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辑 皖南采风(三)登临三台阁

(2015-06-11 08:05:22)
标签:

翠螺山

三台阁

翘首以待

波澜壮阔

情深意切

分类: 旅游札记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三)登临三台阁

                         

                      登临三台阁

   

    三台阁,是古代传统楼阁建筑常见的名字,国内很多古老的城市都有三台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兰州、汉中和杭州的三台阁。

  屹立在翠螺山上的三台阁,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长江名阁。据考证:它始建于明朝的崇祯年间,以后几次损毁于烽火战乱。现在的楼阁是二十世纪末才得以重建。三台阁是在马鞍山人翘首以待的期盼中重新矗立起来,重新建成的三台阁,共五层总高约三十余米,气势不输当年。这座典雅的楼阁设计精巧整体呈方形,琉璃覆项,飞檐翘角,气势恢弘。

 登临三台阁居高临下,俯瞰苍茫大地,南望可见长江天门中断,西眺大江浩荡奔流,东睹采石古镇尽收眼底,北看小九华风光无限。三台阁已成为采石砚风景区乃至马鞍山市的一座标志性建筑。

  三台阁高高地傲然耸立着,它更能读懂怀抱着自己的万里长江它无时无刻不在注目着这浩瀚江流。千百年间,它穿越过战火硝烟,浸润过江南鱼米之乡的富庶,经受过烽火战乱中民不聊生的贫穷潦倒。三台阁始终以他诗意的胸怀,淡定的面对波澜壮阔的长江,见证着中华民族沧桑的历史。

  三台阁实在是承载了太多历史的余韵,明清两个朝代都在这里留下《三台阁记》,有明朝郑瑜的《采石山新建三台阁记》,有清代杨霖的《采石三台阁记》,还有近年重建三台阁后,由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撰写的《三台阁题记》。他们之间跨越千年,各自从不同角度,面对这座让人仰视的三台阁,他们都以荡气回肠的博大情怀,吟咏波涛滚滚的万里长江,以跌宕起伏的激情,拥抱历经风雨磨难的三台阁。他们念千古之悠悠,寄托思古之幽情,字句行间充满情深意切的感叹,细细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我登上郁郁葱葱的翠螺山,步入巍峨矗立的三台阁,举目四望天际遥遥,俯瞰江山如诗似画。一时豪情,老夫聊发少年狂,信口而吟曰:

翠螺峰巅情自豪,欲与琼阁试比高,

望断长江心不死,百折衷肠意难消。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三)登临三台阁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三)登临三台阁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三)登临三台阁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三)登临三台阁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三)登临三台阁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三)登临三台阁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三)登临三台阁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三)登临三台阁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三)登临三台阁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三)登临三台阁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三)登临三台阁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三)登临三台阁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三)登临三台阁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三)登临三台阁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三)登临三台阁

第二辑 <wbr>皖南采风(三)登临三台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