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性学堂:70、80年代情感价值观大PK

(2009-10-22 00:11:03)
标签:

心理

情绪

情感

俱乐部

婚姻

心理学

爱情

性心理

感情

心灵

休闲

分类: 小组活动

两性学堂:70、80年代情感价值观大PK

 

星期三心理学俱乐部第113期报道:解码70、80两性关系
作者:席子云
 

爱情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千百年来,爱情以各种各样的姿态出现在每一个人的世界里。星期三俱乐部本周的主题为“爱情心理学”。并且,这个主题将作为一个系列展开讨论,旨在解码60.70.80.90两性关系。

每个时代都有她自己独特的个性,这个性对一个当代人来说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影响的后果将会在他个人的人格中有所表现,同时也蕴藏在他个人的某些价值观当中。

 

在活动的过程中,经过同时代的人组成小组讨论,就自己那个年代的两性关系存在的现象各自做了一个归纳和总结。

 两性学堂:70、80年代情感价值观大PK

70年代的人总结的观点分别是:

1.       想说爱你不容易

70年代的人,受到时代的影响,已经开始逐渐放开自己的心扉,尝试用更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意。此间存在一个很值得思考的现象,那就是对爱侣说“我爱你”比对父母说“我爱你”更加容易。

 

2.       婚前同居现象的兴起

婚前同居现象在60年代的人身上相对来说是少见的,但在70年代的人身上,婚前同居的现象有所增加。不同以80年代人的地方是,70年代的人选择同居是认定了同居对象为结婚对象才同居,而80年代的人更多是尊重自己当下的感觉选择同居。

 

3.       对婚外情变得宽容

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的价值观的改变,婚外情逐渐在婚姻家庭系统中浮出水面。相对于60年代人对婚外情的抵触,70年代的人对于婚外情有了更多的宽容,也更能理解这个现象的存在。

 

4.       丁克家庭的出现

社会的不断进步,一些传统的观念开始被屏弃,“养儿防老”这个主流观念的地位开始产生了动摇,以此同时,丁克家庭也在70年代的人身上悄然出现。

什么是丁克家庭呢?就是不生孩子,只有夫妻的家庭。丁克家庭的成员一般都是工薪阶层,有稳定的收入,消费水平也很高,他们是社会上的中产阶层,他们中有很多人认为养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会妨碍他们夫妻的生活。

 

5.       对待婚姻,更多是利他主义。

70年代的人对于婚姻,有利他和奉献的精神,他们更加在意的是家庭的整体性,而较少考虑满足个人的需求。例如两个感情生活不和谐的男女,他们更多会选择为了首先考虑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而保持貌合神离的婚姻。

 

两性学堂:70、80年代情感价值观大PK 

 

80年代的人对于自己的两性关系也有所总结:

1.       爱情速食

他们很容易开始一段感情,并且可能在极短时间内与对方发生性关系。

 

2.       跟着感觉走

80年代的人身上,他们更多考虑的是自身感受。因此,当他们认为美好的感觉在两个人的身上再也不能找到的时候,他们会很快结束一段感情。不会拖泥带水。

 

3.       自我(利己主义)

在两性关系中,自己的感受会比对方的感受更加重要。都希望对方会更多更专注的关心自己。而较少自发的去关注对方的感受。

 

4.       极端

80年代的人中,有两种极端现象,一些人会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拥有恋爱经验甚至性经验。而有另外一部分人,年近30,在两性关系的经历上却依然是白纸一张。

 

5.       多元化

80年代的人中,两性关系的模式又有了新的元素,同性恋开始被这个时代的人接受,并且承认。持有不婚念头却拥有不同性伴侣的人也逐渐增多。与先前传统的两性关系模式并列,形成多元化的两性关系现象。

两性学堂:70、80年代情感价值观大PK

今晚的活动参加的对象分别是70年代和80年代人,60年代和90年代人参加人数为零。因此,星期三俱乐部“爱情心理学”主题,期待更多不同时代的人参加。我们希望每个不同时代的人都更加了解爱情心理,可以更从容的缔造和谐美好的爱情生活。

两性学堂:70、80年代情感价值观大PK

两性学堂:70、80年代情感价值观大PK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