:35)| 分类: 单元教学目标 |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修改)
曹峰丽
5中彩那天
【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2、多音字:中(zhòng)彩
3、记忆字形:梦寐以求,注意“寐”的下半部分的笔顺。
【阅读能力训练】
1、练习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读懂课文内容。
需要查字典并结合上下文理解的的词语有:生计、拮据、梦寐以求、馈赠、共享、闷闷不乐、疑惑不解,在查字典的基础上,能够结合课文语境读懂词语在课文中具体写的内容。
2、练习讲述故事,抓住主要人物做事的特点,简要讲述故事——讲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讲述经过时,简要说清楚人物做事的特点。
3、练习在上下文的联系中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训练要点:在文中找到重点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同时找到与日常认识经验的联系,在读懂联系中理解重点语句。
母亲的话:一个人只要活的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结尾的话: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深刻的体会。是啊,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阅读思考的过程:先理解诚实、有信用、财富、富有;再带着“为什么”的疑问,找到作者当时的疑问:“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不高兴”、“难道我们中彩得了汽车”是不道德的吗?”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结合有信用,理解“道德”——结合第八自然段父亲在彩票上做的痕迹及其变化,推想父亲当时内心的矛盾,体会从而理解道德抉择在文中的具体意思的意思及其结果。
结合生活实际,联系“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联控股属于自己的汽车”,再结合第八自然段,思考:父母的眼中,财富、富有,代表什么,外在的财富和道德、内心精神的富有,哪个更重要。
再次读开头母亲的话,读出语重心长;再次读结尾的话,读出内心的欣慰、欢快的态度。
【表达学习】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来表达心理的方法;学习细致观察人物说话时“神色、语气、语言内容”。
1、表现人物矛盾的内心
“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得奖是高兴的事,可父亲却是严肃的,让读者不由得去想个为什么)
“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这里面没有出现父亲,但却能让读者通过那个淡淡的刻字和淡淡的痕迹,仿佛看到父亲得知中奖之后的矛盾心理,以及想得到那辆车而做出的举动。)
2、父亲还车前后表现对比
“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话音刚落,我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是打给库伯的”
“那天吃晚饭时,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归纳:父亲在本文中的几乎没什么语言,唯一打电话也没有出现话语,但是,从几处涉及到父亲的文字,作者通过父亲的神态、动作就表现出了父亲的喜怒哀乐。
我们观察人物,要细致观察人物做事情过程中的神态、动作、语言的变化,抓住我们看来正常与不正常的矛盾展开思考,想一想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推测一下人物内心在想什么,人物具有怎样的道德;写的时候,把这些正常与不正常的行为表现、神态、语言写清楚,能够很好的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拓展阅读】
《信守诺言的宋庆龄》
读后找到宋庆龄与父亲的共同点,在文章写法上的共同点;同时体会:两篇文章在表达通用主题的时候,在选择的内容上有什么不同点。
【写作练习】
我们身边的人,有的大方爽朗,有的吝啬小气;有的善良宽容,有的斤斤计较。观察你熟悉的一个人,他怎么说、怎么做、有什么样的神态表情。想一想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推测一下他内心在想什么,人物具有怎样的道德;写的时候,把他的行为表现、神态、语言写清楚,能够很好的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字词积累】
1、多音字 闷(mēn)好,削(xiāo)好
【阅读能力训练】
1、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画出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并在书上作简单的批注,读后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交流。
2、一边读一边想,文中的三处“万年牢”各是什么意思?可以先联系上下文分别说说它的意思。
读书,能够理解对文中三个万年牢的含义;讨论三个万年牢之间的关系。
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
【表达学习】
体会“流传的语言”的精妙特点。课文中出现了一些含义深刻、被人们经久传诵的语言。
1、语言精练,凝缩了很多普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让人们容易记住,易于流传。如“万年牢”的两层含义。
2、读起来朗朗上口,期间含蕴着深刻的哲理。如父亲说的“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究实在是万年牢”一段话,既押韵上口,易于背诵,又说出了做买卖的做人哲理。
【阅读拓展】
搜集一些带有“民间流传的关于诚信”的谚语的故事,积累这些谚语。
7尊严
【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2、记忆字形 “尊”、 “瘦”里面的“叟”、 “捶”右边的“垂”的笔顺;
3、积累描写人们苦难生活的词语:疲惫不堪 骨瘦如柴 狼吞虎咽
【阅读能力训练】
1、读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讲清起因经过结果,能够抓住年轻人与其他人的不同——虽然非常饥饿且身体很虚弱,却肯白吃别人的食物来简要表述故事。
2、查字典的基础上,练习用文中人物的的具体语言和行为,来解释“尊严”。
3、结合课文的故事和结尾段落,来解释杰克逊大叔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讲清楚尊严与财富的关系。
【表达学习】
研读项目:细细观察,发现观察对象与其他人的不同
再读课文,思考
作者是怎样观察清楚要写的人物与其他人的不同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对比),理解关键词语对表现人物内心思考的作用,讨论这样对比下的人物外貌行为动作语言等描写的作用,加深对文本所表达思想感情的体会。
【写作练习】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很多很多人。这里面,有我们的榜样、楷模,从反面教育我们的人物。我们在与众多人打交道的时候,要善于发现与众不同的那一个,与他亲近,与他交往,去观察了解他,了解他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与其他人在行为、神色、语言、相貌上有怎样的不同,这样你的生活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做人做事的方法上、在道德上、在你的知识上……将来写作文的时候,你也能够写出这个人与其他人的不同点。
【写作练习】
悄悄地到卖东西的小摊边或者商场热卖的柜台前,仔细观察围着卖东西的一群人,找出其中一个表现与众不同的来,看看其他人有啥表现,这个与众不同的人有啥与众不同的表现,记录下来。
傅雷-地板上的尊严
一位很早就死了父亲的男孩,与母亲过着清贫的日子。
有一年暑假,他与小镇上的一位同学相伴去同学的爷爷家玩。同学的爷爷是一位退伍军官,他住在一座独院的两层小洋房内。小男孩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直住在烂泥屋子里的他哪里见过这样栽着花种着树的院子和被粉刷得漂漂亮亮的房子啊!
特别是当同学的爷爷和蔼地叫他脱鞋进屋时,他扭捏了半天,也不敢进去,因为那光滑的木质地板比他睡的床不知要好过多少倍。最后,他在屋子里坐着,挪都不挪一步,生怕把那地板踩坏似的。
后来那小男孩一个人回家了,他是哭着回来的,怎么别人家脚踩的地方都远远胜过自己睡觉的地方?回家了,他向母亲哭诉着自己的感想。母亲听完孩子的哭诉后,为孩子擦干眼泪,平静地说:“孩子,我们不必羡慕别人家漂亮的地板,再漂亮的地板也是被人踩的,只要我们好好地活着,不自卑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任何漂亮的地板我们都可以把它踩在脚下。”
那男孩擦擦眼睛,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后来,那男孩读中学了,他随母亲一起从乡下搬进了小镇里。几年后,历经坎坷,他又随母亲来到上海。昔日的小男孩,已长成了小伙子,他走过的地板越来越漂亮,但他时刻没有忘记母亲的话。虽然他依旧贫穷,虽然他见过许许多多漂亮的地板,但他从来没有自卑过,难受过,那些“漂亮”的地板上,只留下他那昂首前行的脚印。而那些脚印,则可让后世敬仰,因为那孩子成了大翻译家——傅雷。
的确,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漂亮的地板”困扰着我们,我们也常会因为它们的得失而或喜或悲。但不管怎样,我们都不应忘记自己的尊严,因为尊严是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它能给人以雄心和自信。
在生活中,哪怕一切都已失去,但只要有尊严,那便会有希望;只要拥有尊严,再“漂亮的地板”,我们都可以昂然地把它踩在脚下。
阅读思考:同样是写人的尊严,两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点?
8*将心比心
【字词积累】
1、多音字 扎(zhā)针
【阅读能力训练】
1、初读课文,查字典,了解“将心比心”的意思。
2、梳理出“我”所经历的两件事。小组之间相互口述,再在班上复述。
3、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母亲是怎样“将心比心”,讲述一下一般情况下该怎样将心比心。
【表达学习】
学习观察人物做事的动作细节、神态、语言细节。
细致观察到了,并且细致写下来,才能把文章写得很明白很具体,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写作练习】
安排单项的观察叙写人物语言、动作变化的单项练习。
单元整理
【表达学习】
一、语言表达训练目标:学习作者如何表现人物特点,塑造人物形象的。
1、四篇课文,在“有尊严的活着”方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体会“流传的语言”的精妙特点。
3、学习细致观察人物做事的动作细节、神态、语言细节,体会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推想人物内心在想什么)对写好作文的作用。
二、语言表达积累目标:
1、语文园地:
“日积月累”、“趣味语文”:关于“信”的语言积累。
2、本单元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语句积累。
本次习作的主题是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既然是心里话,就要饱含真情实感,而不是在课堂上做出来的,挤出来的,想出来的。在作文教学中,只有把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触及到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顺畅地吐出心声。当学生有了生命的冲动,有了创造的激情,那么作文课堂自然会成为他们情感激发,心灵对话的精神乐园。我建议把本次习作延长到本单元教学前的一到两周。让学生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记录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有什么特别的动作,神态怎样,表达了怎样的内心活动。在记录的基础上开展一次实践活动或者口语交际,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发现去交流,去述说,这样一定会激发出学生的真情实感,也就给本次习作带来了不一样的内容。
语文园地二
1、“词语盘点”和“读读记记”的词语,教师指导学生分类,抄记。
2背诵“日积月累”和“趣味语言”的内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