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碑林纪念馆
我从西门乘车,经过钟楼到南门下车,向东一拐便是西安的文化一条街。街口有一座突兀而起、古韵十足的高大牌楼,牌楼上方是“书院门”三个金灿灿的颜体大字,两旁是一幅醒目的对联“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街道两旁是青一色仿古建筑,街道为青石铺砌,留下历史的陈迹斑斑。
书院街的称呼,源于这里是“关中书院”的所在地。 关中书院是明清时期陕西著名书院,为西北四大书院之一。据历史记载,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陕西著名学者、御史冯从吾疏忤神宗罢官归里后,与友人萧辉之、周淑远等在此地之西宝庆寺讲学多年,弟子日众,而寺地狭隘。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十月,陕西布政使汪可受、按察使李天麟、参政熊应占、闵洪学及副使陈宁、段猷显等,为冯从吾另择宝庆寺之东小悉园处创建“关中书院”。
如今宝庆寺已经荡然无存,却留下一座孤零零的“宝庆塔”耸立在街口,关中书院的三门牌坊依然矗立,现在已是西安文理学院的校区。
书院街很早就是西安的文化一条街,路两旁都是经营文房四宝、古玩字画的商店。还有一些人卖字画的人,仔细看落款,再看看卖主,发现原来是自产自销。沿着城墙,还有一排书法家工作室。一人一间小屋,屋外还有更大的工作台。细细看去,不少人都是在全国比赛中获过奖的书法大家。他们把作品挂出来,亦展亦销。我们一路欣赏,令人心旷神怡。
街上还有一些民间艺人,在现场演绎着他们的拿手绝活,我去的时候正有一个捏糖人的艺人,融化的糖浆在他手中千变万化,瞬时一个栩栩如生的造型呈现在你的面前,看的你目瞪口呆。
从书院街转过路口,就是西安碑林博物馆。这是陕西创建最早的博物馆。它建于1944年,以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刻、墓志及石刻,弘扬中国文化为宗旨,成为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博物馆。
碑林博物馆位于西安市文昌门内三学街十五号,原为陕西省博物馆,它是在具有九百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它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时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圣殿。
碑林博物馆馆区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现有馆藏文物11000余件,陈列面积近五千平方米。现有馆藏的万余件文物中,国宝级文物134件,一级文物535件。著名的“昭陵六骏”就有四骏藏于本馆。
博物馆的文物陈列,由碑林、石刻艺术品和其它文物展览三部分组成,现有七座碑室、八座碑廊、八座碑亭,还有石刻艺术室和四座文物陈列。
碑林博物馆的前身,是西安的孔庙旧址,其建置可追溯到北宋末年。时至今日,照壁、牌坊、华表、戟门、碑亭等明清建筑仍然保存至今,博物馆仍然遵循着孔庙固有的建筑格局,组成了一个古朴厚重、恢弘典雅的庭院式建筑群。
我们漫步在曲径通幽的小路上,我们徜徉于绿树掩映下古香古色的庭院,炎炎夏日透出阵阵清凉。不用说观赏博物馆内的珍贵历史遗存,就是在这散发着浓厚的历史遗韵的静谧院落里寻幽访古,也会陶醉在这诗情画意般的意境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