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意念”帮助提升挥杆技术和场上击球质量的思考

(2009-02-26 16:35:44)
标签:

golf

技术

体育

论题(一)
试解释绿野的博文
在球场上,我们的目的是将球打到预先观察到的目标去,或者是球道上的某个区域,或者是旗杆附近,或者是球洞。因此它应该是注意力所在,意念必须集中到“将球打到目标去”。如果站在发球台,还在想着如何转动身体、如何加捻、如何振,或者想着1/4挥杆位置杆面应怎样、上杆到顶杆面又如何。

 

问题:大脑是根据以下(1),(2) 或(3)传入的信息产出运动意向?
1)目的是将球打到预先观察到的目标去,或者是球道上的某个区域,或者是旗杆附近,或者是球洞。
2)果站在发球台,还在想着如何转动身体、如何加捻、如何振,或者想着1/4挥杆位置杆面应怎样、上杆到顶杆面又如何
3)1)和(2)两者皆有

 

论题(二)
在练习场修正挥杆动作,意念要集中在需要修改的动作上,击球结果无关紧要。

 
问题:
1)要经过多久的练习才能把运动模型存储在人脑中?
2)有了一定挥杆基础的球手,在增加动作时,举例,上杆时左臂加“捻” 存储在人脑旧有的运动模型会怎样改变,而新的运动模型有怎样生成?靠的是反复的练习?

 

论题(三)

1997年,为何张连伟程军和刘国杰讨论,比赛打球时不要想动作,是偏误还是真理?

 

是不是太复杂了?请让我再说说原因和目的


一直都在想,我们已经知道了很多优质的挥杆原理和与之相应的挥杆动作,还在不断地探索更多的优质的挥杆原理和与之相应的挥杆动作,这都是很珍贵的。

你有“法宝”在手,当然希望可以派上用场,我们需要承认,挥杆动作常常会丢失,那等于把“法宝”丢掉,我们需要面对这一大的难题,怎样才能把这些“法宝”在击球时好好用上呢?
因此,才值得用心去探求把“法宝”有机合理地印在“脑里”的途径和训练方法,这需要我们对这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多练习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我们还需要探求其他更有效和更科学的训练。
还要提升比赛挥杆时“意念”的培养过程和质量,这是为挥杆提供一个良好的“脑力”环境。

其实我们在场上一直都有注意这方面影响,有努力维护良好的“脑力”环境,举例:平稳的步伐,呼吸的控制,平和的情绪,喜怒不惊等,周易兄说得好“意念中有一个球飞向目标形象”这都是很宝贵的,是“意念”培养的其中一种环境。

这一课题的讨论让我明白,职业和业余的巨大差别,有击球效果,技术深度,目标,心态等等巨大不同以外,还有“意念”上的差距也是很大的

 

在此谢谢绿野兄的讨论,谢谢阿宣的意见,若是想研究高尔夫,不如去看看其他体育运动的研究方法和方向或是能给不少好的启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