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辑  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2012-08-24 20:10:01)
标签:

霍去病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省博物馆

华夏文明

中华民族

分类: 旅游札记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走进历史博物馆

    在我所去过的省级历史博物馆,西安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无疑是最浩大的,馆藏文物最丰富的历史圣殿。

    现在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巍峨,雄峙在古城西安的大雁塔西侧,它筹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开放,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文物藏品成为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殿堂,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  

    以古城西安为中心的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摇篮,是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留下丰富的历史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的小寨东路91号(大雁塔西北侧)。是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的设施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是一个“4A”级旅游景点。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是遵照周恩来总理的遗愿建设的。1973年,周恩来总理来陕西视察时,有感于陕西丰富的文物资源,根据已有的博物馆规模小而设施简陋的状况,提出应在陕西建一座新的历史博物馆的指示。1983年,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正式开始筹建,属于国家“七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

    鉴于陕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国家和陕西省政府共同投资1.44亿人民币兴建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舍的设计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设计师张锦秋女士担任。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设计,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展览馆舍由一组“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把唐代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相结合,融中国经典的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集于一体。馆区面积总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

    经过近八年的规划设计施工过程,新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馆内的大多藏品是前陕西省博物馆移交的,又从其他渠道予以补充,形成为今天的规模。

    陕西历史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计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历史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自周秦以来,这里成为十三朝故都。在漫长的历史沿革过程中,不但民间遗存着大量的文物,更有大量的高规格墓葬,加上中国早期历史上盛极一时的殉葬制度,整个西安地区埋葬着丰富的地下宝藏。不但文物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其中那些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以及汉、唐金银器,唐墓壁画。堪称陕西悠久历史和发达文化的象征。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誉为“华夏珍宝库”和“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成为一个到西安旅游的中外游客必去之地。

    博物馆里还展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人物——霍去病,他是汉武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是名将卫青的外甥,生于公元前140年,卒于公元前117年,汉族,山西临汾人。他曾任大司马骠骑将军。好骑射,善于长途奔袭。霍去病多次率军与匈奴交战,在他的带领下,匈奴被汉军杀得节节败退,霍去病也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话。

    霍去病生为奴子,长于绮罗,却从来不曾沉溺于富贵豪华,他将国家安危和建功立业放在一切之前。汉武帝曾经为霍去病修建过一座豪华的府第,霍去病却拒绝收下,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短短的八个字,因为出自霍去病之口而言之有物、震撼人心,刻在历朝历代保家卫国将士们的心里。

    只可惜,这位满怀踌躇的霍去病英年早逝,他的死因众说纷纭。长期领兵出征的劳累,长时间处于艰苦的环境,对霍去病的身体造成不可治愈的伤病,恐怕是主要原因。

    霍去病死后,葬于陕西省兴平市东北约15公里处。汉武帝为纪念他的战功,在茂陵东北为其修建大型墓冢,状如祁连山。封土上堆放着巨石,墓前置石人、石兽等。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其墓冢前修建茂陵博物馆,算是对民族英灵的告慰吧。

    现在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已经向公民免费开放,但由于参观的人数太多,不得不做适当的限制,每天一早,在博物馆排队的人成为一条巨大的长龙。我实在耗不起宝贵的时间,只能在售票窗口购票进入,得以先睹为快。

    走进博物馆,你犹如走进一条时光的隧道,一下子把你带入那远古的新石器时代,从那荒蛮的环境,艰难的生存条件,看到我们的祖先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潜行,从围猎而生到刀耕火种;从原始的氏族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走到今天;从结绳记事到仓吉造字,华夏文明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

    面对着这些浩瀚的历史遗存,面对着这些浸润着历史血脉的珍贵文物,我无法解码那饱含着丰富内容的每一件器物,我无法一一说清他们的历史传承和璀璨的艺术魅力,因为在这里,较之那些精美绝伦的无价珍宝,任何华美的形容都会显得苍白无力,任何深奥的讲解都显得那样肤浅,任何精彩的语言都无法表达它所涵盖的更多层面和深刻内蕴。

    我只能从那沧海沉浮的遗存中,给朋友们奉献丁点的文物珍品,在我们共同分享的同时,感悟中华民族历史的的博大精深,感悟东方文化对全人类的巨大贡献。

    这一件件文物,见证者中华民族渊源流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一个个展品,承载着东方文化深邃的内涵。当我们凝目注视着每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的时候,仿佛回到我们祖先那鲜活的生活场景,仿佛听到先人那委婉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

    你看那几尊栩栩如生精美的彩釉仕女造像,那丰腴的形体显示着一代美女的婀娜风姿,那一笑一颦,流露出那妩媚多情的神采,在赞叹古人精湛的艺术造诣的时候,给我们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历史,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走过亿万年,这其间,数不清的残酷战争和野蛮厮杀,葬送着不计其数的生灵。极权势力的高度膨胀,社会利益的重新洗牌,改朝换代的更替轮转,留下多少无辜的冤魂和幽灵。

    漫长的历史代价,巨大的社会成本,让我们得以享受到今天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得以在这珍藏的文化遗存中感悟历史,感悟人生。

    走出陕西历史博物馆,我激奋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些玲琅满目的文物已经成为一个个历史的密码和时代的符号,那些价值连城的的馆藏珍品已经失去了价值的尺度和权衡,因为这些,都只能属于永恒的历史,留给我们自己的,只有这短暂的生命过程······。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第一辑 <wbr> <wbr>古城西安(十八)走进历史博物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