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和肉要多,人要开心

标签:
杂烩菜全家福五件子腌笃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分类: 城市日记 |

走进腊月,“年”气氛就在空气里弥漫开了。
小时候,春节前后家里的各种菜都特别多,往往吃完年夜饭,年假里还要请亲戚吃饭,再去亲戚家吃饭,然后妈妈会将年夜饭、亲戚宴没吃完的剩菜,按红白分了杂煮出来做下饭菜,我很喜欢吃。
这是我记忆里最早的杂烩菜。
杂烩菜好吃,因为它五味杂陈,互相勾连,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杂烩”的最高境界。
吃杂烩菜,寒冬要胜于炎夏,所以一到冬天,我总是想念杂烩菜。但馆子里做杂烩菜,终究有点矜持,要讲究这个跟那个搭还是不搭,色香味,还要赶时间,于是经常有些不伦不类。家里做的杂烩菜就没那么多讲究,色相难看也不会有人挑拣嫌弃,甚至最好吃的杂烩菜,就应该是入口时面目难辨,咀嚼后大致猜出其身世背景,然后急不可耐卷下肚去的。杂烩菜的汤汁也很重要,汤汁鲜浓异香,舀来浇在白米饭上,饭粒全被遮盖,而且难辨汤汁之香何来的,才是上品。
江南春天的腌笃鲜,也可算是一种杂烩菜,腌笃鲜是咸肉、排骨和笋各占风流,最后还要讲究汤色清纯,就带点士大夫气了。
当然我这些体会完全属于下里巴人,是无法跟真正的大厨说道的。
我们这里菜馆冬天最流行的杂烩菜,一道是全家福(好像江南各地都有),在大砂锅里,热气腾腾排放着蛋饺(金元宝)、熏鱼(年年有余)、河虾(跳发)、肉圆(大团圆)、冬笋(节节高),鸡鸭咸肉粉丝白菜,寓意吉祥,荤素搭配,色彩鲜艳,这个我却不大喜欢,嫌它虽杂烩却不入味,像一出每个角色都在自说自话的蹩脚话剧,硬要窜上桌来表演一番。
还有一道杂烩菜似乎是本地独有的,在别处没吃到过(也许是我孤陋寡闻),是以前苏州大戶人家过年才备的重量级菜式,叫五件子。件是一件食材,五件子就是鸡、鸭、火腿、蹄髈各一件,外加一圈鸽子蛋。对各类材质都有要求,什么何处生养何处制作、几年以上几斤以下之类,不过听上去终究还是简单普通的食材,做法似乎也不难,把东西处理干净,一齐放入煮沸清水的大锅,葱姜,大火烧滚,再用小火炖
6个钟头。所以吃这道菜要预订,急切是做不出来的。
这道菜全程不放盐不放味精,全靠火腿调味,食材提鲜,推出厨房是一个硕大的砂锅,舀一勺入口,就觉得耳朵嗡的一声,眼泪都快被烫出来,只来得及嚼两口,一道热线直通下肚子去了,但嫌舌头不够大,满嘴里丝丝缕缕弥漫开鲜香,却说不清是鸡鸭的鲜,还是蹄髈的香?
说起来,这五件东西都不是我平日里爱吃的,但这时候真觉得它们好吃得飞起来。有消息称:此菜已被《舌尖》系列发掘预定。啊,这就像旅游业发展到哪里,就败坏了那里的景色一样,民间菜一旦被炒作起来,只恐价格飙升,味道生变?所以今年冬天赶快多吃几次吧。
当然啦,和所有汤浓汁鲜的东西一样,杂烩菜最忌生冷,因此要吃总得趁热下手,一口进嘴,滚热浓香,最适合冬天饭桌上那七手八脚、喧闹欢腾的气氛。想起了李碧华讲吃火锅的要领,搁在吃杂烩菜上也适用,“重要的是气氛,一室皆暖,赴汤蹈火。——汤要滚,火要猛,菜和肉要多。还有,人要开心……”
我的微信公众号:说话的鱼shen
前一篇: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后一篇:京都的街巷人生