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杉”色
从鼋头渚景区大门通往太湖边的路上,一路上湖光天色,到处是一派郁郁葱葱的山野风光。飘逸的杨柳,葱茏的灌木,洋溢着江南四月的勃勃生机。在曲曲弯弯的湖岸和湖中长堤上,生长着一排排高高的水杉树,更是成为一道独有的风景。
水杉,在现在我国华北以南的广袤土地上,特别是在城市园林中,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它高大伟岸的身影。可是,大多数人只知道他是一种松杉类的植物,却很少有人知道这种看似平常的植物,竟然有着传奇般的来历。
水杉属于裸子植物中的杉科,是高大的落叶乔木,它的线形叶呈下垂状交互对生,成为羽状复叶。水杉树雌雄同株,近球形的果实下垂生长,它像大多数松杉类果实一样,种子扁平且有窄翅。
水杉是一种很古老的植物,它在一亿多年以前的中生代白垩纪和新生代时期,在恐龙称霸地球的漫长时期,它是地球上一种分布很广的植物物种,根据遗存的化石考证,同类水杉总共有六七个品种。随着地球的演变和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这些高大的植物和恐龙遭受同样的命运,他们在这个地球上突然销声匿迹。成为世界考古界一大谜团。多少年来,世界科学界曾经一致公认,水杉和恐龙一样,是一种在地球上已经灭绝的古老物种。
1941年,中国的一支植物学科学考察小组在四川进行实地考察,他们在四川万县的谋道溪(今重庆万州区磨刀溪)一带,意外地发现了水杉这种古老的孑遗植物。这个消息成为当时轰动世界植物界的重大发现,水杉成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在后来的多次科学考察中,在四川和重庆的深山老林里,在湖北的利川和湖南的龙山以及张家界一带,都发现大量的野生水杉林,其中不乏树龄达三千年的古树。
水杉这种植物的适应性很强,它的主干可高达三十余米,树干是很好的建筑用材。只要是在湿润的环境,都很适合水杉正常生长。它耐湿耐寒,适合在土质深厚,能够在稍有积水的地方生长。在长期积水的地方,水杉根部通常会膨大,或者长有纵棱。自从在四川重新发现这个树种后的半个世纪里,它的身影已经在中国华北以南的广大地区出现,尤其是在江南多水的潮湿地区多有栽种。更是成为全国各地常见的园林绿化树种和观赏植物。
我在鼋头渚公园看到的,是生长在湖塘边的水杉,那一片片苍翠葱茏的绿意,倒映在平静的湖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幅唯美的自然画卷。尤其是那些耸立在湖心岛上的水杉,那高大的身影倒映在水面上,就像是一艘扬起风帆的古老大船,或是像一座漂浮在水面的大型盆景,万象奇景尽在其中。更有岸边那一排排直插云霄的水杉树,那笔直的树干密密排列,更像是一座肃穆森然的天然屏障,带给我们一片幽深的意境。
我顺着曲曲弯弯的林间小路,走进那枝繁叶茂的水杉林,高大的树木遮蔽了阳光的照射,如同走进那安徒生童话里神秘的原始森林,似乎你随时弯腰,就能采到树下滋生的各式各样的蘑菇。
鼋头渚景区的景点还有好远,我不能在这里做过多的逗留,只好恋恋不舍的离开这里,离开这片令人迷醉的湖光山色,离开这一片片美丽的水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