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光”在哪里,“标”也在哪里

(2011-03-14 21:24:45)
标签:

陈光标

日本地震

赈灾

杂谈

 

 

 

 

 

有“中国首善”之称的陈光标携百万巨款到日本赈灾去了。11日,地震当日,连续11年旁听全国两会的陈光标第一次“早退”,连夜经由香港飞往日本。最新消息说,日本福岛当地时间昨日上午11时许(北京时间10),福岛核电站发生第二次爆炸,陈光标一行人的救援计划被迫改变。经当地官方劝阻,已调头撤回东京。陈光标称若日本情况危急,难以施救,则会考虑尽快回国。

 

陈光标在第一时间赶往东瀛抗震,引发了不小震动,人们对此各执一词褒贬不一。赞者毫不吝啬溢美之词,给他戴上了一顶高帽子;贬者极尽讽刺挖苦,给他扣上了一顶大帽子。其实,都错了。在我看来,似乎更应该从个人角度去考量和把握陈光标的此举。也就是说,中国首善的跨界救援并无深意在,他就好这一口,他只是做了一个热衷慈善并且陶醉其中的中年男人应该做的事情。

曾经有人问一个登山家,你为什么要登山呢,登山家回答说,因为山在那儿。或许,陈光标就是慈善方面的“登山家”。说得更直白一点:日本地震了,陈光标是非去不可的,你拦都拦不住。如果他不去,他就不是陈光标;如果他去了,他还是陈光标。

 

你可以调侃说,陈光标携的是100万元而不是100万日元吧。

你也可以怀疑,去赈灾了也就赈灾了,非得在微博里现场直播不可吗?如果每做一件事都要广而告之,那不是可以简称为广告吗?

你还可以发现,1111年,两组数字很有象征意味。连续四个1,陈光标还真的是要要要要,要不停,除了要慈善,还要什么呢?

你甚至可以开个并不合适的玩笑:或许是人如其名。光标的意思或许就是,“光”在哪里,“标”就在哪里;下次哪里有“光”,标哥准保还“标”在哪里。

 

但是,我要说的是,当一个人因为某些善事被过度曝光之后,他毫无例外地得到了荣誉的光环,也毫无例外地被误传被误解,陈光标也不例外。他本来是一个人,却从此不被当人看。或者,更准确地说,他的那些习惯那些个性甚至那些个人喜爱都从此不被理解不被认可。

我在想,一个正常人总会在某些时间为某些事情着迷甚至上瘾,比如打牌看电影听音乐玩网络游戏,那么,慈善会不会也会让人成瘾呢?我在想,一个热衷慈善的人难道就一定是一个完人吗?他能不能就有那么一点无伤大雅无关大碍的比如固执己见、爱出风头、喜欢表现等等的缺点呢?我还在想,人性既然是多样的,就无需为个体贴上单一的标签,陈光标既是一个奇人,又是一个凡人,两者并不矛盾也不冲突。

当然,我不是说陈光标去了日本,就变成这样。或许他原来就这样,或许他原来本就不这样。

 

打个比方吧。

他是一个大男人,有时候却像个孩子;他的脾气有点儿古怪,他的心眼儿却一点也不坏;他很节约,却舍得使银子旅游;他炒股赚了大钱,却穿戴破旧;他天生胆小,却爱在小区里出点风头;他的房间凌乱不堪,出门的时候他却西装革履一丝不苟。你的邻居家里就住着这样的男人,你早就知道了早就习惯了。其实,在某些方面,陈光标就仿佛你的邻居伯伯。

 

真的感谢陈光标,他的赴日赈灾为我开启了一扇理解和认知的窗户——他就是陈光标,“光”在哪里,“标”也在哪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