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需要来自天国的祝福——星期三心理俱乐部第3期

(2009-03-02 07:37:36)
标签:

哲理

家庭

孩童

躯体

心理学俱乐部

天国

健康

情绪

心理成长

心理

理性

育儿

分类: 小组活动

我们需要来自天国的祝福——星期三心理俱乐部第3期

文:席子云

图:网  

 

在我们所走过的生命旅途中,我们会遇到一些人,他们有些会成为我们的亲人,有些会成为我们的朋友,有些会成为我们的敌人。

不管这些人是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在我们的生命之中,只要我们一经和他们接触,就已经产生了一种恒久的连接。这种连接,一开始的时候是有形的,但是也极有可能,最后会转化成无形。

 

无形是怎么理解呢?也就是说,当一个曾经在我们的生命存在过的人,她离开之后,表面上,彼此是不再有任何的关联了,但是实际上,那个人并没有真正的离开过我们。她在离开之前对我们的影响,有可能是一辈子都磨灭不了的。

特别是至亲的人,如果她骤然的离开我们,带给我们的影响,会比继续留在我们身边更大。因为,我们对她的感情,在刹那之间被剥夺了,这样的离别,对于感情来说,是一种很粗暴的形式。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关于一个孩子,被骤然离别的故事。

 

一个孩童,母亲在十岁的时候突然去世,父亲是个赌徒,照顾不了他。于是,从失去母亲那一刻开始,他就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他很早就进入社会,一直很努力和勤奋,在而立之年,也事业有成。

但是,他却不定期的失眠,并且在每次醉酒之后内心会充盈着忧伤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觉得,生命不存在任何的意义,人生是苍白无色的过程。于是,他会忍不住的痛哭失声,肝肠寸断。

依照他自己的话来说:我现在什么都不缺,我为什么还是会这样呢?

是的,他现在什么都不缺,他为什么还会睡不着呢?为什么还会觉得内心蕴藏着巨大的悲伤呢?他的这些症状,和他童年的遭遇,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个幼小的孩童,在很需要照顾和爱护的年纪失去了自己的母亲,那种恐惧和悲伤的心情,是无法言喻的。

一个幼小的孩童,还没有死亡的概念,他无法理解母亲的离开,是一个生命运转中正常的过程。

他只是知道,自己被人抛弃了,妈妈离开了,不要自己了,以后爸爸打骂自己的时候,妈妈也不会再在旁边护着了,自己从此将孤独无依了。

他会疑惑,妈妈的离开,是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好?

他会愤怒,就算自己不够好,可以责罚,自己也甘愿责罚,但是妈妈为什么要抛弃自己呢?

他会恐惧,以后,没有妈妈在身边的日子,自己该怎么度过?

 

当然,随着岁月的流逝,孩童渐渐的长大,并在成长的过程中,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表面看来,这个孩子已经成长成一个坚强独立的人,那失去母亲的痛苦,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情绪,在成年的躯体上也消失了。

可是,它们是不是真的消失了呢?其实并没有。它们不过是被压制在潜意识中。

 

这些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情绪,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它们活动的模式,就像是一座火山一样,自己在内部悄悄的酝酿,等待时机成熟的一天,爆发。

它们酝酿的过程,我们无法在一个人的表面看出,但是它们形成的影响,会在他的躯体中得到反应。

于是,他会失眠,呕吐,头痛,抽搐,或在某个特定的时刻,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这些种种的躯体症状,都来自于被压抑在潜意识当中的悲伤,恐惧,和愤怒那些情绪的内部运动。

那么,这些内部运动是怎么产生的呢?

 

我们来假设,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未成长的孩子(这就是韦志中老师说的内在小孩),他因为童年所遭遇的不幸而躲起来,拒绝成长。也就是说,拒绝和躯体一起长大。

但是孩子虽然是躲在深处,但是天性使然,在当他们被忽略的时候,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内心深处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他们就会控制不住的发起脾气来,就如一个得不到玩具的孩子在撒泼。

孩子的怒气,通过成人的行为表现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成人做出来的事情,会显得蛮不讲理不可理喻的原因。

而在搅动那些情绪的,也正是这个孩子。

 

那么,说到这里,一切都昭然若揭,我们知道了病症的根源。

问题是,我们该如何的去医治呢?那个孩子做那么多的事情,真的是因为那个已经离他远去的人吗?她真的在影响着内心的孩子成长吗?

于是,我们就要找到内在的孩子,让他出来证实。

 

让一个充满恐惧和悲伤的孩子,重新出来面对事实,这会是一个痛苦而艰辛的过程。

孩子一定会不愿意离开那个自己潜伏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暗黑安全的世界。因为只有在那里,才会让他有安全的感觉。

于是,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要给与他爱,温暖,和安全的感觉。

我们要想一些办法,让那个恐惧的孩子和那个远离他的人之间重新产生连接。

我们要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勇敢的说出自己的心声,说出失去她之后自己内心的愤怒,恐惧和悲伤。

那个被抛弃的孩子需要确定,母亲在另外一个世界,对他存在内疚的感情,孩子也需要知道,母亲在另外一个世界,也在惦记着他的成长,并一直默默的祝福他。

也在只有知道原来母亲一直和他同在,并不是真的抛弃他,不要他的时候,他才会觉得安全,踏实,不会再恐惧,愤怒,情绪才能达到平衡,睡觉才能踏实

是的,那些突然离开至亲的孩子,都需要来自天国的祝福。

 

 

 

 

http://bbs.xlzx.com/uploadfile/2008-12/2008122920555327120081229205046-0.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