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条

标签:
天津日报武清资讯油条小说原创北京娘农村 |
分类: 原创文学 |
注:前几天接到《天津日报》的《武清资讯》版面的编辑朱老师的电话,告知我的原创小说《油条》已经排版并准备印刷了,将发表于今天(2010.10.12)的《天津日报·武清资讯》上,中午收到作协的钟先生的短信,告诉我已经在报上看到了我的小说,并对我给予鼓励,在此,谢谢《天津日报》的编辑朱老师和作协的钟先生对《油条》的帮助和指导!鉴于小说已经见报,现发于博客上仅做存底并与众博友分享!
油条
二叔让我戴上遮阳用的旧草帽,刚要坐上牲口车准备出发,娘从屋里小跑着出来:“娃,拿上这个,这是你最爱吃的油条,娘刚炸好的。”接过娘硬塞过来的几根油条,我再次起了烦心,一气之下把油条摔在地上:“北京也有油条,比咱家的好吃!”说完这话,我就翻身坐上了牲口车。二叔并没有任何反应,以至于在若干年后,每当回想起此事,都在想当初二叔为什么不狠狠给我一巴掌?二叔对我家的帮助很大,在我很小的时候爹就因为得了急病而去世,娘把我辛苦拉扯大,二叔和婶子则是一直在生活方面照顾我们。然而,我却十分厌恶这个家,因为家里的贫穷让我感受不到作为孩子应有的那份幸福感,特别是看到街坊的那几个孩子们,他们不像我只在过年时才能穿一回新衣服、才吃一顿肉馅饺子,更不像我过年时捡别人放了而未响的炮仗。所以,我讨厌这个家,也很烦我娘,我觉得是娘的无能才使这个家穷成这个样子。
二叔赶着牲口车带着我走出了村口,这时听见娘说:“娃啊,别饿着,别冻着,有空来封信……”此时我才发现,娘原来一直在后面步履蹒跚地跟着车送我,年轻不孝的我面无任何表情,只是不经意间从娘的双眼里看到了闪闪的泪光。
在北京读书的几年间,我一直都是学校里的佼佼者,同学们无不羡慕我的学习成绩,而只有在此时才能冲淡我对自家贫穷状况的那种卑微感。
临近毕业的那几天,看到同学们都在给家里写信或打电话,告知自己学业有成的喜讯。这时耳边突然回荡起那个慈祥而苍老的声音“娃啊,别饿着,别冻着,有空来封信”是啊,在北京读书,我依靠优秀的成绩获得了奖学金,至少足以让我吃上饭穿上衣。但是,我却没有给远在家乡的老娘去过一封信。想到这些,我泪眼模糊,淡薄了已有的荣誉感,只是感觉到有种异样的东西在侵蚀着自己弱小的灵魂。同学们都在为了照张像样的毕业照而四处借西装,而我却跑到宿舍,换上了那件灰色制服和那双娘亲手缝的黑色布鞋。
依仗优异的成绩我被分到了一所高中教语文。有了工资,生活便也不再那么拮据了。在离学校宿舍不远的地方有个早点摊,我进去坐下,老板很客气地问我:“吃点什么?有豆腐脑、豆浆还有油条。”听到“油条”二字我立刻就僵住了,曾经年少无知的我把娘亲手为我炸好的油条摔在地上,还生硬地甩下一句“北京也有油条,比咱家的好吃。”我泪眼婆娑,仿佛看到娘捡起地上的油条,站在那里落泪……
此时,我自语地说:“这辈子我再也不吃油条了!”站起身走出了早点铺,隐约听到背后那位老板嘟囔:“这小子有病啊!”是啊,我就是一个彻头彻尾没良心的浑小子,我真的有病!
再也无法抑制思母的心情,和学校请了假连夜赶回老家。体弱多病的老娘苍老了,见了我,她高兴得流下了大串大串的眼泪。此时我看到院子角落里的二叔,正在从牲口车上给我家往下搬柴禾。我喘息着叫了一声二叔。二叔向我走来,没说一句话,举手竟结结实实地给了我一个大巴掌,吼道:“北京的油条好吃,好吃么?”我踉跄到娘跟前,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双手攥着娘的手哭道:“娘,我一辈子都不吃油条了……”
文章链接地址:《油条》
一句话,一张图片,随时随地让你了解最新鲜的我,
点击以下链接注册,和我一起来玩吧,
http://t.sina.com.cn/xg615/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