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健译《墓地哀吟》[英]格雷著
(2010-05-11 19:05:45)
标签:
杂谈 |
分类: 英文长诗精译 |
晚钟阵阵宣告着那天色将暝,
农夫拖着疲惫步子续续离去,
眼下一线微明已随景物消逝,
唯一音响只有飞虫翅羽营营,
从远处藤葛密布的楼头塔尖
这片净土早是它的长年住地,
在那古拙榆树之下,杉木之荫
就在那下面的隆隆坟冢之中,
那破晓之前天际的芳馥清风,
雄鸡的激越高亢,号角的嘹亮,
对于他们一切都已成为过去:
再无儿童争着跑回报他归来,
嘉禾曾在他的镰下纷纷披靡,
看他驱着牲畜下地多么快活!
骄者②切莫轻看这些有益劳动,
贵者也莫一听谈起穷蹙生涯
那纹绶的矜夸啊,权势的煊赫,
都将逃不了最后那么一天:-
荣华的道路也只能导入墓穴。
如果你的墓上不曾留下碑铭,
对你赞誉之声不曾洋洋盈耳,
骨瓮③彩绘虽美,胸像雕塑虽精,
荣誉岂能再使尘埃重新踊跃?
安知这些蓬蒿之下不曾沉沦
论到才具完全可以兴邦治国,
可惜历代灿烂文物丰富典籍
穷愁潦倒终使他们空怀壮志,
天下多少奇珍异宝醇朗晶莹,
天下多少好花佳卉馥郁芬芳,
安知这里不曾出过勇毅之人,
甚至弥尔顿与克伦威尔⑤之流,
议会之上博得喝彩的非凡才调,
能使全境之中户户殷实富裕,
这些,⑥他们都做不到:不仅难望
他们不能凭着杀伐登上宝座,
或者因为明目欺世心神不安,
他们无须将那缪斯堂上馨香
远离那愚昧群氓的无聊纠纷,
他们在人生之谷的幽静道旁
为使那些可怜骸骨免遭践踏,
上面雕饰纵然简陋,铭文粗俗,
碑铭措词虽出卑俚不文之手,
何况碑铭撰者颇曾广引经文,
当人一旦离去这里阳间苦乐
有谁离去这个美好天日之际
垂毙之人犹望得到亲人抚慰,
天性甚至能从墓穴发出呼唤⑦—
今日出于你对逝者一片关心,
他年难免没有同调素心之人,
或许某个白发老农会这么说:
快步走过这里,一边拂着露水,
“他最爱去远处一棵老桦树下,
他常中午时分懒散直躺那里,
“时而倚着远树微笑,若含卑夷,
时而垂首不语,状若不胜茕独,
次日到来溪边水侧仍不见他,
“翌日突然哀乐声声伴着死者,
且请前来亲自读读那块碑铭,
哀爱少年,遽尔殒殂,
出身虽微,广诵典籍,
人既慷慨,性复真诚,
每对贫窭,黯然泪垂,
纤介之善,何足揄扬,
犹自惴惴,畏遭神谴,
①墓地在英国白金汉郡的斯托克波吉斯乡,地离剑桥大学不远,诗人的母亲曾住在那里。
②西欧文学中每喜将抽象名词加以拟人化来使用,但译入汉语则往往显得不自然,例如这里的“骄者”、“贵者”
在原文中便作“骄傲”、“崇高”,现译作“骄者”、“贵者”,以从汉语习惯。
③即骨灰瓮。
④即约翰·汉普丹(1594—1643),英国杰出的爱国者与志士,曾因反抗查理第一的横征暴敛而著名,后死于内战。
⑤二人均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清教领袖。
⑥指前一节诗中所说的种种。这些都是他们(一般平民百姓)“做不到”的内容。
⑦意在获致活着的人的怜惜同情。
⑧自此节至篇末均为诗人对自身死后情景的假想,即所谓“既伤逝者,行自念也。”
⑨这里乡人指点墓碑给游人观谒以及下面一段铭文也均系诗人想象之中自拟自设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