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情感情婚姻俱乐部情感情绪心理心理学性两性女人 |
分类: 成员分享 |
文字:星期三心理学俱乐部成员
星期三心理学俱乐部继续讨论两性关系,我们说到了“冲突”。什么是“冲突”?冲突有很多种,外在的,内在的。有些人认为只有外部表现出来的才叫冲突,大吵大闹或是冷战不断的。我们却忽视了一种——我们内心的冲突。
YY说,“很多人都羡慕我们从来不吵架,其实我不觉得不吵架有什么好的,我内心其实一直都认为是有问题,但我们就是吵不起来,即使我有愤怒,我自己的内心也可以化解掉,所以我们吵不起来,而我又觉得这样不好,但又不知道是什么不好……”
这就是内部冲突,表面上两个人是和谐的相处,但自己的内心却对这样的和谐充满了怀疑与不安。我和她身同感受。认为没有什么好吵的,但是又觉得不满,然后不知道怎么表达,不满就留在了心里,一段时间后不满消失了,然而雁过留声,风过有痕,隐隐地总觉得有些事情没有解开,所以别人羡慕“你们真好,你们真幸福”,自己内心深处就有个声音说“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但又为什么呢?自己也不知道。
外在的冲突,对方很容易感应,内在的却不容易。内在的冲突我们要怎么外化,让对方了解,然后沟通,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发生了冲突,我们又应该怎么去化解?这就需要沟通,有效的沟通能让关系得到升华,向好的一方发展,无效的沟通只能把关系恶化。而有效的沟通是我们要调整自己与对方对自我的认知关系与内心自我的排列顺序。
XW说她内心的自我排列是把自己放第一,儿子第二,爸爸第三,先生第四;而她觉得自己的先生是把儿子放第一了。所以在一次她主动约先生去庆祝结婚纪念日时,先生说要陪儿子,她就感到非常的生气。我问她,“你是不是觉得主动约会先生是把他从最后一名提上来了,是对他的一种恩赐,但他却拒绝你,所以你感到愤怒了?”“嗯,确实是这样。”我们可以看到,这就是自我排列不同所造成的冲突。
晴天妈妈希望在小组里讨论怎么让平淡的婚姻重新鲜活起来,她觉得自己的婚姻已经进入了所谓的“七年之痒”。我们让她分享了自己内心的自我排列“自己第一,儿子第二,先生第三”,她的儿子已经七岁了,。而我们发现的是,其实并不是什么“七年之痒”、“十年之痒”而是儿子已经长大了,但作为妻子的她还是把儿子放在了第二位,先生一直排在第三,她认为这是中国的传统。
传统是共性,而归结到每个人身上,我们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个人需要。在亲密关系的平衡中,我们总有自己的心理预期,就像当孩子要到来这个家庭,夫妻双方心理总有自己的预期,孩子三岁以前,妈妈把孩子放第一位,是全家人都愿意接受的,也是全家人都认同的事。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孩子的地位,在不同的家人就有了不同的排列,他不一定还是第一,别人也不一定认同他就应该在妈妈心里排第一,就连孩子自己的自我成长里,他也不一定会一直把妈妈放第一位,因为他的自我要长大,他将要把自己放在第一。
学了心理学我们知道:在每个人的自我排列里,如果自己不是第一,那就是他不爱自己,一个连自己都不爱自己的人,又怎么能爱别人,或是让别人来爱自己呢?排在第二的那位一定是那个将会陪伴自己走过一生的人,儿子绝对不会陪着妈妈走过一生,因为他的一生比妈妈会长很多很多,他要长大,要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并相扶到老。
所以,先生最终是要排回第二位的,而晴天妈妈一直把先生放在了一个“小三”的位置上,这就与自己的先生自我排列有了矛盾了。先生的亲密需要不能被满足了,他当然不会对这个家庭有激情了。只有需要被满足,我们才会快乐才会有激情啊!有些人,就是因为在自己的亲密关系里找不到自己的需要,不能感觉自己是被需要的,所以就到这个亲密关系以外的关系里找一个人来坐第二个位置,这就是婚外恋的开始。
所以是时候要调整自己与爱人的自我排列咯!
为什么会有冲突?不管是亲密关系里的冲突还是一般人际关系里的冲突,都是因为我们自己内心的自我排列与对方的自我排列不一致,其中也包括了心理预期,你对对方的预期和对方对你的预期。因为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啊,所以我们都不清楚别人内心的需要,别人也不清楚我们内心的想法,
所以,沟通啊,沟通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啊!有朋友问,“有时我们知道了对方的想法,但我们不认同,不接受,那还是没有办法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啊!那怎么办?”
这又回到了我们在心理学里五点“知道,了解,理解,接纳,驾驭”。知道了,我们不一定了解;了解了,我们不一定认同;理解了,我们不一定接受;只有接纳了,我们才能做到不生气,不伤心,也只有接纳了我们才懂得找方法学会驾驭。而这是一个漫长的修炼过程,在到达某个境界之前,有时我们还要学会忍受。
虽然一味地忍受不能解决问题和化解内心的痛苦,但不经历这一过程,你又怎么能到达新的高峰呢?有些人因为不能忍受,所以脱轨了,离开了;而有些人正因为忍受了,化解了,终于升华了,这就是修养。
我们在羡慕别人时候,不如自己检视一下自己,“除了‘知道,了解,理解,接纳和驾驭’,你学会‘忍受’了吗?”
PS:昨天看了《革命之路》,这实在不适合未婚少女看,把婚姻都看成了女人革命的惨剧了!哎~
不过幸好,晚上的小组课程,让我对婚姻又有了一点点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