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专题系列博文十六
理想境地中的好导师
——晓相人声
对于大学生朋友们,不管是想考研还是已身处考研大军的队伍中,总会对自己读研后的未来生活充满着一种美好的畅想,但往往幸福的生活和工作不是仅仅依靠那张研究生的学位证来决定的,更多的时候,是一种信念,更是读研期间对自己的正确定位,在读的研究生朋友们,对自己导师的态度应该是积极肯定的,并且应拿导师当做父母看待一样才对,家庭中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引导是无微不至的,从这一层面上来讲,导师对待自己的学生也应如此,总有旁边的同学抱怨自己的导师如何如何,我只能说原因是相互的,所以就应辩证的对待。
但是对于研究生学术方面的教育,真正的负责任的好导师应该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1.项目和文章:
做项目和写文章应该是两件不同的事情,有的研究生认为没有项目就发不了文章做不了论文,其实不是这样的。简单分析一下:做项目是用最简单的算法解决最复杂的问题,而做论文是寻找一种复杂精妙的算法来解决一个不太复杂的问题。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有项目可做的研究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不用苦苦寻找课题,但他们也是痛苦的,因为做项目的东西放到论文里也许不太好毕业。无项目可做的研究生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任凭自己的思想翱游,创造出辉煌的成果,但他们也是辛苦的,因为这条道路完全要靠自己披荆斩棘。不过,不论项目还是文章都是以算法为核心的。算法的创新要验证必要性和完整性两方面,如果能够做到这一步,研究生的毕业问题就很容易了;
2.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
导师和研究生(硕、博士都在内)应该是探讨式的。因为研究生要毕业就要创造知识,而这些知识是以前不存在的,既然是以前不存在的,你的导师也不知道,他也不懂,所以他们的关系应该更像是朋友。而不是坊间流传的工人与老板的关系。并且如果导师能够全程指导自己的研究生的话,那么这个学生永远都超不过他的导师,而培养研究生的目的应该是要超越自己的导师而成为该领域的领军人物的。有些人总是说自己导师对自己课题内容不了解,不懂得指导,其实本来就应该这样,导师总是希望学生比自己出色,所以才要他们研究自己都不明白的东西。所以一篇研究生的论文总是要经过三番两次的修改,包括很多时候开题报告都要经过三四次的修改才合格,这才能最终定出个大概,否则这篇研究生的论文就是不合格的,因为如若你所写的东西都是已知的东西,那么就失去了研究生培养的意义。研究生和导师交流的主要是三件事:第一是针对自己的课题可以向导师提建议要求改善硬件设施;第二是通过认真分析自己所要研究领域的现状,让导师判断是否有发展情景;第三就是自己个人的能力要求了,所以说,不要把导师神话,因为他同你一样对新课题没有太多的了解和太深的认识,也不要极端的因导师不了解而埋怨他,要把导师当做朋友、当做战友,一讨论和起奋战才会出成绩;
3. 实验室与图书馆
通常来讲,实验室是进行实验的,但对于研究生来说的实验室却不是这样,因为实验室也是办公室,更是理论研究的根据地,泡实验室是必需的,因为只有在那种环境下才能有思考的氛围和空间。而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虽然有些书很老,很旧,但是它的内涵却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个研究生要想顺利毕业,必需要做到能有足够的时间在这书的海洋里探索和学习,认真看自己学科和相近学科的书籍,扩大知识面,同时多关注一些国际学术发展态势,全面提高专业水准。并且,不可否认,有的东西越老越值钱,比如书籍,研究生做课题研究特别是毕业论文,首先需要知道的就是该课题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不足之处,这些前人的成果去哪里找?很主要的一方面当然是和课题相关的书籍了,翻一下老的书籍,你肯定能找到这些内容的介绍,创新点也许会由此而生。
4.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的选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导师的课题,一个靠自己摸索。实际上,不论是哪个来源,最终要毕业的话都要经过两个阶段:知识积累阶段和知识创造阶段。知识积累阶段在早些年可能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现在处于信息时代,实际上查找资料等已经很方便了,可能差别就在于硬件条件。知识创造阶段是知识积累阶段的升华,是一个质变过程,所有研究生要毕业就要创造知识,才能写好博士论文。以windows为例,windows操作系统不论如何先进,却隔些日子总是要提醒用户更新程序,这些新的操作系统是对原有操作系统的一些技术的改进或者是新技术,所以由此而知,即使你认为很成熟的技术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有能够创新的地方,关键是你对这项技术的现状和发展究竟了解多少,如果它有几百个能够改进的地方,只要你能提出一两个新的知识和技术改进一个甚至是半个地方,你也就是向前迈进了一小步,人类知识又有了新的发展。所以,不论是何等院校的研究生都应该有深远的目光和卓越的见解,要沉住气,厚积薄发,才能有所创造。同时,这个创造过程可能只是很短的时间,也是最痛苦和最难熬的时间,挺过去就是光明;
5. 毕业时的状态
一个靠真才实学的研究生毕业时应该具有以下两个状态,不论他是在名牌大学还是普通院校,首先,他应该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研究生毕业是建立在创造知识的基础上的,要创造知识就要通过大量的知识积累,然后才能创造出所研究领域的一点点新知识。通过量变引起质变,人也就脱胎换骨了。其次,他应该还有一种无所畏惧的勇气。因为你在短时间内既完成了导师交给你的课题任务,又发表了核心期刊或是国际会议的学术文章,并且还按时完成了毕业设计和论文,那么应该感觉无比自豪骄傲,同时也创造出世界上从未有过的知识,那么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领域不能征服?所以,从理论上来讲,一个刚毕业的研究生,一个成才的研究生应该是意气风发的,是无所畏惧的,因为前面的路上已经没有不可克服的障碍了。
如果你的导师能够在以上五方面这样的引导和教育你,那么你是幸运的,你也可以很自豪说你是有“家长”的孩子了,因为这样的导师绝对可称是理想境地中的好导师了!

我最近在玩新浪微博,很酷、很新潮,
一句话,一张图片,随时随地让你了解最新鲜的我,
点击以下链接注册,和我一起来玩吧,
http://t.sina.com.cn/xg615/profile
~~~~~~~~~~~~~~~~~~~~~~~~~~~~~~~~~~~~~~~~~~~~~~~~~~~~~~~~~~~~~~~~~~~~~~~~~~~~~~~~~~~~~~~~~~~~~~~~~~
研究生专题系列:
博文一: 研究生都有什么压力
博文二:
解说研究生和导师
博文三:
怎能不会尴尬
博文四:
谁在给在职硕士注水
博文五:
叹息女研究生的惆怅情路
博文六:
写给新一届的外推生
博文七:
也说考研辅导班
博文八:
根归何处
博文九:
假如你想去读博
博文十:
有感于24.48万元的争议
博文十一: 这样选导师
博文十二: 二次考研,你图的嘛
博文十三: 迷失了的名校情结
博文十四: 一个天大的玩笑
博文十五: 被扭曲了的专业硕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