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身份焦虑之我就只是“孩子他妈”

(2009-07-21 00:14:46)
标签:

心理医生

孩子

心理

心理学

心理治疗

情绪

情感

感情

心理咨询

爱情

时尚

分类: 专业文章
信息时报:身份焦虑 我就只是“孩子他妈”?
 
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res/1/1019/2009-06/29/C4/res01_attpic_brief.jpg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陈举

 

  在家里,我们是老公、老婆、父母或是孩子,这些身份,表明了我们的价值,也表明了我们在家人生活中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即使是家人,我们也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别扭在不经意中产生,和家人建立良好联系的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要体现自己的价值,我们得学会对家人敞开心声,为自己的身份找到爱的支持。

  刚怀孕三个月的吴薇,脸上却一点也没有做妈妈的喜悦。自从怀孕以来,她的压力反而越来越重,这一切,都来源于她的一个心结,原来吴薇觉得自己在家里的价值,全都来自孩子,只有为丈夫生个儿子,丈夫和婆婆才会承认她在家里的地位。“我真想生个儿子,然后把孩子给他们,我自己离开。”第一次做心理咨询时,吴薇整整哭了五十分钟,她担惊受怕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出门怕发生意外,留在家里又觉得压抑,几个月的压力,让她接连几天都失眠。

 

  反思:谁会夺走你的价值?

 

  其实,吴薇在几年前就已经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但女儿的出生不仅没让吴薇松口气,却又陷入没有给丈夫生个儿子的顾虑中。而这次怀孕,吴薇的压力像押上了自己命运般沉重,生怕孩子有意外,也怕不能生个儿子。吴薇来咨询之前,一直感觉胃胀气得厉害,吸气都有困难,哭过之后才好受了一点。

  “压力和委屈都是积压在胃部的,发泄出来会好受些。”心理医生安慰吴薇说。

  “我老公根本不关心我,只想着孩子。”吴薇心里有挡不住哀怨,“不生个儿子,好像对不起他们似的。”

  怀孕之后,她经常做一个可怕的梦。梦中有一个女人坐在她的房间,对她说,这里是我的房子。吴薇又惊又怕地说,怎么会是你的房子?这是我和老公买的,女人却坚持说这里是自己家。心理医生告诉吴薇,这个梦和她怀孕后的心情有很大关系,房子代表女性的子宫,有人想抢走她的房子,感觉就像有人想抢走了她的孩子。

 

  “你跟丈夫说过你的感受吗?”

 

  “没什么好说的,反正他也不关心。”吴薇对丈夫的理解根本不抱一丝幻想,她认为,丈夫一家想要孩子,那我就为你们家传宗接代,婆婆你冷言冷语,我不跟你斗气,丈夫你不关心我,我也不吱声,我做得够好了,就什么也不欠你们的。

  吴薇对丈夫一家抗拒的态度,让心理医生决定帮吴薇找一个为丈夫“释罪”的机会。“你平时什么都不说,你丈夫一点危机都没感觉到,但你受不了委屈突然爆发,他有什么办法呢?”

  吴薇沉默了,她有时也会故意跟丈夫发脾气,因为自己绝不甘心只被当成孩子的妈妈。

  “你家人对你的确不够关心,但沉溺在伤害里,你和他们的联系只会越来越弱。你能不能试一下,别把丈夫对你忽视都归结于你没有生个儿子呢?”心理医生说。吴薇慢慢放下了一些防备,她说,其实丈夫并不是完全不关心自己,在她生女儿的时候,感觉丈夫也挺关心她的,以至于从医院回来后的一段时间,吴薇还莫名其妙地对医生产生依赖,觉得在医院那段时间不像在家里心事重重,那么压抑。

 

  自我调整:和家人的想象对话

 

  第二次咨询时,吴薇在心理医生建议下,拿出一张纸,画下了自己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图。她先将自己画在画纸的正中,再在右上角画上了丈夫、婆婆和他们家里的人,在左下角画上自己的父母和关系亲密的姑妈,女儿则画在了自己身边。

  “你说想离婚,生完孩子就离开这个家,为什么不干脆站到自己家里人那边?”心理医生问。

  “我还是不能完全放弃这个家,想和他们(丈夫一家)融为一体的。”吴薇看着画说。

  “那你现在试着进入丈夫的角色,看看他有什么话要说?”

  吴薇想象自己是丈夫,对自己说,“对不起,我平时忽视你的感受,没做好丈夫。”“你知道忽视了我,为什么不多关心我一点,为什么不对我好一点?”吴薇反问“丈夫”,“丈夫”说,“我工作也很忙,有时没注意,你不能多体谅我一下吗?”“体谅?总是我体谅你,你为什么不多体谅我?

  ”说着说着,吴薇扮演的夫妻俩开始吵起来,心理医生立刻打断了吴薇的扮演,并且向她复述了刚才的对话,“你觉得这像是沟通吗?这真的是你丈夫想说的?”心理医生让吴薇再仔细感受丈夫想说的话。

  吴薇静了一会儿,开始以丈夫的身份说,“我知道你很介意没有生个儿子这件事,也知道你认为我想要个儿子,可是,我并没有像我父母那样,非要你生个儿子不可。但是,我不能直接对我父母这么说,夹在中间,我也觉得很痛苦。”吴薇意外地听到“丈夫”这番话,毫无保留地哭了出来,“对不起,我一直责怪你顺从父母,偏袒他们,从来没有跟你好好谈过这件事。”

  心理医生继续引导吴薇,“你看看这张纸上,还有谁有话要说?”吴薇说,她感觉父亲有话要说。原本没想到要把去世十多年的父亲画上来,现在父亲却告诉她,“你怎么会认为自己没价值呢?我和你妈妈都为你骄傲,结婚以后,你遇到那么多困难,都做得很好,我们会一直支持你。”吴薇又陆续扮演了几位家人,她发现,在扮演家人的时候,自己不像平时那样戒备心强,顾虑重重,反而感受到了很多来自家人的支持。

  “你知道现在对你支持最大的人是谁吗?”心理医生问吴薇。

  “是我的孩子吧。”吴薇说,“对,别以为它只是个胎儿,它什么都能感觉到。你的女儿也是。”咨询结束后,吴薇拿到了一份“作业”,要好好和自己的孩子建立连接。吴薇先跟女儿真诚的道歉,一直以来都无意识地把女儿当成工具,以证明自己在家里的地位,却无意中伤害了女儿。接着,又对肚子里的宝宝表达自己的心声,“无论你是男孩还是女孩,我都很爱你,你爸爸也很爱你,我会努力和你爸爸好好沟通,你不必担心”。对吴薇来说,在家里的地位,已不证自明。

  案例来源 星期三心理学俱乐部赖丽妍

  (案例经专业处理,请勿对号入座)

 

  ◎图说家庭关系

 

  心理医生教吴薇“纸上画人”的方法,来自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疗法,是一招找到自己价值的好方法。我们就以一张模拟的家庭关系图为例,来看看这种方法怎么用。

  坐在自己最信任的人——“孩子”和“信任的人”中间,感觉很有安全感,但左边的人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是自己对理解和宽容的想象。而丈夫坐在对面,面朝自己,说明双方仍然有交流。如果能有一些“破冰”的沟通,说不定丈夫就可以很好地替代“信任的人”这个角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