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安文化街的文化回来了没有!

(2009-04-27 21:19:14)
标签:

西安文化街

笔墨

砚台

山水画

分类: 文化杂谈

      1999年三月,我因公出差至古都西安,住在南大门的一家宾馆里,它的对面就是赫赫有名的西安文化街。

公事之余,我去那里闲逛。那个写有《书院门》的门廊,那个代表文化街的塑碑,就已让我感受到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进得街里,具有着古长安城味的街道干干净净,地面上还留有扫帚的划迹。街两边,那些古长安味的街屋,屋屋门廊楹联,户户室内翰墨。那些字画那些那些文房四宝那些传世古玩,飘出的文墨之香顿时洗却了几分我身上的俗气。而那些文房四宝那些诗书字画那些传世古玩的讲解者,无论是年老或是年少,都气质高雅,让我真正领略了什么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一边观赏一边暗自感叹:文化街,文化街,真不愧是一条有文化的街!

那些天我天天都去那里转悠,感受着古城文化街的文化。

      在一家店面前,一老者向我打招呼:“姑娘,看你好象不是当地人,来出差吗?”我告诉他我是从湖北来出差的,他热情地把我往屋内让,他的屋内阵列着古砚笔墨,墙壁上书法条幅和山水画,门榔内柱子上悬挂着一支巨型毛笔。他告诉我他家三代祖传古砚古笔墨,墙上的书法条幅和山水画都是他的作品。接下来他还给我讲解了一些如何鉴别古砚古笔墨的知识,末了还送我一方小砚台作纪念。

      文化街的闲逛,与那位者的攀谈,还有那方蕴含着深厚古文化的砚台,让我这个俗人沾了不少的雅气。

当我挥手与西安古都作别时,不禁默念:西安文化街,何时再来沾你的雅气!

      没料想5年后的2006年8月底,我从大漠回来时有幸又来到古都西安。在游过华清池、兵马俑、大唐芙蓉园后,特意重游了文化街。

     但重游却让我大失所望。虽然那个门廊和塑碑还在,可进得街里,各色人拥挤其间,街屋的门口摆满了各种不能称为文化的文化仿制品,各色小吃摊点在街中摆成一条长龙,摊贩的叫卖声游客的燥杂声完完全全地颠覆了文化街的文化氛围。 

     再看街屋内里,墙上少了字画,气质高雅的老人、透出诗书雅气的少年换成了了满身铜气的商贩,供观赏的巨型毛笔和一些文房四宝,透出的不是文化而是一个“钱”字。

     在一家店门口,一位凶悍的女主人对着远去的管理人员背影骂不绝口,原因是管理人员说她把不该放在门口的东西放在了门口。她一边骂着,一边从屋里提出一个上有很多齿的园木樽放在了门口。

     失望中,我走了不到一半就退了回来。

    我一边退,一边心里感慨:这还能叫文化街么?这条街还有文化么? 

     当我上火车要离开西安古都时,被两位胸佩大学校徽的学生栏住了,他们是义务为西安古都形象做调查工作的。他们问我从哪里来,第几次来西安,这次到西安的感受是什么,我一一作答,并要求他们向有关部门反映,希望恢复西安文化街的文化味。他们连声感谢我的宝贵意见,说是一定要向有关方面反映情况。

     我的心一下子轻松了许多,但愿当我有缘再访西安文化街时能看到第一次见到的西安文化街!能感受到第一次感受到的西安文化街的文化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