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拳术之式与势

(2022-03-13 08:37:54)
[转载]拳术之“式”与“势” 
原文地址:拳术之“式”与“势”作者:?
    最近看了李光昭先生的文章,谈到他的父亲(也是师父)和师爷讲,“杨家自己练拳是要‘势’而不重‘式’!这才是内家的根本。”这段话他终身难忘,师爷与父亲的这番势式不同之说,一语道破了太极拳的天机奥秘,如果当年没有能够聆听到这样精辟的言论,也许他对太极拳道终生都不得其悟。
   读后心想,“拳术之‘式'与‘势',是在心头萦绕许久的一个问题,看到先生谈及此,又受启发,是应该好好思考并加以表述的时候了。”
于是,先查阅了一下有关论述,如:
“式,样式,形式……没有能量的东西。势,架势,气势……有动能量的形态”。
“式是势的表象,势是式的内涵。势藏于式中,式起于势里”。
 “所谓势者,形之动也。所谓式者,形之静也”。 
   所讲虽然都有一定道理,然而不免有些抽象。
   也有人用“静”和“动”,来区别“式”和“势”,讲静者为式,动者为势,显然是不准确的。比如姿势,表面看是静的,实际上它是形态之“姿”里面蕴藏着能量之“势”(势能)。动起来以后,则变为动能。
究竟怎么理解和区别拳术之“式”与“势”呢?
不妨以太极拳为例,比较一下十三势与十三式的区别:
   太极十三势,又名长拳十三势:“掤、履、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
   很明显,此十三势为太极拳中基本的八个方位打法和五种法。涵盖太极拳的“拳法”、“手、眼、身、步法”及“心法”的要领。
武当太极十三式:
起势
   1、左右揽雀尾  2、左右搬栏捶  3、左右抱虎归山  4、搂膝指裆捶

5、转身左右撇身捶 6、肘底看捶  7、倒撵猴 8、闪通背  9、上步七星
10、翻身右拍脚 11、披身左分腿  12、转身右蹬脚 13、左右玉女穿梭
   收势
 也很明显,这是太极拳中的十三个招式。 
    综上所述,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式,又称式子,指一个招式或动作;势,又称拳势,是行拳时的劲道或曰力道。初学拳者,大多是先比划式子,不懂劲儿,不知道力道,所以打不出势来,是空架子。继而从式上升为势,懂得运劲使力,才能内外相合,形神兼备,气势如虹。气势,势力,有气才有势,有势才有力,势即是劲,势是能量。
    所以本人认为,最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式为形,势为能。
   学拳先学式子,再求拳势。
   话说回来,“式”与“势'两个字,现在拳术的文字表述中,一般分得不是很严格,不那么清楚,很多通用的。也不必太讲究,不过练功时宜分清概念,准确理解,明确地去修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