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六月走版纳

标签:
唐诗六月走版纳 |
分类: 游记散文 |
◎/文、图
“西双版纳”这四个字来自于傣语,意为傣家居住之地。不知为什么,我很喜欢读这四个字,觉得它们读起来很有节奏感很动听。
喜欢读它,当然也更想去一赏她的风彩了。
这四个字不仅读起来动听,拥有这四个字的地方还有不少吸引人的内容:傣家的泼水节,傣家的竹筒饭,傣家的竹楼……。
自迪拜返回昆明,还余几天假,便一飞机坐到了西双版纳。
走进版纳傣家村,我就想起了苏东坡的那两句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傣家人房前屋后都是竹,他们住竹楼吃竹筒饭,喝竹筒酒,睡竹子床,傣家人处处离不开竹,竹,给傣家人的生活添了高贵添了雅气。
当傣家少女手握砍刀熟练地砍断一节竹筒递给我时,夹带着竹香的竹筒饭让我有说不出的感动,感动着傣家人自祖辈延续下来的民俗风情。竹子的生命力很强,生长繁殖的很快,傣家人用竹筒烧饭盛饭会减少很多白色垃圾,傣家人这种原始的生活习俗对现代生态环境起着很大的保护作用。
傣家的帅哥在傣语里叫猫多哩,傣家的美少女在傣语里叫哨多哩。每年的五月泼水节,猫多哩与哨多哩便借着泼水向自己的所爱发出信号,他们对泼,泼得越多表示爱得越深。
真正的泼水节在五月,我去时已是六月初。不过傣家村里有泼水表演,身着彩色傣家衣的傣家男女为游客表演泼水。
音乐响起时,他们开始泼了,他们使劲地泼,狠命地泼,男男女女都被泼得个个如落汤鸡。
而此时此刻的他们,也最快乐最幸福。
一位猫多哩被几个哨多哩泼得没了还手之力,干脆一动不动地坐在了水池里,一位哨多哩舀了满盆的水自他的头上浇了下去。
啊呀,莫不是这几位哨多哩都爱上了这位帅哥猫多哩了?
他被这么多的哨多哩所爱,不知如何是好啊,所以他坐在水池里不泼了,因为他不知道到底要泼谁。
这不是真正地泼水节,这只是泼水表演,但从这表演里我已经感受到了傣家人在真正的泼水节里的狂欢和快乐。
傣家的泼水节,他们泼出去的不是水,是友情,是爱。
因为有竹的高贵和雅气的滋养,傣家的哨多哩别有一番风情,那特有的气质就象竹那样纯朴那样修正。
傣家的姑娘在台上为我们表演傣家歌舞,台下的游客则一饱眼福,这特有的民族,这特有的歌舞。
版纳除了傣家村的民俗风情,更有世界级的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那就是热和湿,由于热和湿的自然环境使得这里的植物多种多样,十分的茂盛。
走在热带雨林里,真正是与自然贴近了,走着走着,眼帘里一会是奇形怪状的树遮天蔽日,一会是绿草如荫、湖水清澈,一会是繁花似锦草木葱茂。
你会忘记自己是来自俗世,而这里便是一片世外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