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终究是要从俗的

标签:
《她比烟花寂寞》林青霞胡蝶如鱼得水跳舞有时哭泣有时 |
分类: 自圆其说 |
在亦舒的小说《她比烟花寂寞》里,现代女性徐佐子的理想生活是这样的:“跟国家地理协会的海洋生物学家坐帆船到加勒比海研究当地罕见的水母,一边写航海日志,皮肤晒成全棕,眼睛染上阳光的闪烁,在星夜喝香槟酒,躺在甲板上做温柔濡湿的梦。”
然而最后,在费尽周折采访了身世坎坷的大明星姚晶后,她苦笑着选择了从俗:“姚晶这样美貌出名,然而她爱的人不爱她,爱她的人她又不爱,一点用也没有……当我死的时候,我希望丈夫子女都在我身边,我希望有人争我的遗产。我希望我的芝麻绿豆珍珠宝石都有孙女外孙女爱不释手,号称是老太太留给她的。我希望孙儿在结婚时与我商量。我希望我与夫家的人吵不停嘴,边吵边和好。”
单位里晚辈同事,刚来时交给我的文案,总喜欢把一点点苦恼和困难无限夸大,动不动就“漫长无尽的岁月河流”,动不动就“回忆里寒风凛冽”……我说:“你能换一种写法吗?不觉得这样写很酸吗?”她像看一尊古董似的看着我,“大家不都是这样写的吗?您不知道新概念作文吗?”如今她也有些历练了,看以前的文字,会脸红,会发笑,会惭愧地说自己“幼稚”。
我儿子从小学时代开始,青春叛逆期就提前到来,我们想给他转一个学校,他舍不得狐朋狗友,哭着吵着死活不肯去。经常闹别扭,坚决不和爸妈一起出去吃饭,反感看到别人敬酒劝酒,讨厌一群半生不熟的人喝了酒称兄道弟,自己吃完就独自走人,害得我们为“家教不严”很没面子。现在,他却愿意放下自己的事情,陪着爸妈去应酬了,还会起身帮我们挡酒,还会在席上讲一些有趣的段子来活跃气氛,我很惊奇地看着他的转变,他会拍拍我的肩膀,“是不是看我长大了,又觉得自己老了?”
……
人终究是要从俗的。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的。问题的症结在于如何对“俗”定义。
这个世界上的好多事情,我们都左右不了的。譬如,纷乱的世事,险恶的人心,翻云覆雨的命运,扑朔迷离的生活,但有一样我们是可以掌控的,那就是自己的活法。
回到开头亦舒笔下的那个尤物姚晶,风光一世,死时却孤苦伶仃,没有人需要她的爱,她的衣物首饰,女儿一件都不要,甚至没有人惦记她的钱。还有民国影后胡蝶,与渣男分手后遇上良人,原以为帆船靠岸,却在强迫之下成了高官玩物,晚年洗净铅华隐居他乡,邻居们很喜欢这位端庄文雅的漂亮太太,却绝不会想到她当年的乱世风华。还有林青霞,纵使绝代佳人,终究得不到倾心之人的珍惜,近年她以“作家”身份重现江湖,雍容美丽之外才平添了一份知性平和……
我们还是接受和喜欢这种“从俗”样子的吧?——跳舞有时,哭泣有时。只要不是太笨,每个人都会定义自己心中的那个“俗”,有希望,有亲情,有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和认定的奋斗目标,成长得越来越完整,也越来越如鱼得水。人其实不用为当初的自己感到惭愧,所有的幼稚都是有意义的。
正如——我跟儿子说起,你现在看看,我们为你做的选择,是对的吧?你当初是多固执多么可恶呀,怎么劝就是不听,叫你转个学就要跟我们拼命……
他笑笑说,是啊,现在看来,这些选择都是对的,可这并不代表我当初的反抗和挣扎就是错的啊。
我的微信公众号:说话的鱼shen
前一篇:仪式感还是需要的
后一篇:古装剧也得有“活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